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关于汉朝历史问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关于汉朝历史问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关于汉朝历史的书?
1.《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2.《汉武帝传》:是汉武帝刘彻的历史传记,以详实的史料、生动的笔法,栩栩如生地展示了汉武帝***的一生。书中对于汉武帝在政治、经济、外交、民族关系上的历史功绩做了中肯的评价。学术价值很高,可读性强。
3.《那时汉朝1》:从刘邦出身写起,到楚汉争霸结束为止。全景叙述秦朝崩溃及诸侯逐鹿中原的壮阔惨烈的混战场面。项梁PK章邯,壮志未酬身先死;项羽怒斩宋义,破釜沉舟,在巨鹿上演了一幕壮丽的英雄绝地反击战;刘邦势如破竹,先入咸阳,却在鸿门宴上经历了一场生与死的较量。
4.《汉书》:《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5.《后汉书》:《后汉书》是一部由中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西汉时期演变的趋势?
由于西汉官僚贵族、地主豪强兼并土地、扩展势力的趋势日甚一日,而宫廷之中外戚对***的把握也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所有这些,加重了西汉后期的社会矛盾与危机。
公元8年,王莽取得***,取代汉朝而称帝,将国号改为“新”,西汉王朝至此结束。公元25年,刘秀在绿林军的协助下,以武力击败了篡位的王莽,夺得帝位。刘秀身为西汉皇族,故仍定国号为汉,但建都洛阳,年号建武,是为汉光武帝。 建武二年,光武帝下令全面改革王莽所实施的旧政策,整顿吏治,设尚书六人分掌国家大事,以进一步削弱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权限;废除“官奴”;清查土地,使人民生活逐步稳定下来。
历史上有几个汉朝出现过?
以汉作为国号用的最多,历史上总共有十六次。西汉(刘邦),玄汉(刘玄),盆汉(刘盆子),东汉(刘秀),蜀汉(刘备),成汉(李雄),汉赵(刘渊),刑汉(刑杲),侯汉(侯景),朱汉(朱泚),南汉(刘隐),王汉(王健),后汉(刘知远),北汉(刘崇),郝汉(郝定),陈汉(陈友谅)。一统帝国有两次:西汉、东汉;地方割据七次:蜀汉、汉赵、成汉、王汉(前蜀)、后汉、南汉、北汉;农民起义后,自立或被推举有五次:刘玄、刘盆子、刑杲、郝定、陈友谅;反叛称帝有两次:侯景、朱泚。
汉代到唐代历史?
二者相隔398年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西汉(前202年—8年)与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唐朝(618年~907年):李渊于618年建立了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都,后来又设洛阳为东都。
汉朝取代秦朝,在中国历史上是进步还是倒退?
答案显而易见,必然是历史进步。
一,从生产力和生产要素关系上看,秦始皇一统天下建立大秦帝国,丰功伟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经过多年的战争,生产力破坏比较严重,尤其是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广大农民对修生养息非常迫切。但战争始终停不下来,对外抵抗匈奴进犯,对内高压镇压6国旧势力。尤其在内政上,建设长城,阿房宫和黄陵等巨大工程,消耗巨大,劳民伤财,民怨极大,走入一个死循环不能自拔。战争对生产力的破坏是惊人的,西汉初年,一些大臣出门只能做牛车。面对这个困境,修生养息,恢复生产力成了重中之重,即便刘邦不甘心,白登之围,最终让西汉王朝彻底改变,开启了长达几十年,几代帝王的无为而治,成就了中华第一个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二,基本消除北方外族威胁,打出了军威,打出了国威,一句***来了,望风而逃,***汉族称呼也由此而来,可以说中华文明圈的根基在西汉时期得到根本性扭转和巩固,直到唐朝彻底消除。
三,奠定了后世中华几千年的治理模式,由此开创了历朝历代的中华儒家文明,秦朝的法家治理体系基本沦为术法,中庸之道成为普世价值观,历朝历代基本沿用,少有改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关于汉朝历史问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关于汉朝历史问题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