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朝起源与覆灭历史走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夏朝起源与覆灭历史走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2021高一历史夏朝的建立与灭亡?
夏王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夏朝共传14代,共17帝王 (夏朝最高统治者的称谓),延续约472年 ,为商汤所灭。
夏朝(约前2070~前1600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共传14代,17后(夏统治者在位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根据史书记载,禹本来传位于益,但益却让位给禹的儿子启,这段历史被看作是中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开始。
从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历史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
谢谢邀请,夏朝后期夏桀和商朝纣王后期都是政治上统治者实行暴政,滥用刑法,不顾民众疾苦,百姓怨声载道,经济衰败以及用人不当军事涣散,导致内忧外患。
从夏朝和商朝灭亡的历史可以看出,从生产力发展角度来说,统治者首先在经济上大力发展经济,积极推进包括农业,工商业,畜牧业方面的发展,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发展文化,外交,军事,建立一支强大的军队。对内提高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对外搞好边疆地区的友好关系。使得国家强大,人民富足。这样统治阶级的***才能得到巩固和稳定。
夏朝灭亡时间是公元前多少年?
大约在前1600年。
大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族首领汤率领着方国部落讨伐桀。灭了亲夏部族韦、顾、昆、吾后在仓皇与桀开战。汤的势力大,桀抵挡不过,一边逃一边战,最终战败于有娀氏旧址。桀逃至鸣条(今山西安邑),汤追之,又在鸣条展开了大战。桀再次被击败,被汤放逐于历山(一作鬲山),与末喜氏同居,最后又跑到了南巢之山(今安徽巢县)并死于此处。
鸣条之战夏室覆灭,在方国部落的支持下,商汤在亳称“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夏朝,共传13世、17王,历时472年,公元前1600年灭亡。
夏朝什么时候灭亡?
大约在前1600年,商部族首领汤率领着方国部落讨伐桀。灭了亲夏部族韦、顾、昆、吾后在仓皇与桀开战。
汤的势力大,桀抵挡不过,一边逃一边战,最终战败于有娀氏旧址。
桀逃至鸣条(今山西安邑),汤追之,又在鸣条展开了大战。
桀再次被击败,被汤放逐于历山(一作鬲山),与末喜氏同居,最后又跑到了南巢之山(今安徽巢县)并死于此处
夏朝灭亡是不是因为妺喜?妺喜真的是间谍吗?
红颜祸水是传统文人的陈词滥调,也是深入民间的一种偏见。看见特别漂亮的女人,有危险感的妇女都会鄙夷又嫉妒的骂一声狐狸精;男人呢,可能会像《大宅门》里面白七爷看见杨九红那样说一声:冤家啊;
当然也不仅仅是中国人喜欢说红颜祸水,外国人也喜欢编排这样的故事,特洛伊战争不就是因为抢夺大美女海伦,最后厮杀的血流成河么。
言归正传,分两个部分来回答问题,第一部分,夏朝灭亡是不是因为妺喜?妺喜真的是间谍吗?第二部分:夏朝真的是亡国于妹喜这个女人之手么?真正的亡国原因是啥
第一部分,夏朝灭亡是不是因为妺喜?妺喜真的是间谍吗?
说说妹喜。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祸国殃民的代表,大家只知道妲己,不知道妹喜,要是按照时间排列的话,妹喜应该算是古代传说中,女人祸国殃民的第一人,只是因为讲妲己的《封神演义》流传太广,影响力太大,冲淡了妹喜的第一名光环。
关于妹喜的故事,古代典籍里面,《国语》、《古竹书纪年》,《吕氏春秋》都有记载,刘向《烈女传》里面讲的比较丰富一些。但是真正以妹喜为女一号的古代***并不多,只有明朝人写的的《有夏志传》里面有比较详细的描写。在这本***里面,妹喜有点像《权力的游戏》里的二丫:妹喜是有施国的美女,夏桀久闻美名,大兵压境强娶妹喜。
且说桀既求得妹喜,美艳才巧过绝天人。哪复知世间更有要紧事,便死亡在旦夕也顾不得。一连昼夜为欢,无有断绝。
妹喜一开始只是个无知少女,这可惜宫廷里面步步惊心,本想和元妃搞好关系,没曾想被人家摆了一道又一道。
且说那夏桀自癸亥年五月二十三日避谏还宫,一连又与新妃为乐十余日,并不见元妃。却得一乳媪来视桀,是往时哺桀者也。于宴上乘间问说元妃何不见共宴?桀不应。妹喜恐中外人议论,事久有变,乃自求往见元妃。桀不往,就命乳媪领妹喜,二十宫娥引从之往正宫,朝元妃洛氏。乳媪先人启知,洛氏留之,命宫娥且合寝门。妹喜至正室不见乳媪,宫娥又合外门,妹喜与随从彩娥立正室以侯。要进内室求见,不得。要出门回别去,又不得。只在正室中站立。自午至申,饥困弊极,委身于地。
实话实说正宫娘娘这个下马威有点太不地道,不见面不给面子就罢了,还四面落闸把人家困在屋子里饿上一整天。最后单纯少女逐渐黑化,明朝人写书不知道啥是黑化,用的词叫“逐渐阴毒”。也就是利用夏桀的专宠,把之前想弄死她的人一个个弄死。最后就像妲己祸害商朝一样,妹喜把夏朝祸害的***人怨,最后商汤起兵灭掉夏桀。
但是请注意,这部***里面可没有提到妹喜是间谍的意思。
那么哪部史书里面说到妹喜是间谍呢。《国语·晋语》里面这么说:
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妹喜女焉;妹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
《国语》我大哥,人狠话不多!几句话透露了一点***:夏桀征伐有施国,有施国人敬献妹喜。妹喜受宠,请注意,这最后一句话: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于是妹喜和伊尹的作用相同,让夏亡了国。
伊尹是干掉夏国的大谋士。妹喜是夏国最后一代宠妃,说她和伊尹作用相似,其中大有深意。
但是看到这里还只是一个弦外之音,妹喜似乎是个内鬼,毕竟没有明说。
那么谁明说妹喜是个间谍了呢?《古本竹书纪年》!
妹又作末,喜又作嬉。有施氏之女,嬉姓,夏桀之妃。相传桀伐有施氏(今山东滕州),施人以妹喜进献,桀爱而乱德,导致夏朝覆亡。或说桀命扁伐岷山,岷山进献琬、琰二女。桀宠琬、琰而弃元妃妹喜于洛,妹喜遂与伊尹交结,助商汤而亡夏。
这个讲的就很明白了,妹喜一开始得到夏桀的宠爱,可是夏桀吃了碗里的,想着锅里的,得了新欢琬、琰就忘了旧人妹喜。妹喜失宠反目成仇,和敌人伊尹结成同盟,帮助商汤灭掉了夏朝。
女人的嫉妒多可怕啊。哈哈。
此外在《吕氏春秋》里面也有记载:
汤与伊尹盟,以示必灭夏。伊尹又复往视旷夏,听於末嬉。末嬉言曰:“今昔天子梦西方有日,东方有日,两日相与斗,西方日胜,东方日不胜。”伊尹以告汤。商涸旱,汤犹发师,以信伊尹之盟。故令师从东方出於国西以进。未接刃而桀走,逐之至大沙。身体离散,为天下戮。
这里的末嬉就是妹喜,以前古人字儿少,差不多都拿来通用了。
以上就是所谓妹喜亡国,做间谍的相关记载。
第二部分:夏朝真的是亡国于妹喜这个女人之手么?真正的亡国原因是什么呢?
《淮安子》里面有一长段论述夏朝灭亡的内容,不妨抽出来和各位共赏。
逮至夏桀之时,主暗晦而不明,道澜漫而不修;弃捐五帝之恩刑,推蹶三王之法籍;是以至德灭而不扬,帝道掩而不兴;举事戾苍天,发号逆四时;春秋缩其和,大地除其德;仁君处位而不安,大夫隐道而不言;群臣准上意而怀当,疏骨肉而自容;邪人参偶比周而阴谋,居君臣父子之间而况载;骄主而象其意,乱人以成其事。是故君臣乖而不亲,骨肉疏而不附;植社槁而裂,容台振而掩覆;犬群曝而入渊,豕衔藤而席澳;美人挐首墨面而不容,曼声吞炭内闭而不歌;丧不尽其哀,猎不听其乐;西老折胜,黄神啸吟;飞鸟铩翼,走兽废脚;山无峻干,泽无洼水;狐狸首穴,马牛放失;田无立禾,路无莎薠;金积折廉,壁袭无理;磬龟无腹,蓄策日施。
《淮南子》这部书其实是一个大杂烩,各家观点都有,各种文风都具备,说实话,文章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这一段后面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做现象的描绘,什么狗掉进悬崖啦,美人不梳妆打扮啦,飞鸟断了翅膀啦,无非是一些不祥之兆的排比,这种写作方法要是放在今天会被老师给骂死,拖拖拉拉写这么多烦不烦?重点是前面那些问题:
君王倒行逆施,朝纲荒废;正直的士大夫明哲保身闭口不言;奸佞之徒大行其道;君主臣子离心离德。这样的局面,焉能不忘。写到这里铁锤忽然想到了崇祯皇帝最后那几年的光景,也是如此的混乱凄凉。崇祯皇帝恨恨的骂手下的臣子,我不是亡国之君,你们是亡国之臣。其实哪有那么简单。明朝的灭亡,从嘉靖时期就已经开始了;而夏桀的灭亡,主要还是他常年四方征战,与周边国家关系紧张,加上君臣同床异梦,国内统治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煎熬之中。妹喜的出现和所谓的间谍行为,充其量只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把夏朝灭亡的罪过都推到妹喜一个女人的身上,那可真是没有担当的孱头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朝起源与覆灭历史走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朝起源与覆灭历史走访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