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研究夏朝历史的论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研究夏朝历史的论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西周封夏朝后裔于杞国,可否证明夏朝的存在?
  2. 有人说中国的夏朝历史考证悬而未决,是否需要聘请西方历史专家来解决呢?
  3. 为什么考古学界不承认夏朝?二里头文明和夏重叠,是否就是夏朝?

西周封夏朝后裔于杞国,可否证明夏朝的存在?

周武王分封时将上古圣贤的后嗣都进行了分封,黄帝后封于蓟,炎帝后封与焦,尧帝后封于祝,舜帝后封与陈,夏禹后封与杞,纣王兄封与宋。

研究夏朝历史的论文-关于夏朝的论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他的分封主要是出于安抚各国诸侯,周人来自西域,属于外邦,攻占中原成为天下共主,但人心并未宾服,他们用分封笼络人心,又编造出商汤反夏桀的故事,以证明武王杀商纣的正确性。

夏朝在从来没有出现在商人的记述中,只有周人记述过夏朝,因为夏朝在西方,也是商朝记录中的鬼方,他们是周人的宗主国,周人是夏人的分支,他们部族经过数百年的向东迁徙来到周源并发展壮大,周穆王时期,穆王向西朝拜西王母就是最好的证明。

研究夏朝历史的论文-关于夏朝的论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夏朝经过专家鉴定在河南,并认为二里头文化遗址就是夏朝,只能说是牵强附会或者也可以说是胡说八道。


有人说中国的夏朝历史考证悬而未决,是否需要聘请西方历史专家来解决呢?

谢@悟空问答 邀,我是以史为鉴墨上桑。

研究夏朝历史的论文-关于夏朝的论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之前的文章和问答里,墨上桑说过目前世界考古体系的话语权还是掌握在西方人手中。困扰着夏文明认知的重要一点就对于文明的定义。

公认为20世纪前期最有成就的史前考古学家戈登·柴尔德曾经总结过文明的十条特征:

1,城市;

2,劳动的全时专业化;

3,剩余物管理向“首都”的社会性集中;

4,剩余物的不平等分配和“统治阶级”的出现;

5,国家组织建立在居留而不是亲属关系上;

6,奢侈品和必需品的长途贸易的发展;

7,巨型建筑物;

8,标准化的自然主义的艺术风格;

9,文字;

10,数学和科学。

可以说西方国家用于评判世界文明就是按照这个标准。但凡不符合这十条标准中的任意一条,在西方话语权中都不算作文明。


之所以目前对夏朝是否存在,东西方存在着争议。根本上就是如果按照上述十条的标准,夏朝目前没有文字被发现,所以西方的结论是夏朝不是文明。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要去请西方专家来对中国文明的夏朝是否存在去做一评判?当年夏商周三代断代工程,耗费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就是为了争取一个话语权,但结果呢?

可以说这几十年来,不论是在考古还是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我们受够了西方人双重评判的标准。所以才要大声的喊出来,我们要文化自信。

难道说距今6000年前的良褚文明,因为外国人不承认他就不存在了吗?

距今8000到9000年前的贾湖遗址,都已经出土了骨笛这种高端的音乐器材,难道说因为没有出土更多的文字等,就认为贾湖遗址也不存在吗?

对于一些外国专家最新的考古技术,最新的考古方法、论文,在同行交流或者是互相平等的情况下,我们很欢迎他对我们提供帮助。

但要是想通过西方世界目前在考古体系中的权威地位,邀请一个所谓的西方专家来主导整个中华文明的断代和考古,对不起,今年已经是2018年了,大清早已经亡了。

我是以史为鉴墨上桑,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并不需要,因为问题非常简单,考证夏朝历史,并不是叫你怎么去研究历史,这方面我们自己家事难道别人还会比我们清楚么?而是能不能从地下挖出什么来,换句话说这是考古的事情,那考古的活,跟聘请不聘请西方历史专家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夏朝历史考证悬而未决,这并不是说我们在历史文献记载上有什么问题,实际上随着“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大笔投入,我们对这些早就摸得一清二了,没有任何疑虑的。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没能挖出证明夏朝存在的文字,按照现在的考古标志来说,你没挖出"文字"就不能证明夏朝是可以被称为“夏朝”的。

所以说,哪怕你就是聘请来西方的历史学家,对此也没有丝毫的帮助。而考古这件事,是需要非常大的人力物力,包括时间投入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得出结论的东西。并且这事还有件更为制约的条件,那就是很多时候考古发现都是因为“运气好”,并不是说你去努力了,投入了就能产出结果。你再努力,运气不好也没用。

对于夏朝考证这事,如今除了祈祷哪位农民运气好一点,使得载有夏朝文字的文物可以重现天日以外,似乎并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

又雷来了?夏王朝肯定存在,大禹真实存在吧?古越国真实存在吧?古越国就是五世夏王少康派次子去守祖陵大禹墓的诸候国!河南的太康县有吧?太康就是二世夏王,大禹孙子…夏王朝证据数不胜数!

这都悬而未决?王城岗遗址找到了大禹和启的王城阳城,还找到了鲧的小城。新砦遗址是夏朝的中期王城,找到了后羿和寒浞灭夏的线索,二里头找到了斟撏巨大的夏桀的傾宫遗址,重要历史都一一印证啦,这还叫悬而未决?请外国人来?他们爱来不来!我们证据确凿。

提这个问题的人,典型的慕洋犬,外国的汉学家 研究中国近代史的 还马马虎虎,古代史、先秦史 还是免了吧

研究中国历史的外国人 所谓的汉学家,只能说他们的视角不同,观点不同 可以作为参考

至于深度和广度 和我们的史学家相差甚远了吧

为什么考古学界不承认夏朝?二里头文明和夏重叠,是否就是夏朝?

按照邵雍〈皇极经世〉书纪年,从青铜文明时间上二里头属于商早期都城,该纪年夏亡商立始于公元前1766年。根据巴基斯坦哈拉帕和摩亨约.达罗遗址,境内上千座青铜文明城邦国遗址,与历史记载夏朝万国、褚夏吻合。其年代大约前2200年至前1750年,与夏朝起始时间相当。哈拉帕等地遗址出土印章文字与甲骨文有传承关系,印章文字时间早,比甲骨文更原始。夏朝主体在印度河流域,即今天巴基斯坦境内。巴基斯坦哈拉帕文明终止时间是公元前1750年,而河南二里头碳十四测年为公元前1750年至1730年间,在时间上也有传承关系。另外哈拉帕房屋结构和中华古建筑一致,皇城布局与二里头、西安、北京一致,城内都有祭祀坛,内城、外城。因此二里头属商朝早期都城。


究其原因,主要是:

一是典籍所载夏史,没有商周史料充分、正规、完整。

二是“疑夏派"最先发声,不少学者人云亦云。“肯定派”在无充分、绝对理由的情况下,以严禁的态度静而观之。加之西方世界出于自身利益,百生法儿否定华夏文明,里迎外含的摇相呼应,因而“疑夏派"一时间占了上风。

三是没有广开言路、畅所欲言,允许、提倡争论、百花齐放的大环境还没形成。

四是解放前,***忙于打内战: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无暇顾及,既无认识到宣传华夏文明之重要性,甚至当成纯学术问题。以至于官方没有发声、表态。

五、随着国力增强,社会科学特别是断代史等历史学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更有大量夏代遗址的不断发现,发掘,国内外“疑夏派“的声音由强变弱,“肯定派“观点完全占了上风。普遍认为,山东龙山文化与河南仰韵文化的众多遗迹,为夏代或商初的遗址。

六、官方正式而明确表态,肯定夏代存在。2018年8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河南二里头文化为夏未商初遗存,是华夏文明的标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研究夏朝历史的论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研究夏朝历史的论文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