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宋朝历史军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宋朝历史军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宋代一支军队多少人?
《宋史.兵志九》:“三人为一小队,九人为一中队”。然后“三小队为一中队,合五中队为一大队”,一个大队又设“押官、队头、副队头、左右傔旗五人”作为军官,加起来五十人,相当于现代一个连。队头就是这五十人的队长(连长),副队头就是副队长(副连长),左右傔旗就是护旗员(守护军旗),另外又会从这五十人里选择一个能打的作为“旗头”去拿旗。又会有一个“军校”在这五十人后面坐督战。
小队、中队、大队宋军基本作战单位,队上面编制是:
都:100人(2队)指挥官:都头
营:500人(5都),骑兵一个营会比这个少一些人。指挥官:指挥使(营指挥使)、副指挥使、都虞侯(指挥使官最大、都虞侯最小)
军:2500人(5个营) 指挥官:指挥使(军指挥使)、副指挥使、都虞侯(指挥使官最大、都虞侯最小)
厢:25000人(10个军)指挥官:指挥使(厢指挥使)、副指挥使、都虞侯(指挥使官最大、都虞侯最小)
但是古代由于制度漏洞吃空饷的情况极多,有时候一个营也就三四百人,其余的都只是账面上的数字而已。
北宋灭亡时还有多少军队?
北宋灭亡的时候,东京汴梁的军队大约都有六七万人。
北宋当时号称80万禁军,实际上,连这个数字一半都不到。在金国南侵的时候,整个宋朝的军队也就才不到40万。但这40万的军队,基本上都没有多少正规军。这些军队战斗力极差,金国第一次南侵的时候,北宋被打的惨败。随后就是割地赔款,北宋赔了太多的钱。以至于金国再度南下侵略的时候,当时北宋东京汴梁的军队,因为财政的原因,已经被裁撤到六七万人了。
有人说历史上宋朝军队拥有22万骑兵,并且实力雄厚,但是还是打不过西夏国,这是怎么回事?
题主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小瑕疵,北宋和西夏常年交战,从仁宗到徽宗一共打了五次大规模战争,只有第一次打败、第三次小受挫折,其他几次都是赢了的。徽宗时候童贯(就是你们知道那个奸臣加太监)把横山城都攻破了,要不是靖康之变,西夏很可能就灭国了。所以北宋并不是打不过西夏,只是因为北方有辽国牵制,没法集中力量进攻。辽国也是同样的局面,西夏其实是个在夹缝中生存的国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
若问题具体到第一次宋夏战争,宋朝确实经历了三川口、好水川等一系列惨败。我仔细翻了翻《宋史》的兵志,那时候仁宗在位,统计下来骑兵数量确实有22万以上。但这22万是全国的骑兵数量,几乎不可能投入到同一场战争里的。我又仔细算了一下,北宋的禁军骑兵指挥一共有约543个,而这些指挥有223个是在开封府的。真正在战场附近的骑兵指挥只有96人,算一下平均数我们就可以知道,第一次宋夏战争时,北宋的参战骑兵不会超过4万。开封的禁军骑兵没可能调过去,因为北宋时防御方,根本没来得及调动就输了。所以第一次宋夏战争中北宋的骑兵数量是少于西夏的。
以上的推论还是刨除了宋朝骑兵是否存在有兵***,或者马匹是否达到战马条件做出的。要知道战马和驮马是有很大区别的,从喂食到运动量,再到命令服从性都是有很苛刻的条件的。拿北宋最精锐的骑兵静塞军举例,必须每人五匹马,骑兵能开200斤的强弓,统一使用钩镰枪。人马皆被重甲,马匹负重超过300斤。这样的条件不是普通驮马可以达到的,所以数量始终没超过三千。
总结以上,老朽的拙见是,宋军在第一次与西夏的战争中,无论骑兵数量和质量都劣于西夏,22万骑兵不过是个噱头而已。且彼时西夏主攻,北宋主守,骑兵的作用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宋朝历史军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宋朝历史军队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