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历史西夏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中国历史西夏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历史上辽和西夏两国的太后中哪朝太后更厉害?

历史上辽和西夏两国的太后中哪朝太后更厉害?

在李元昊建立的西夏王国中,似乎并未出现过很厉害的太后,要说很厉害的太后的话,那只能说是辽国的萧太后了。

中国历史西夏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实辽国几乎是只有两个姓氏:一是耶律氏,二是萧氏!

所以辽国的皇帝都是姓耶律,而太后几乎都是姓萧,因此萧太后有很多。

中国历史西夏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但如果说最有名的萧太后,应该是辽景宗的皇后,辽圣宗的母亲萧绰,小字燕燕。

她原姓拔里氏,契丹族。辽朝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她在位期间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时期。

中国历史西夏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她应该是***评书里的那个萧太后,也就是杨四郎和杨八郎的岳母娘娘。

然而有个传闻更是骇人听闻,她原是杨继业和佘太君的女儿,与杨大朗是一对双胞胎,背靠背的连在一起,佘太君用刀从中间劈开,留下了杨大郎,随后便把她丢到了野外。

然而不管是野史也好还是正史也罢,萧燕燕是一个很能干的女人却是真的。

在辽景宗驾崩以后,辽圣宗尚且年幼,主持辽国的大任便落到了萧绰的身上。

但这是一个很有道德规范的女人,她压根就不像吕雉和慈禧那样滥杀大臣或者独断专行,而是倾尽一生的才能让辽国强大。

公元986年,在打败赵宋王朝之后,乘胜在1004年指挥辽军大举伐宋,辽军一路势如破竹,十一月份便打到了宋朝的都城开封的门户澶渊。

虽说辽军也遭受重创,但是萧太后利用宋真宗急于求和的目的,便与宋和谈,达成了澶渊之盟。

在辽圣宗成年亲政之后,她不再主持朝政的一切事物,还政与辽圣宗,自此不再摄政。

同年的十二月,她病逝于行宫,享年只有五十七岁。

从此以后,一位辽国历史上的一代著名太后被载入史册。

辽国(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 )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国东北建立的朝代。

辽国共计有三位太后摄政或称制。

第一位,萧太后临朝执政。

公元983年,辽景宗死后,11岁的辽圣宗继位,由景宗皇后、圣宗太后萧绰(953年-1009年),临朝执政,尊为承天太后,也称萧太后。

辽国萧太后图片

萧太后是辽国著名的政治家,她励精图治,政治上重用***,加强统治力量;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保护商业;减少赋税,整顿吏治;训练军队,赏罚分明,将士用命。使辽国百姓富裕,国势强盛。外交上拉拢西夏,对抗宋朝。

辽国萧太后图片

公元986年宋太宗曾趁辽景宗之死征辽,萧太后沉着果断,击退宋军。1004年,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深入宋境,辽宋订立“澶渊之盟”,恢复和平关系。从此,双方获得百年的休养生息。形成辽、宋、西夏三国鼎立的局势 。

宋、辽、西夏形势图

第二位,法天太后摄政。

1031年辽圣宗去世,辽兴宗继位。辽兴宗其生母萧耨(nòu)斤自立为皇太后,称法天太后并摄政。法天太后重用贪官污吏以及母家之人。并打算废兴宗,改立次子为帝。兴宗于1034年用武力废除法天太后,迫使法天太后"躬守庆陵"。并大肆诛杀太后亲信。后来,才把法天太后接回来,但时时提防她,母子感情破裂。辽兴宗在位时,奸佞当权,政治***,百姓困苦,军队衰弱,国势日渐衰弱。

第三位,天锡帝德妃称制,代行皇帝职权,改国号为德兴。

公元1122年,金军攻克辽中京,辽天祚(zuò)帝流亡夹山 。大臣因不知天祚帝去向,拥立天锡帝,史称北辽。天锡帝降天祚帝为湘阴王,并遣大使向金朝称附庸,事未成而病死。天赐帝德妃遂称制,改年号为德兴。她诛杀擅自通宋、通金的大臣,五次上表给金朝,要求立天祚帝之子耶律定为辽帝,金人不许。她只好派兵死守居庸关,金兵攻破居庸关和辽南京,辽德妃率随从官员投靠天祚帝,天祚帝将她诛杀 。

西夏(1038年-1227年)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也称大夏。

第一位,没藏太后专政。

夏毅宗(1047年-1067年)继位时才一岁,由其母没藏太后及母家专政。其时辽兴宗攻打西夏,西夏向辽国称臣。没藏太后***好色,多次勾结外人,不久为宠臣所杀。

公元1059年夏毅宗理政,大力整顿军队、官吏,实行军政分立,提倡汉文化与技术,废行蕃礼,改用汉仪,改姓为李。与宋划定边界,恢复边境贸易等。公元1066年与北宋作战时受伤,两年后去世,由其子7岁的李秉常即位,即夏惠宗。

第二位,梁太后专政。

由于夏惠宗年幼,由其母梁太后及母党掌握大权。梁太后提倡番礼,排挤李氏皇族。

西夏梁太后图片

公元1080年,夏惠宗在皇族协助下得以亲政。夏惠宗崇尚汉法,下令以汉礼藩仪,遭到梁太后反对。夏惠宗想把河南地区归还宋朝,与宋朝和好,以削弱母党势力。但机密泄漏,梁太后幽禁夏惠宗。梁太后此举引来皇党及其他部族叛乱。公元1081年宋神宗听从种谔(è)建议,趁西夏内乱,五路大军伐夏,梁太后***取坚壁清野策略,袭击宋粮道,宋军最后只夺下兰州。隔年宋军***取碉堡战术,兴建永乐城,步步进逼。梁太后趁永乐城新建之初,率30万大军包围攻陷,宋军惨败,史称永乐城之战。

西夏与宋朝不断战争,导致贸易中断,经济衰退,国力大耗,人民不满。梁太后为平息矛盾让夏惠宗复位,但夏惠宗并没有掌握实权。公元1086年夏惠宗忧愤而死,由3岁儿子李乾顺即位,即夏崇宗。

第三位,小梁太后执政。

小梁太后是大梁太后的侄女,夏惠宗的皇后,夏崇宗的母亲。夏崇宗继位后,由小梁太后执政。公元1098年宋军攻克西夏洪州、盐州。小梁太后与夏崇宗率领30万大军猛攻平夏城,遭到惨败,史称平夏城之战。其后残兵败将,被宋朝环庆路经略安抚使章楶(jié)设伏兵歼灭,小梁太后差点被俘。宋朝控制了秦州、横山地区,西夏由盛转衰。在辽道宗的斡旋下,西夏向宋朝请罪,宋、夏再度和解。

小梁太后与宋朝战争期间,多次向辽国求援被拒,辽国对小梁太后也极度反感,而小梁太后也恶言相向。后来辽道宗派使臣到西夏,用毒药毒死小梁太后。至此长期的太后专政终止,西夏皇帝得以亲政。

从以上辽国三位太后各自执政的政绩与西夏三位太后各自执政的政绩相比较,明显的可以看出,辽国的萧太后是最厉害的,不愧为政治家。

国体上辽国是中国宗主国,朝廷的正统所在,北宋认怂称其为兄,西夏则更是称之为主,所以影响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但辽国出现太后专制的记载不多,仅有萧太后临危断臂杀权臣,助辽国高粱河击败宋太宗等少数时间!

而西夏后期百年内,六位后宫女性参与政治舞台,著名的有没藏太后,梁太后,罗太后等,她们的出现,既令西夏暂时摆脱亡国之危,也给西夏埋下亡国之患!

因为西夏历史不被正统王朝所认可,如元朝为辽国,金国,南宋修史,却将西夏当做诸侯,所以,西夏的***故事不为世人所知!

但她们共同推动历史前进的方向,刚好承接起来,早期的辽国萧太后,中后期的西夏太后,为后世留下英姿飒爽的传闻!

文|涛说乱世史|

一、正史上辽国地位>西夏地位,不能对等比较。即辽国太后>西夏太后。


24史中,宋朝、辽国、金国是皇朝,西夏是诸侯;

这如同把今天的一个亚洲小国夫人和美国***相比,就算亚洲小国很富有、很强大,小国夫人很专制,但是参加国际会议,其拍照时候地位,还得乖乖在美国***之后。


【涛说乱世史编创,欢迎点赞哦】


二、若强行抹平差异,我们分为“对内权势、对外权势”两方面,比较两国的后族群体:


辽国、西夏妇女受封建礼教束缚较少,出现了超长时间(大于150年)的外戚干政、后族群体,非常值得作为中国历史的特例时代研究。如西夏皇后任氏,其父任得敬是有名的权臣,差点分掉西夏一半江山。

那么这两个国家,哪个后族地位更高?


1、对内权势:西夏后族>辽国后族。

西夏历190年,传十帝。在西夏前期,前后共有四位太后垂帘听政,形成了母党干政的显著现象。这四位皇后是“没藏氏、两位梁氏、罗氏”。在西夏后期,崇宗的三任妃子成安公主、曹氏、任氏,仁宗的二位皇后阁氏和罗氏均与政治关系密切。

1.1 西夏后族与外戚

总体来看,西夏后族、外戚专权时,势力熏天;权势在西夏皇族之上,无视大臣,内外勾结,有任得敬差点分掉西夏一半江山的极端案例。

1.1.1 没藏皇后

如非常有名的没藏皇后,为开国皇帝李元昊妻子;李元昊死后,干政长达13年之久。她掌政期间,崇信佛教,建造塔寺,开演佛经,西夏前后有六次的赎经活动,3次由没藏皇后举行;她强兵备,善训练,保境护民,稳定了国政;她还与兄弟没藏讹庞共掌朝政。但后来由于兄妹二人发生矛盾,没藏讹庞利用没藏太后与与李守贵、补细吃多巳私通***,挑拨李守贵杀了没藏氏及补细吃多已,独揽大权。

即把太后专权,转为外戚专权。

(电视剧《贺兰雪》中的没藏皇后,称之为没藏黑云▲)

1.1.2 第一梁太后执政时

第一梁太后为毅宗妻子。夏毅宗去世后,梁太后被尊称为“***”。与其夫毅宗尊崇汉礼、重用***迥异,梁氏虽被认为是***,但她却提出“去汉仪,复用蕃礼”,以求得党项族统治阶层的支持。同时她连年发动对宋战争,缓和国内的矛盾,达到巩固自己的地位的目的。其弟梁乞埋被任为国相,亦称梁大王,掌握了西夏的军政大权。

第一梁太后实掌西甲***18年之久,甚至在极端的1081年,梁太后曾囚禁自己的亲生儿子夏惠宗。

1.1.3 其他皇后有空补充

1.2 辽国后族与外戚

有辽一代 , 辽国皇族有明显的辽、汉融合现象。在后族方面,因为倾慕中原文化,因当时中原刘姓皇后很多;故辽国也让皇后改姓萧氏,以示为血统尊贵 , 借以显示正统地位。

从下表我们看出辽国独特的“萧皇后”现象,20名皇后除了一位特殊述律氏之外,其他19位全姓萧(其中18位是改姓)。

(辽国后族列表 ▲)

辽国历9代,共209年,纵观历史,我们发现萧皇后们虽然有干政专权情况,但总体来说地位次于耶律氏,即专权时候,萧氏也并未达到西夏皇后们的专权程度。有空补充。

【涛说乱世史编创,欢迎点赞哦】

2、对外权势:辽国后族>西夏后族

真正的强悍不是窝里横,而是对外霸气。

这一点上,辽国对宋朝的压制有一套。从幽云十六州的霸占,到澶渊之盟的建立,都成为宋朝人心头的大石头;而貌似公平的澶渊之盟,就是辽国萧皇后萧绰代表辽国订立的。

(辽国皇太后 萧绰▲ 正史中传下姓名的杰出女政治家)

澶渊之盟时,宋朝有明相寇准,有宋真宗亲征,最后仍然打个平手。宋朝向辽国岁贡,宋真宗还与年幼的辽圣宗称兄道弟,划分了被割让的北方屏障;这在五代郭荣(柴荣)时期、北宋赵匡胤时期无法想象,同时也凸显了辽国萧绰的霸道。

即是说,尽管辽国、宋朝战斗互有胜败,但24史中两国都被列为正史,证明了辽国权势,也证明了宋朝的失败。

而相比辽国,西夏地位就比宋朝低了,虚弱时都称辽国、宋朝为主。典型案例,永安二年年正月,乾顺年满岁,但梁太后仍不许其亲政,并有向辽国上表,言辞不恭。辽道宗派遣使臣前往夏国,毒死了梁氏,扶持乾顺执掌西夏。

附:参考文献:《西夏后期的后族与政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西夏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西夏朝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