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唐重点历史***评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隋唐重点历史***评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大家对《我的唐朝兄弟》的评论是什么?对其中的人物,特别是罗娘的评论是什么?
  2.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
  3. 如何评论历史上的唐朝宰相元载?

大家对《我的唐朝兄弟》的评论是什么?对其中的人物,特别是罗娘的评论是什么?

评论:荒诞嘲弄现实罗娘:罗娘是个春心初荡、***坚贞的少女。所有人中间,她的性格最为简单单纯。他可以搂着赵四在竹林里撒娇,也可以对强行占有她的陈六不以为然。最后的罗娘被符号化,有一种缅怀在里面。

隋唐重点历史事件评述-隋唐历史大事件和著名历史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主要?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解释: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用小。

如何评论历史上的唐朝宰相元载?

历史大剧《长安十二时辰》正在热播,剧中有个小人物的形象很令人讨厌,此君为了谋求高位而汲汲营营、不择手段,利用身边所有人,并且干出很多令人发指的坏事,实在是卑鄙、***至极。此人,便是大理评事元载。其实,元载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并且在唐朝的影响力极大。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此人。

隋唐重点历史事件评述-隋唐历史大事件和著名历史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元载字公辅,凤翔府岐山县人,虽然出身寒微,但由于性格聪慧、博闻强识,由是被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王忠嗣看中,并迎娶他的女儿王韫秀为妻。然而元载虽然书读得好,但在科场蹭蹬多年也没有混出名堂,时间一久便遭到王家的轻视。元载因为受不了王家人的白眼,便携妻出走,到长安去求取功名。

要说元载也足够***,到达长安没多久,便赶上唐玄宗举行策试,征求精通道家学说的人才,而元载正因精通此学说,得以高中进士,并被授为邠州新平县尉,时在天宝元年(742年)。不过,元载虽然才干超人、为官勤奋,但因为没有达官显贵为他引荐,导致他得不到朝廷的赏识,汲汲营营十余年时间,才得到一个从六品上的小官(大理司直)。

隋唐重点历史事件评述-隋唐历史大事件和著名历史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直到唐肃宗李亨(即剧中的太子)即位后,元载才迎来命运的大转机。原来,执掌军国重事的大太监李辅国,因为妻子跟元载是同宗的关系,所以便对他屡加提携,再加上元载本人生性敏悟、善于奏对,所以深得唐肃宗的赏识。上元三年(762年),元载在李辅国的帮助下谋得相位,并兼任判度支、盐铁转运使,尽掌天下财赋大权。

同年,唐肃宗驾崩,太子李豫即位,是为唐代宗。李豫登基后,李辅国因为定策拥立之功,一跃而成为首相(中书令),封博陆王,并被尊称为“尚父”。李辅国专制朝政后,又在新皇面前荐举元载,后者因此晋升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亦是宰相职务)。由不名一文的穷秀才,到登上相位,元载仅用了20年时间。

不过,元载是个忘恩负义的小人,为了仕途升迁完全可以出卖任何人,包括大恩人李辅国。原来,元载在察知唐代宗对李辅国专权跋扈不满后,便适时地“转换门庭”,并帮助皇帝设计解除他的权柄,随即又指使刺客将其杀死。数年后,元载又故技重施,帮助唐代宗除掉另一位专横大宦官鱼朝恩,由是深得皇帝的器重。

凭借着铲除两代权宦的功劳和皇帝的宠信,元载变得愈发骄纵专横,不仅公然侵夺皇帝的人事任免权,而且还在朝廷内外培植党羽,并大肆贬斥、迫害与己不合者。与此同时,元载还大肆贪财纳贿,凡想做官或升迁者,都需要向他行贿,由此积累起惊人的财富。除此之外,元载在府中蓄养了大量的倡优名伎,整日沉溺于酒色之中,行为甚是荒唐***。

对于元载的跋扈骄横、骄奢淫逸,唐代宗深以为忧,并多次对他进行劝诫,希望他有所收敛,但均被后者无视。唐代宗忍无可忍,只能下定决心将其铲除。大历十二年(777年)三月,唐代宗派舅父吴凑(时任左金吾大将军)率军收捕元载,在历数他的各项罪状后,下诏将其赐死,随即又大肆逮捕、流放他的党羽。元载担任宰相长达15年时间,死时已有65岁。

元载被杀后,三个儿子元伯和、元仲武、元季能全部被赐死,妻子王韫秀以及先前已出家为尼的女儿被充入掖庭为奴。然而,生性刚烈的王韫秀不愿苟且偷生,便对奉命前来收捕她的官员怒吼道:“王家十二娘子,二十年太原节度使女,十六年宰相妻,谁能书得长信昭阳之事?死亦幸矣,坚不从命!”(见《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七》)。官员闻言大怒,竟然命属下用笞杖将她活活打死。

与此同时,唐代宗还下令查抄元家,结果仅胡椒一项便多达八百石(胡椒产自西域南亚,在当时的价格极贵),至于其他金宝朱玉,价值更是难以计数。元载的贪婪令唐代宗震惊,为了表示惩戒,遂下诏将元载祖父、父亲挖坟抛尸,并拆毁他在大宁里、安仁里以及洛阳的府第,焚毁其私庙神主。元载汲汲营营一生,最终却落得如此凄惨下场,实在是令人唏嘘。

元载被灭门7年后,唐德宗(唐代宗之子)因为感念他当年曾帮助自己谋得储位,便追复他的官职,并以礼改葬,时在兴元元年(784年)。同时,唐德宗还赐元载谥号为荒,后改为成纵(“荒”、“纵”均属恶谥)。等到唐文宗即位后(826年),才将元载谥号改为“忠”(属于美谥),以表彰他当年诛除两代权宦之功。至此,元载在被杀近50年后,才被重新恢复名誉。

史料来源:《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宰相是我国古代一种地位很高的群体,他们往往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拥有除了皇帝之外的最高行***。不过,因为相权会威胁到皇权 的原因,历史上的许多帝王都***取了抑制相权的措施。到了唐朝,皇帝***用“群相制”,也就是任命多位宰相来分化相权,以达到加强皇权的目的。

此外,皇帝们还常常更换宰相,来避免某个宰相在朝中权力根深蒂固,形成尾大不掉之势。举例来说,唐玄宗在位四十四年,共任用过三十四位宰相,其中在职时间最短的甚至只有三个月。由此可见,唐朝当宰相实在不是个轻松的差事,唐代宗时期的宰相元载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那么,如何评论历史上的唐朝宰相元载呢?

***元年(713),元载出生于凤翔府岐山县,也就是今天的陕西省岐山县一代。虽然家境贫寒,但元载“自幼嗜学,好属文,性敏惠,博览子史,尤学道书。”长大一些后,元载屡次参加乡试而不中,直到天宝元年(742),唐玄宗下诏寻求通晓道家学说的特殊人才,而元载从小喜爱道学,正符合玄宗的需要。

元载凭借对道学的研究成功的考中了进士,并不断取得升迁,在唐玄宗时期从最初的区区县尉做到了官居从六品的大理司直。安史之乱爆发后,元载前往江南避难,被江东***访使李希言举荐为自己的副使,不久,元载又被迁为洪州刺史。

安史之乱平定后,唐肃宗取代唐玄宗成为了统治者,他任命元载为度支郎中,官居从五品。因为“智性敏悟,善奏对”,元载得到了肃宗的喜爱,此后更是平步青云,官运亨通。宝应元年(762),肃宗感染重病,权宦李辅国当政,而元载则因为和李辅国的妻子元氏出自同宗,得以攀上了这根高枝。

李辅国把持大权后,便想要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宦官宰相,但当时的宰相萧华坚决反对,这触怒了他。于是,李辅国便多次打压萧华,并“曲线救国”,扶持元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代替了萧华的相位。不久,唐肃宗去世,李辅国更是趁势将萧华逐出了京城。

肃宗之后,李辅国拥立代宗继位,其权势更加不可动摇。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势力,李辅国选择培养元载,他特意常常在代宗面前称赞元载,而元载自己也“能伺上意”,于是他“颇承恩遇”,被代宗封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又被加封为银青光禄大夫、许昌县子,地位相当尊崇。

李辅国伏诛后,元载接过他天下元帅行军司马的职务,又通过买通宫人来提前探听圣意,从而更受宠信。后来,他布局除掉了权宦鱼朝恩,将大权揽入自己怀中。元载登上高位后,便“恣为不法,侈僣无度”,尽管代宗给予劝诫,但元载充耳不闻。

于是,唐代宗于大历十二年(777)派兵捉拿元载,并将其亲属一并抓捕,将他们全数赐死。在笔者看来,元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谄谀之臣,靠溜须拍马坐上高位,且擅权专恣、奢侈无度。不过,他在理政方面算是有所作为,铲除权宦也算是于社会有功,总体来说可算奸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唐重点历史***评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唐重点历史***评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