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后宫嫔妃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汉朝后宫嫔妃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汉朝后宫妃嫔的等级(多一点)?
  2. 汉代妃嫔的品级分别是什么,比如婕妤相当于几品的,三品?四品?这些,谢谢啦?
  3. 西汉的时候皇后和妃子的自称?

汉朝后宫妃嫔的等级(多一点)?

西汉初立,皇帝之妻称皇后,妾皆称夫人。并立八品: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汉武帝时增加婕妤、娙娥、容华、充依,各有爵位。汉元帝时又创昭仪,仅次于皇后。

汉朝后宫嫔妃历史-汉朝后宫嫔妃历史排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除皇后外,汉朝妃子有以下定制十四等:

1、昭仪,视同丞相,爵比诸侯王 。

汉朝后宫嫔妃历史-汉朝后宫嫔妃历史排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婕妤,视同上卿,爵比列侯。

3、娙娥,视同中二千石,爵比关内侯。

汉朝后宫嫔妃历史-汉朝后宫嫔妃历史排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容华:视同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

5、美人,视同二千石,爵比少上造。

6、八子,视同千石,爵比中更。

7、充依,视同千石,爵比左更。

8、七子,视同八百石,爵比右庶长。

9、良人,视同八百石,爵比左庶长。

10、长使,视同六百石,爵比五大夫。

11、少使,视同四百石,爵比公乘、

除以上之外,还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皆视斗食。

除此以外,史籍中还曾出现过诸姬、长御、材人、待诏掖庭、中宫史、学事史等名目

汉代妃嫔的品级分别是什么,比如婕妤相当于几品的,三品?四品?这些,谢谢啦?

品级要到曹魏开始定官阶为九品,才有.两汉以俸禄“石”(dàn)之多寡作为官吏的等级.

  以最稳定的排列,妃嫔爵位:

  1皇后,这不用说吧.

  2昭仪位视丞相,爵比诸侯王.

  3婕妤视上卿,比列侯.

  4娙娥视中二千石,比关内侯. 5

  傛华视真二千石,比大上造.

  6美人视二千石,比少上造.

  7八子视千石,比中更.

  8充依视千石,比左更.

  9七子视八百石,比右庶长.

  10良人视八百石,比左庶长.

  11长使视六百石,比五大夫.

  12少使视四百石,比公乘.

  13五官视三百石.

  14顺常视二百石.

  15 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皆视百石.

  16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视斗食俸.

  五官以下,葬司马门外.

  汉代后宫制历汉初四帝,以后汉武帝、汉元帝的订立、增益.嫔御名号分为十四等:昭仪、婕妤、 娥、容华、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长使、少使、五官、顺常、无涓,无涓这一等还包括共和、娱灵、保材、良使、夜者.西汉初年帝王的正配叫皇后,其余嫔御名号有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武帝时又加婕妤、 娥、容华、充依.元帝时加昭仪,又有五官、顺常、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等. 东汉光武帝并省前制,皇后之外,只立贵人、美人、彩女.后又加宫人、凡嫔妃四等.(后宫只立皇后、贵人.贵人金印紫绶依旧,但奉禄不过是数十斛粟.又设美人、宫人、***女三等,但却没有爵秩,只是赏赐充给而已.)

西汉的时候皇后和妃子的自称?

自称我

《吕后传》载吕后临终前对吕产、吕禄的训诫: 太后持天下八年……戒产、禄曰:“高祖与大臣约,非刘氏王者……我即崩,恐其为变,必据兵卫宫,慎毋送丧,为人所制。” 这是自称“我”的例子。当然吕后这时的身份是太后而不是皇后。

初,李夫人病笃……夫人姊妹让之曰:“贵人独不可一见上属托兄弟邪?何为恨上如此?”夫人曰:“所以不欲见帝者,乃欲以深托兄弟也。我以容貌之好,得从微贱爱幸于上。……” 这段话中四次提到自称时,都用的“我”字。这是妃的自称。

太皇太后、皇太后自称“哀家”而哀家则是因为死了丈夫,自己只不过是“先帝”留下来了人而已,所以悲哀“先帝”的意思.而皇后决不会这样自称,对皇帝多称妾,妾某氏,对臣子则直接称我,吾。

妃子同上。

本宫,可能指很多人,古代皇城中有很多宫殿,只要是一个宫殿的主人都可自称“本宫”,比如,太子叫“东宫”,可自称本宫,皇后可自称本宫,还有一些人,只要是宫殿的主人都可自称“本宫”,但太后和太皇太后一般不会自称“本宫”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后宫嫔妃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后宫嫔妃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