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朝有历史根据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夏朝有历史根据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夏商周断代工程,确定夏朝真实存在的依据是什么?
  2. 夏朝真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吗?夏朝都城在哪里?有何历史依据?
  3. 文字是判断夏朝是否存在的唯一依据吗?
  4. 古代夏朝的都城在哪里?有什么依据吗?

夏商周断代工程,确定夏朝真实存在的依据是什么?

夏商周断代工程太像一场闹剧,当时大约是95年-00年左右,我还上小学,初中,经常在电视上播出,说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后来多次被国内外严谨学者质疑,后来就几乎销声匿迹了……甚至到现在历史书上都没有***用夏商周断代工程所鉴定的种种历史数据……

夏朝有历史根据吗-夏朝有记载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夏朝是否真实存在,又是否算是一个奴隶制王朝而不是原始部落,至今都没有确定的证据,自然确定夏朝存在的依据也靠不住了,世界上公认中国第一个王朝是商朝,原本商朝也是不被世界承认的,但是后来挖掘除了殷墟,挖出了很多商朝存在的确定性证据……

古代人印证夏朝存在多是传说,比如,夏朝大约是400多年,商场大约是500多年,那个时代文字尚且非常缺乏,历史只能口口相传,一千年的历史只能靠臆想……后代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学说随意添补附会,创造,用的人多了,自然就成历史了……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时代,纷纷杜撰上古人物事迹……

夏朝有历史根据吗-夏朝有记载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离夏朝已经过去两千年的司马迁,写史记,如果仔细看,《夏本纪》和《商本纪》,内容几乎如出一辙,都是启建国,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夏桀暴虐,失去民心,最后都是有个乱世妖姬出来……很难想象是否是那时候人物共同虚构的历史……

上古时代,黄河水乱贫乏,治理黄河的首领人物应该不止一个,慢慢的就演化成了大禹的传说,另外,三皇五帝,燧人氏,神农氏,女娲氏,伏羲氏,蚩尤,尧舜禹汤等等,都应该是不同上古时代的神化传说,有其原型,而人物大部分都是半人半神的感觉……

夏朝有历史根据吗-夏朝有记载吗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何况中国直到西周时代,生产力仍然十分落后,缺乏铁器,那时候的生活都是***杂居,遍地都是森林,一个周王朝的实际管辖范围不过是几个城池,和城池附近的农田而已,周朝自己统治范围内都居住着大量的如犬戎、诸狄等游牧民族,可以说,这样的朝代国家几乎和大型部落无异,而周朝尚且如此,如果比周朝还早一千年的夏朝能够建立家天下的王朝真的很可疑……

但1959年发现的二里头文化确实有庞大的宫殿群,出土的有陶器,青铜器,贝壳等物,有贫富阶级分化,更像是一个国家体制,而不是部落,如此庞大的二里头宫殿遗址,位置也和历史中记载的夏朝相符,很多人认为这是夏朝首都遗址,包括夏商周断代工程也认为是夏朝遗址,但是实际上二里头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商都,后来逐渐有了夏都说,现在仍然有非常大的争议……

而夏商周断代工程,主要是根据“二里头”遗址的范围(河南全境,以及河北,山西等地)认为是夏朝遗址,但是问题就在这里,因为二里头遗址也在商朝范围内,如何证明二里头是夏朝遗址而非商朝遗址呢?

殷墟里大量的文字描述商王朝,却没有只言片语证明夏朝的存在,如果庞大的夏王朝存在,那么殷墟文字中往往一定有庞大的记载……

或者在商人眼里,也可能夏朝就是有着几百几千人的游牧部落而已,这样的部落太多,所以不值得记下?而二里头文化可能是商朝曾经的一个首都?毕竟商朝经常迁都……

回到夏商周断代工程上讲,很多年份,都是整数,这点非常不科学,比如认定:“夏朝的建立是公元前2070年,商朝的建立是公元前1600年,周朝的建立是公元前1300年……”也许内部有很多争议,所以最后取个整数……

而且夏商周断代工程很多都是靠后世的文章记栽,比如《尚书》《竹书纪年》等等,而现在从殷墟,或者二里头文化里,尚没有文字能够证明夏朝存在……

夏朝最早存在的文献是《尚书》,这已经到了西周时代了,而按史书记载,这时候离夏王朝的灭亡,也将近有600年了,这种情况下就非常怀疑了……

实际上,夏商周断代工程,一直没有给夏朝存在提供过稳定证据……

而科学最重视证据,疑证从无,如果没有比较严谨的证据,夏朝是否以国家的姿态的存在还真是一个迷……

夏朝真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吗?夏朝都城在哪里?有何历史依据?

夏朝不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夏朝以前还有“五帝”,古籍上记载还有个“虞”朝。过去学者们一般认为,“五帝”时期是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但近些年来一系列的考古新发现,颠覆了原有的认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距今5300年---4500年的良渚文明、距今4300年---4000年的石峁文明、距今4300年---3900年的陶寺文明,都是早于夏朝已进入国家文明阶段的古代遗址。石峁遗址地处黄帝活动的中心区域内,陶寺据说已发现有关尧的遗迹,这个时期正是历史上的“五帝”时代。至于良渚,地处中原文明的范围之外,而且其所处的时代更为久远,联系到东北地区发现的正处于迈向文明门坎上的红山文化,有专家认为在中原文明成为中心之前,中国大地上还有一个群星灿烂的“万邦”时代,这也与古籍的描述相合。因此,现在的问题不是夏朝存在不存在,而是在夏朝以前究竟还有哪些朝代与邦国?

文字是判断夏朝是否存在的唯一依据吗?

根据我国考古界一致认同的,先人王国维先生关於考古的"二重证据法"的主要意思是:有文字记载,並有实物等互相印证的,可以相信的即可。现在问题是一,夏朝的文字记载主要是史记,也就2100年前,记载近4100年前的文字,靠谱吗?如认可这观点,那我4000多年后的今天,写篇文章,是否也是文字记载?起码应该是当时时期范围内的记载吧。二是实物,比如二里头,经60年的挖掘,国家先后投入300多亿,多学科专家的考证,至今为止,並无任何实物可证实是夏朝的,只是从一些坛罐的碳14测定中,是分为4个时期,跨度数百年,最早为3700多年《现越传越多,甚至说5000年》青铜多少年一直未公佈〈个人猜想,如青铜有超过3600年的,不早就公佈了)所以,在无实物,无当时文字记载的情况下,仅凭几个坛罐,就去认定一个朝代,是否有些荒唐呢?

夏朝正因为有详细的文字记载,我们才对它的存在深信不疑,我们这里首先要感谢的就是史学始祖司马迁,正是他的记载才不会让中华伟大的朝代夏王朝淹没在历史海洋中。

其次我要说明的是。文字绝非是判断夏朝存在的唯一证据,虽然文字记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他不是唯一。因为夏王朝目前存在较多的谜题,仅仅有文字记载,是难以解开这些谜题的,我们也必须要配合考古发掘工作,一一破解难题,将一个清晰而具有说服力的夏王朝展现给世人。我相信这一天离的越来越近了,坐落于洛阳市偃师市的二里头遗址,已经给了我们一把打开夏王朝的钥匙,经过不断的挖掘和研究,夏王朝将在不再只存在于文字层面,而是以看的见摸得着的文物告诉我们那个神秘繁荣的夏王朝。


历史上是否有夏朝存在?

1960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掘,证明夏朝是存在的。根据二里头宫殿的建造年代推测,城市模型就是起源于夏。但这一遗址的发现,尚不能证明夏朝已经进入了阶级社会。

夏朝还有一个夏历——《夏小正》。

古代夏朝的都城在哪里?有什么依据吗?

夏王朝都城很多,也多次迁移都城,夏禹在位时期就迁都五地,这五地都城分别为:安邑,今山西运城夏县东北。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高密,今河南洛阳新安县。阳城,今河南登封告成镇。晋阳,今山西太原晋源。

禹王剑

夏禹是虞朝继承者,大禹父亲鲧,鲧的父父亲为帝颛顼,颛顼父亲昌意,昌意父亲为黄帝。大禹是黄帝的玄孙,禹的上祖父昌意及父亲鲧都是没有得到帝位的,只是朝廷大臣,有其封地,大禹被封为禹伯侯(夏地)替父治水,在治理水患的三十三里立下大功,因治水有功而被万众及诸侯推举为王,这就是夏禹建立夏朝的开始。

夏朝后续继承者年代及都城

禹、公元前2029——公元前1***8年,立57年。

⒈启、公元前1***8——公元前1963年,立15年,都城(阳翟)今河南许昌禹州。

⒉太康、公元前1958——公元前1955年,立3年,都城(斟浔)今河南偃师二里头。

⒊中康、公元前1952——公元前1946年,立6年,都城(斟浔)今河南偃师二里头。

⒋相、公元前1943——公元前1916年,立27年,都城(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

⒌寒浞、公元前1915——公元前1876年,立31年,都城(穷石)今河南孟县西。

⒍少康公元前1875——公元前1855年,立20年,都城(纶)今河南商丘虞城县东南。

⒎予(杼)公元前1852——公元前1836年,立12年,都城(原)今河南济源西北2公里庙街原城。

⒏槐、公元前1833——公元前1790年,立43年。都城(老丘 )今河南开封市开封县陈留镇。

①芒前、公元1789——公元前1732年,立57年。

②泄、公元前1730——公元前1706年,立26年。

③不降、公元前1702——公元前1644年,立38年。

④扃、公元前1643——公元前1626年,立17年。

⒐廑(胤甲)公元前1622——公元前1615年,立7年,都城(西河)今河南安阳东南。

①皋、公元前1601——公元前1599年,立2年。

②发、公元前1596——公元前1590年,立6年。

③桀(履癸)、公元前1589——公元前1559 年,立30年,都城(斟浔 )今河南偃师二里头。

夏朝共计十七位王,都城共计十四处,夏朝建立至商汤***续三百九十五年。夏朝的遗址三星堆在时间年限上也和夏朝时期完全相同,时间为五千至三千年之间,而且青铜业极其发达,根据野史介绍夏禹出生在四川。

野史:禹王乃黄帝的玄孙,姓姒氏,鲧之子。母名志,号修己,有莘氏女。修己未生禹时,见有流星贯昂,梦接而意感有孕。又吞神珠薏苡,至岁壹月——尧帝戊戌五十八年六月六日,修己胸坼而生禹于僰道之石纽乡,即今四川龙安府、石泉县石纽村,禹穴是也。禹生得身长九尺二寸。尧时,洪水滔天,鲧治水无功,被舜所殛。禹降在匹庶,舜举禹,使续父业。禹伤父鲧功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欲盖父愆。当时,他应帝命,去治水。禹始娶涂山氏之女,名憍,生子启。

夏朝这段历史并不为外国史学家所承认,原因是夏朝的历史仅仅限于文字,缺乏真实的考古材料,关键是夏朝没有留下文献史料,这使得很多人怀疑夏朝是否真的存在过。据目前研究夏商断代历史的考证,夏朝当时的国土并不大,主要的活动区域在今天的河南河北,其中河南为主,关于夏朝的都城,估计那时并没有什么宫殿之类的建筑,所以都城不稳定在一个地方,所以夏朝都城经常变迁,这其中包括阳翟(今河南禹州)、斟鄩(今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商丘(今河南商丘睢阳区)等地,在考古层面最有力的证明是二里头遗址,这里的考古发现认为此处具备了属于夏文华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一直未能出土类似安阳殷墟甲骨卜辞的文字记载,这也是夏朝等不到真正认可的关键原因,随着考古的进一步发掘,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斟鄩(河南洛阳偃师夏都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一、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遗迹。希望对你有帮助。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朝有历史根据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朝有历史根据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