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朝之后的历史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夏朝之后的历史故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你还了解哪些有关鼎的故事写出来和同学分享一下吧?
扛鼎”即用手举鼎,与现代举重颇为近似。古人崇尚力量,从战国到汉代都以“扛鼎”作为举重训练的方法,《说文》:“扛,横关对举也,从手工声。”“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史书中曾有“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的记载。“力拔山兮气盖世”、 “长八尺余”的项羽“力能扛鼎”的传说则见于汉代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的记载:“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可见,项羽曾是双手托举青铜鼎的大力士。
一言九鼎: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
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历史上夏桀将哪些人当马骑?
历史上夏桀是把宫女当马骑。这是根据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上夏桀以人为辇的图摹绘的。夏桀残暴,以人为辇。这幅图所绘的两个女子似宫女,她们被绳索捆绑在一起,双膝跪地,作为夏桀的坐骑。夏桀跨在人辇上,肩上扛着武器。
夏桀,姒姓,夏后氏,名癸,一名履癸,帝发之子,都斟鄩人,夏朝最后一位君主,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不思进取,***无度,暴虐无道,曾修建“酒池”“夜宫”供自己和妹喜等人日夜玩乐。他重用小人,不听忠臣劝告,数年后死于南巢,谥号桀。
呼和浩特历史故事?
30~50万年前,呼和浩特地区就有人类生息。
夏商周三代,北方许多游牧部落在此活动。
战国赵武灵王于阴山河曲筑云中城(遗址在托克托县古城村西),秦置云中郡,治在云中城。
汉仍置云中郡,高帝六年(前201)分云中郡增设定襄郡,建成乐城为郡治(遗址在和林格尔县上土城村北)。
魏设云中县。
魏齐王年间(240~254),鲜卑族拓跋部定都成乐城,改称"盛乐",北魏建国后设为北都,北齐于此置紫河镇。
隋唐时期称"白道川"和"哈罗川",先后为突厥人和回纥人据地,中央王朝与之时战时和。
隋于盛乐城置金河县,并于城南筑大利城,唐于此设单于都护府。
唐神龙三年(707),边将张仁愿筑东受降城(遗址在托克托县城关镇北),以扼突厥。
辽、金、元三代称"丰州滩",辽神册年间(916~921)筑丰州城(遗址在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村西南),金、元沿用。
辽初又在东受降城置东胜州,金、元仍沿用。
明洪武四年(1371)在东胜州旧址置东胜卫,并于南部置镇虏卫(卫址在托克托县黑城子)。
明成化年间(1465~1487),蒙古达延汗统一蒙古诸部,领有此地;后其孙阿勒坦汗(俺答)率土默特部驻牧丰州滩,隆庆五年(1571)受明封为"顺义王",次年筑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市老城)。
清初为清王朝靖北据点。
雍正元年(1723),置归化城理事同知厅,直隶山西朔平府。
雍正十三年(1735)议筑绥远城(今呼和浩特市新城),为八旗兵驻防城,乾隆四年(1739)筑就,设将军署,后增置绥远同知厅。
1912年改归化厅为归化县,1913年合并绥远厅为归化县,1914年改为归绥县。
1928年绥远省建立,以归绥城区设归绥市,为省会。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1954年4月25日,撤归绥省,并入内蒙古自治区;归绥市改称呼和浩特市,定为自治区首府。
"呼和浩特",蒙古语为"青色的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朝之后的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朝之后的历史故事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