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到隋朝之间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汉朝到隋朝之间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隋唐宋元明清建立时间?
  2. 丝绸之路始于西汉,兴于隋唐,为何中断于宋元明清?

隋唐宋元明清建立时间?

隋朝:

汉朝到隋朝之间历史-汉朝到隋朝之间历史变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建立时间: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汉朝到隋朝之间历史-汉朝到隋朝之间历史变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唐朝:

汉朝到隋朝之间历史-汉朝到隋朝之间历史变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建立时间: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建立者:唐高祖李渊

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宋朝(分北宋和南宋)

北宋:

建立时间: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

建立者:宋太祖赵匡胤

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

南宋:

建立时间: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

建立者:宋高宗赵构

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

元朝:

建立时间: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建立者:元世祖忽必烈

都城:大都(今北京)

明朝:

建立时间: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建立者:明太祖朱元璋

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北京(今北京)

清朝:

建立时间:公元1636年-1912年

建立者:清太宗皇太极

都城:北京(今北京)

丝绸之路始于西汉,兴于隋唐,为何中断于宋元明清?

谢谢邀请!

古丝绸之路在隋唐处于兴盛期,到了宋元明清的确开始衰退,甚至中断。其中原因,简而言之:国内国外因素共同作用,战争科技交互影响。

1、南宋经济中心南移,金国渔猎民族不善对外贸易。

宋朝重文轻武,军队实力相对薄弱。金国见机大举南侵,靖康之难,北宋灭亡。康王赵构被迫南下,在南京重新设国,建立南宋,政治经济中心南移。金国本是渔猎部落,不善经济贸易,对本已没落的丝路懒得问津。这都是陆上丝路衰退的主要原因。

2、南宋海上丝路对陆上丝路的影响。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期。 由于西北陆上丝路被金国占有,没法使用,但随着造船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不得不加速海上丝路开发,以取代陆上丝路。真可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天无绝人之路。

3、元朝西征对丝路破坏空前绝后。

成吉思汗三次铁骑西征,生灵涂炭,血流漂橹,造成中亚、西亚千里无人区。战争给当地经济、文化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给中国人的声誉也造成极坏的影响,丝绸之路雪上加霜,一度中断。

不过,元朝统一中国后,版图大大扩展,加之在丝路沿途设立驿路、欧亚交通得以恢复,才使得丝路再度兴盛起来。这是后话。

4、明朝,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崛起,战争和强权阻断了陆上丝路贸易,也加速了明朝海上丝路的发展。

奥斯曼帝国,攻占拜占庭,战火和过高通关税阻断了丝绸之路和红海到地中海的贸易,这是丝路中断的外部原因。与此同时,明朝造船和航海技术的空前***展,海上交通完全代替了陆路交通,这是丝路彻底结束的国内原因。至于清代,丝路基本上销声匿迹,没有下文了。

结束语

纵观宋元明清历史,丝路逐渐萧条直至中断,这是国内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我们也要明白,丝路繁荣是好事,丝路中断了也不一定是坏事,因为这预示着科技进步,海上丝路正在兴起!

谢谢评阅!

朝史暮想:

陆上丝绸之路的没落,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

即使在张骞开辟了这条路之后,也因为政治,军事,经济,天气原因,商路时断时续,很多具体的路段线路经常发生改变。

为什么从宋元明时期,丝路开始没落?

辽,金时期,这两个少数民族***因为控制着丝路,所以在国际影响力上其实要远高于宋。到了南宋之后,陆上丝路基本上南宋就没什么话语权了。但是面对北方的军事压力,南宋不得不保持庞大的军事力量,财政支出年年攀高,在商贸这方面,南宋选择了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路其实一直和陆上丝路同时存在。但是由于航海技术的限制,一直不如陆上丝路这么出名。但是自南宋开始,海上丝路迎来了较大的发展。从事海洋贸易的商人越来越多,船只,地图,人员,导航都有质的飞跃,海上丝路的效率更高,成本更少,于是,海上丝路慢慢开始替代了陆上丝路。

而宋元时期,亚欧大陆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卡住了陆上丝路的咽喉。因为是陆上丝路的必经之地,所以他们往往会向过往的商队收取很高的赋税。慢慢地,人们就不愿意走这条路了。

到明清时期,由于统治者深受“朝贡”体系和“天朝上国”思想的影响,把很多的商贸行为看做是朝贡行为。比如明代,域外商队进入我国,地方承担其一切开销。比如清代,我们给予商队的赏赐要远远高于其商业利润。这样的贸易,就不会长久。

朝史暮想,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题主你这个问题在提问的时候就已经错了,丝绸之路的起源并非西汉。

也就是说,并非是我们广义上认为的始于公元138年张骞出使西域那档子事。

丝绸之路的开辟,最早能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

张骞出使西域起到的作用只能说是开辟了丝绸之路的新纪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汉朝拉拢能共同抵抗匈奴的外援。

当然,事实证明西汉的这步棋是走对了,张骞出使西域增加了欧亚大陆各个国家的联系不说,也让其他国家对中国这个有着高度发达文明的国家有了新的认知。

到了隋朝年间,隋炀帝因想要动用武力解决吐谷浑侵扰的问题,所以决定“西巡”。

也正是这次西巡,顺带解决了一直困扰中西交流的交通问题,打通了与西域、西亚之间的交通要道,让丝绸之路上的商业贸易以及文化交流变得更加的繁荣。

隋炀帝的西巡,也在不经意之间就为唐代出现丝绸之路的盛况奠定了基础,唐代统治者自然而然的就乐享其成,全面开放了与西方世界的交流活动。

不过遗憾的是,自从“安史之乱”爆发后,唐代统治者必然就需要从其他地方调兵,回朝解决这个问题。

如此一来,整个西北地区的防务就这样空了出来,平日一直被唐朝控制的那些小部落也就趁势发展起了自己的势力,争端在所难免。

因为战争频发,丝绸之路上面的商人难以保证自己的安全,故而也就这样被迫中断。

而后宋朝建朝后,其自身也面临着很严重的分裂割据问题,根本就无暇顾及丝绸之路的开辟。

等到了元朝,元世祖的作战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元朝的作风太过于注重侵略征服和掠夺,而不是去学习怎么样经营管理,让这片地区重现往日的辉煌。

再加上元朝本身内部问题争端也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在元朝时期,对于丝绸之路***取的都是很保守的防御手段。

元朝过后,就是重新大一统的明清时期了,明太祖朱元璋以及清朝的统治者倒是有了精力,也有心思去打通这个丝绸之路,但是问题却出在了丝绸之路的另一端。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强势崛起,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太过于特殊,恰好就阻断了这条中西方交流要道的咽喉部位。

与此同时,欧洲也正是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强势崛起之后,就陷入了世界有名的“欧洲中世纪黑暗时期”,争端频发,战争不止。

有战争就会有消耗,为了弥补这些消耗,奥斯曼土耳其就决定对来往的客商征收重税,商贩又承担不起,当然也就只能选择放弃,去重新寻找其他的途径了,“欧洲新航路”也正是基于这个丝绸之路被切断的原因才诞生的。

所以说,题主说的丝绸之路中断于宋元明清,与中国封建时代的统治者其实关系不大,最重要的原因其实还是出在了欧洲那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到隋朝之间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到隋朝之间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