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唐时期历史人物李元霸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隋唐时期历史人物李元霸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隋唐英雄李元霸是好的吗?
是好的
李元霸是唐高祖李渊的四儿子,当时李渊是隋炀帝杨广的表哥,被封为唐国公。有四个儿子,分别是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元霸。
老大老二都是大将之才,老三纨绔子弟,老四李元霸天生神力,但是缺心眼。
李元霸打败号称天下无敌的大将军,宇文成都。
隋唐英雄李元霸是结巴吗?
隋唐英雄转李元霸是结巴。
李元霸是***隋唐英雄传里面的人物,他是李渊的第四个儿子,说话有点结巴,但武艺高强,在隋唐演义里面十三条好汉里面排名第一,在李渊、李世民打梁山时立下了汗马功劳,后再征讨王世充胜利会师途中,因打雷害怕,李元霸把自己的锤抛向空中,把自己砸死。
在隋唐演义评书中李元霸在第几回出来的?
《说唐演义》第三十三回:且说唐公李渊,得旨限三个月,要造一所晋阳宫,如何造得及?心中不悦,便与四个儿子计议。此时唐公有四子,长建成、次世民、三元吉、四元霸。这李元霸年方十二岁,生得尖嘴缩腮,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无穷。两柄铁锤,其重有八百斤,坐一骑万里云,天下无敌,在大隋称第一条好汉。
隋唐中,李元霸和罗士信都是力气见长,为何李元霸位居十三杰之首,罗士信却未列入?
其实就是版本问题。
《说唐》的版本没有罗士信,而是以罗士信贼原型塑造了罗成,这个版本用的是最为网友熟知的“隋唐十八条好汉”的说法,但原著中没有完全把十八个人排出来,所以名单是残缺的,也正是因为残缺,才有了下面的这个版本:
《兴唐》是评书艺人整理的,是有罗士信的,罗成的故事也被丰富了很多,大有小书胆的意思。同时这个版本解决了十八好汉不全的问题,把它改成了所谓的“四猛十三杰”,罗士信就是四猛之首,后期又因为创作需要补充了个“四绝”,又为了区分,而强调了十三杰是单纯以力气划分,同时无论是四猛四绝还是十三杰,都没有把方外高人算在内。也正是这个版本创出了秦琼尉迟恭并列第十三的说法。
但这个版本也有两个很大的问题,第一个就是为了创作而不断改甚至推翻设定,比如以力气排十三杰和没有方外高人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改动,bug一般的李元霸在遇上罗士信的时候竟然靠力气赢不了他,来了个金锤碰铁枪,正在角力的二人更是被四绝之首的罗松一枪分开,后文中李元霸更是被隋朝已经退休了的老将军鱼俱罗用春秋刀斩了,完全没有了《说唐》中那个被雷劈死的傻小子的风***。
另一个问题就是榜单之外的高人太多,但笔力不足。这也是评书艺人的一贯毛病,书不够就开始瞎编,十三杰不够写就来了个四猛,四猛里的铁枪将来护儿甚至没什么表现就被罗士信夺了枪给弄死了,四绝除了罗松愣是编不出其他三个,只能用秦琼的义气杨广的狠毒这些来凑数,就连看似完整的十三杰里,第十二杰是谁也有很大的争议。中后期更是出现了双枪定彦平,虹霓关救走裴元庆的高人,斩杀李元霸的鱼俱罗和谢映灯的叔叔等一票高人,故事虽然丰富了,但精彩程度也只停留在设定上。
《兴唐传》将隋唐里的豪杰们分为四猛四绝十三杰,其中罗松以出神入化的枪法占据着四绝之首,罗士信凭着“恨天无环、恨地无把”的力量占据着四猛之首,而李元霸凭着双臂的“四象不过之力”和超高的锤招占据着十三杰之首。
暂且放下罗松不说,来说说李元霸和罗士信,这两个人在演义中都是以力量大见长,所谓“一力降十会”,在隋唐那个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力量大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就先拿罗士信来说吧!
演义里的罗士信自小父母双亡,五柳庄庄主大刀王君可见他可怜就将他带回家做了一个放牛姓,但是由于罗士信傻憨傻憨的所以当地人都喊他傻小子,然而罗士信傻归傻,力量却非常大,由于他是个放牛娃,所以经常凭着力量大摔牛玩,而牛经他一摔基本上就算是活到头了,对此王君可非常烦恼。后来,秦琼来到王君可家,王君可就让罗士信认了秦琼为义兄,并让秦琼将罗士信带回家了!
罗士信打的第一个人就是同样是四猛之一的铁枪将徕乎儿,当时徕乎儿跟秦琼打斗,并准备向秦琼下狠手,关健时刻罗士信赶到直接将徕乎儿摔了个半死,好在有秦琼阻止徕乎儿才保住一命。罗士信第二次打徕乎儿是在秦琼后上瓦岗寨时,当时徕乎儿带人来抄秦琼家,结果又被罗士信一顿胖揍,而徕乎儿的大铁枪也被罗士信占为己有,自此,罗士信也算是有自己的武器了。
在上瓦岗寨后,由于罗士信人傻不能单独作战,便成为了瓦岗寨的“秘密武器”。在靠山王杨林征讨瓦岗寨时,瓦岗众将不敌杨林,于是秦琼带着罗士信上阵打杨林,而罗士信用大铁枪只一下就将杨林的兵器水火囚龙棒砸断了一根,打的杨林落荒而逃。之后,八马将新文礼来征讨瓦岗寨,被罗士信用大铁枪一下砸成了重伤。后来瓦岗众将下五关,被新文礼挡在虹霓关,于是秦琼又从瓦岗寨搬来了罗士信,这次新文礼被罗士信砸得伤重不治而亡!
再来说说李元霸!
演义里的李元霸是唐王李渊的第四子,长得尖嘴猴腮貌不惊人,人也是“半憨不精”的,但是他却天生神力,使一对重八百斤的擂鼓瓮金锤,武功也非常厉害。李元霸的“成名之战”是在晋阳宫一战,在这一战中李元霸单挑大隋第一猛将宇文成都,无论是在比力量上还是在比兵器上,李元霸都完胜宇文成都,自此李元霸一战成名。
李元霸的“经典之战”是四平山一战,在这一战中李元霸三锤砸跑了裴元庆,之后又是以一人之力“锤震十八国”,用了几个时辰砸得十八路反王的百万大军死伤大半,因此被称为“***机器”,“永动机”!
那么,李元霸能位居十三杰之首,为何罗士信却未能入列呢?
李元霸之所以能位居十三杰之首,凭的不仅仅是他的力量,其实还有他厉害武功,而在隋唐十三杰中,每一个豪杰都是以武功高强而入列的。再看罗士信根本就不会武功,他战斗致胜的绝招就是凭蛮力气,因此,才没有将罗士信列入隋唐十三杰!
由此可见,罗士信虽然跟李元霸都是以力量见长,但是罗士信比李元霸缺的是武功,所以才将他列入四猛之中,并让他占据四猛之首的位置!
喜欢请关注点赞,共同探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唐时期历史人物李元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唐时期历史人物李元霸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