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宋朝历史对比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宋朝历史对比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简述北宋的历史背景 主要内容 和成效结局
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
显德七年(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改元建隆。
后通过杯酒释兵权,将兵权与财***集中于中央,避免了中晚唐藩镇割据的乱象。 但也导致宋朝与辽国、西夏、金国的战争中失利。靖康元年(1126年)发生靖康之难,次年被金国灭亡。
北宋疆域东北以今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为界;西北以陕西横山、甘肃东部、青海湟水为界;西南以岷山、大渡河为界。宋神宗时通过熙河开边收复河湟,宋徽宗时期于青海北部置陇右都护府,并重金赎回幽云七州。
宋朝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用分化事权方式,宰相职位由多人担任,还实行官衔与实际职务分离的官吏任用制度,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也造成“积贫积弱”的局面。有人认为北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咸平三年(1000年)GDP为265.5亿美元,占据世界比重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北宋时期,因推广占城稻,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迅速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北宋时期对外关系在唐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在东亚同朝鲜和日本关系交流密切,在东南亚同越南和印尼也加强了联系,同时还影响到了西亚和非洲。
北宋背景:1.政治:在中央设立“二府三司”,削弱了相权,强化皇权;同时将兵权与调兵权分离,在地方设立通判,派文臣到地方任职,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2.经济:通过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的程度上使经济有所发展。
(北宋)打破了市和坊的时间界限;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草市变得更为普遍。
(南宋) 3.文化思想:儒学的发展,理学的出现。
把汉朝和宋朝比较,对比两个朝代的兴衰,能得到什么历史教训?
汉朝最突出的特点莫过于开疆拓土。汉朝经历文景之治,休养生息,民富国强。到了汉武帝时,雄才大略的刘彻,开始对外用兵,汉朝成为军事强国。但同时,由于过度用兵,国内矛盾逐步显现,若不是汉武帝晚年发布轮胎罪己诏,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汉朝快速衰亡将不可避免。
宋朝最大的特点莫过于言论自由。宋太祖赵匡胤定下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压低武将的地位。这确实解决了武将造反的问题,也因此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文化繁荣。但是,这也造成了政治观点的争论不休,和军事力量的弱化。最后内外交困而亡。
汉朝和宋朝比较,给我们的教训是:
任何一项政策都是双忍剑,都有时效性,当副作用显现时,都要及时变革。变革就会像汉武帝那样挽回败局,不变革就会像宋朝那样走向灭亡。
感谢您的阅读点赞!更多内容请关注豫仁遇见司马光。
想了想,汉代和宋代的兴衰可以分别用两个 成语来概括。汉代可以用“穷兵黩武”,而宋代则是由于“偃武修文”。汉武帝好大喜功,为了扩充版图,屡屡发动战争,虽然在他当朝时经济还不至于崩溃,刘彻本人也下了《罪己诏》,但汉代覆没的根子,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宋代则不然。“杯酒释兵权”后,宋代的国防力量大大打了折扣。“不杀文人”的遗训虽然减少了无数冤死的读书人,辉煌了文学却孱弱了边境。尽管檀渊之盟“以土地换和平”使大宋江山延续了几百年,但也为后来边境保卫战无人可用埋下了祸根。为什么只有宋代有“杨门女将”呢?
当然,一个封建王朝的兴衰不可能简单到一个成语就能够说清楚。不过历史告诉我们,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武不可偏废,两手都要硬。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封建王朝的开国皇帝往往崇尚“黄老”,而到了国泰民安皇帝又要频频用兵瞎折腾。
也许“中庸之道”过于理想化,没有哪一位帝王能够遵循。当然这就是历史的局限性,也是皇帝本人的悲剧——汉代最后几任皇帝都是“未成年人”,他又能有什么样“三观”? 完全是外戚或者太监的玩偶。这也是历史的奇葩。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西汉亡于外戚,东汉亡于宦官,北宋与南宋亡于外族。
两汉有任用外戚的传统,孝元皇后王政君又出了名的长寿,所以王家得以长时间把持权柄,有足够的时间来建立威信。
西汉皇帝来自民间,元帝之后皇帝们离民众越来越远,开始走下坡路,但文景武昭宣遗泽还在,民心向汉,西汉非必亡。
东汉前几位皇帝还能鉴于王莽的教训,之后的外戚比西汉还要嚣张。顺帝借宦官上位,使得宦官的势力开始超过外戚。最后玉石俱焚。
既然西汉亡于外戚,为何东汉的外戚还是这么嚣张?
对于两汉的皇室来说,能够拱卫皇室无外乎***-功臣、宗室、外戚。
功臣在开国时能保持一定的影响力,之后逐代递减;宗室可以依靠,但宗室同时也是皇位的竞争者,吴楚七国之乱后,基本被踢出了核心权力圈;只剩下外戚可以依靠。所以说,任用外戚,是不得已的选择。
关键是如何制衡?成帝即位时,一下同时任命四个舅舅为侯,王氏家族开始长时间把持朝政,直至西汉灭亡。既然无法不任用外戚,还是应该限制人数和时间,王莽之所以能够篡汉,和王政君的长寿不无关系。
而一国之皇室,长时间脱离民间,养在深宫之中,对民间疾苦知之甚少,早晚也将陷入穷奢极欲。
宋之弱,情况复杂,但宋集地方政、军、财于中央,中央又不争气,朝廷一倒,满盘皆输,地方再无翻盘的机会。
汉朝有汉武帝刘彻继秦帝国余威多次击败匈奴,宋朝被游牧民族追着打,东汉被外戚和宦官所灭,西汉被封建割剧所灭,北宋和南宋国内有农民起义,没有封建割剧,后来都被游牧民族所灭,汉朝兴在文化教育,宋朝兴在文化政治科技。两朝侧重点不同,环境不同,命运不同。
在这炎炎的夏日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以下我为大家分享,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我认为汉朝最突出的特点莫过于开疆拓土。汉朝经历文景之治,休养生息,民富国强。到了汉武帝时,雄才大略的刘彻,开始对外用兵,汉朝成为军事强国。但同时,由于过度用兵,国内矛盾逐步显现,若不是汉武帝晚年发布轮胎罪己诏,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汉朝快速衰亡将不可避免。
宋朝最大的特点莫过于言论自由。宋太祖赵匡胤定下不杀士大夫和上书言事者,压低武将的地位。这确实解决了武将造反的问题,也因此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文化繁荣。但是,这也造成了政治观点的争论不休,和军事力量的弱化。最后内外交困而亡。
汉朝和宋朝比较,给我们的教训是:
任何一项政策都是双忍剑,都有时效性,当副作用显现时,都要及时变革。变革就会像汉武帝那样挽回败局,不变革就会像宋朝那样走向灭亡。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历史上的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分别统治着哪些地方?
众所周知,我国在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的朝代,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疆域,而这些地方被古代统治者所重视,它不仅代表着国家的版图,还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地位,那么在历史上,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分别统治着哪些地方呢?
北宋(960—1127年),赵匡胤建立,它的疆域:山东、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海南。河北、天津、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贵州、广西、云南这些省的一部分,还有就是准格尔旗地区。
南宋(1127-1279年),赵构建立,它的疆域:北至淮水,经河南唐河、邓县东二州至秦岭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一线与金为界,西南与越南接界。
辽(916年 —1125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它的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克鲁伦河、鄂尔昆河、色楞格河流域、大兴安岭一带,南到山西北部、河北白沟河及今甘肃北界。
西夏(1038年—1227年),李元昊建立,它的疆域: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界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幅员辽阔。
金(公元1115年-1234年),完颜阿骨打建立,它的疆域:秦岭淮河以北华北平原、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联邦的远东地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宋朝历史对比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宋朝历史对比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