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国历史曹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三国历史曹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曹植的典故?
七步成诗、鹿死谁手、洛神悲歌、梵呗泰斗、忧生之嗟这些都是使曹植出名的典故。这当中的每一个故事都突显出曹植的聪明才智和风流倜傥。
他吟下的四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甚至感动得皇帝曹丕听了这首诗,感到很惭愧,不忍心再加害于自己。
七步成诗。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上位,称帝为魏文帝。由于争封太子这段经历让曹丕无法释怀,在他称帝后,他仍对曹植耿耿于怀,就想方设法要除掉他。曹植知道哥哥存心陷害自己,可自己无法开脱,只好在极度悲愤中七步之内应声成诗。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
鹿死谁手
一年仲秋,曹操率曹植(公元 192—232 年)和五位宠将到***场打猎。 秋高气爽,衰草如盖,满山红遍,北方的***场呈现出一派雄丽、悲壮的情调。曹操喜持长须,兴致勃勃。
一声令下,随行的士兵手持长矛,聒噪叫嚷, 一只卧姿安闲、色彩斑斓的梅花鹿被他们从树丛里赶出来,它似乎已经感觉 到灾难的降临,惊悸地在空旷的猎场上狂跑。
众将军张弩搭箭,纵马追逐, “嗖嗖??” 梅花鹿惨叫几声倒在血泊之中。曹操驱马赶来,见除了一枝箭 直穿鹿喉外,其余四枝箭全部落空。他决定重赏射中的将军,并封其为“神 射手”。
随行人员从鹿喉上拔出箭杆,呈给了曹操。曹操仔细看了看箭杆上刻的 姓名,微微点头。想:“眼下正是用人之时,吞吴蜀,包举宇内,非但要有冲锋陷阵、骁勇善战的强将勇士。
更需要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士贤 臣。何不趁此机会考考曹植和众将军的智谋呢? ”于是问道:“刚才,五箭 并发,却只有一个将军射中了鹿喉,你们猜猜看,他是谁?
赵将军说:“是孙将军射中的。” 钱将军说:“不应该是孙将军射中的。” 孙将军说:“是我射中的!” 郑将军说:“总之孙将军和我都没有射中。”
王将军说:“是孙将军和郑将军中的一个人射中的。曹操听了笑着说:“你们当中只有三个人猜中了,其中有王将军,诸位将军,现在心中可有数? ”
众将军仍是抓耳挠腮,难解答案。刚才孙将军还一口咬定自己射中的,经曹操这般隐晦曲折的提示,也像喝了***汤似的难以肯定了。
这时曹植镇静自若地说:“这个神射手,就是孙将军。” 曹操不由畅怀笑道:“植儿说得对!孙将军,寡人特封你为神射手,赏金一千两。
孙将军连忙叩首谢封:“谢丞相大人。” 此时,其他四位将军仍然疑惑不解,一齐问道:“曹公子,不知有何根据?曹植答道:“诸位将军注意没有?
既然我父讲王将军的说法是对的,而王将军说的或是孙将军或是郑将军。那么,先***设是郑将军射中的,五人说 法中,赵将军、钱将军、郑将军、孙将军都错了。
只有王将军说对,那四错 一对,这不符合我父所说的条件,显然这个***设是错的。那肯定不是郑将军 射中的。既然郑将军、孙将军二人中有一人射中。
郑将军已排除,当然非孙 将军莫属了。众将军听完曹植一番分析,都佩服曹植才智过人。曹操又持着长髯,点头微笑,从心里越发喜欢曹植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国历史曹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国历史曹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