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宋朝兴衰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宋朝兴衰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几次盛世,为什么富裕的北宋没有出现盛世?
北宋也有盛世,最著名的是宋仁宗时期的仁宗盛治,也称嘉祐之治,其成效超过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嘉祐八年(1063年),全国人口达到1246万户,丁男2642万口,42年国家人口净增长379万户。这增长的户数就相当于唐太宗贞观时期的总户数。由于朝廷实行“藏富于州县,培护本根”的政策,嘉祐年间的国家税收是唐朝最多货币岁入时的四倍。
但这并不是宋朝最富裕的时期,真正堪称盛世的是宋徽宗的宣和年间,宋徽宗接手北宋***后,励精图治,勤于政事,开始打算平衡新旧党争,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看到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互相扯皮,谁也无法施展拳脚,于是果断支持新法,彻底打压守旧派,启用维新派的蔡京为相,施行邵胜神宗的政策,推行新法。北宋国力迅速增加,经济繁荣,人口剧增,其财富的积累和人口的增长远远超过仁宗盛世。仁宗时,国家税收最高达到了7000万贯,已经是个惊人的数字,而到了徽宗朝,国家税收已经高达10000万贯。人口已经过亿。徽宗朝的强盛不只是在经济领域,同时也是文化盛事,《清明上河图》里的盛况并非杜撰。这可以从《东京梦华录》里得到印证。作者孟元老,作为南渡后当日繁华的亲历者,对北宋时期的繁华感同身受,心中充满了对故国家园的黍离之思。
徽宗朝前期,军事成就简直算得上是爆表。我们知道,北宋与西夏***不断,但是在军事对抗中,北宋胜少败多,总体上是处在被动的局面,即便是韩琦、范仲淹、折可适这样的名将,也未能从西夏占到多少便宜。除了章敦在神宗朝对西夏取得一些主动。几乎都是很被动的局面,只有在徽宗朝,童贯结结实实给了西夏来了一次惨痛的教训,攻克西夏横山之地,西夏失去屏障面临亡国之危,西夏崇宗向宋朝表示臣服。很多人认为,如果不是方腊起义和联金灭辽,童贯很有可能灭掉西夏。
和唐超的***盛世差不多,一场大***,所有成果化成泡影,但唐朝的安史之乱最终被平定,唐朝延续下来,李隆基虽然丢了皇位,但稳稳坐上了太上皇。赵颉就没那么好运气了,国破家亡,徽钦二宗做了阶下囚 ,赵构虽然保住了宗庙不至血食,但只能偏安一隅,经济再发达,也是广受诟病。
宋徽宗创造的盛世,直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才被超越,人均生产总值远超贞观之治和***盛世,甚至后来的隆庆开关和康乾盛世都无法相提并论。可惜在处理宋金关系上,徽钦二宗犯了原则上的错误,最终惹火上身,成了亡国之君,一切功绩化为泡影。
俗话说的话,破鼓万人捶,宋徽宗国破身辱,使中原大地轮丧于女真铁蹄之下,人们对它肯定没什么好印象,谁还记得他曾经取得的成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非黑即白的传统历史观使宋徽宗身上的闪光点消失殆尽。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时期中的第一盛世,就这样沉入了历史长河。
所谓盛世即一个国家内政外交均有建树时的状况; 内政方面: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思想活跃,文化昌盛; 外交方面:军事强大,贸易繁荣,影响力大等等。
能达到以上标准的中国历史上有:
第一,文景之治的汉朝,汉文帝二年和十二年 分别两次“除田租税之半”,文帝十三年,还全免田租。同时,对周边敌对国家也不轻易出兵,维持和平,以免耗损国力。这就是轻徭薄赋的政策。
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当时社会比较安定,使百姓富裕起来。到景帝后期时,国家的粮仓丰满起来了,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以至于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了。人口有1300万人增长到3600万人达到汉初前期高峰。
第二,汉宣帝时期,黄龙元年(前49年)十二月,刘询因病崩于未央宫,葬于杜陵,庙号中宗。作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综合国力最为强盛,史称“孝宣之治”。这期间降服匈奴、囊括西域、大破西羌、抑制兼并,轻徭薄赋等等。这时达到西***口的高峰接近6000万人。
第三,东汉明章之治时期,减轻赋税,鼓励农桑,兴修水利,赈济鳏寡孤独和贫民前后凡九次,修治汴渠完成,消除西汉平帝以来河汴决坏。 公元69年派水利专家王景治理黄河,从此使黄河900多年未发生重大改道。经营西域,再断匈奴右臂,复置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人口由东汉初年的2100万人增加到4300万人。
第四,隋文帝时期的开皇之治,废除九品中正制,改为五省六曹制,后改称五省六部制。全国推行均田制有关。此举既可增加赋税,又可稳定经济发展,且南朝士族亦渐由衰弱至于消逝。人口重新增加到4600万。
第五,唐朝由贞观之治到***盛世时期。期间灭突厥、开疆土(在***盛世鼎盛时时期,中亚的绿洲地带亦受***支配, ***期间***疆域图 一度建立了南至罗伏州(今越南河静)、北括玄阙州(今俄罗斯安加拉河流域)、西及安息州(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东临哥勿州(今吉林通化)的辽阔疆域 ,国土面积达1076万平方公里 )据保守估计,其鼎盛时期,天宝年间,全国人口达8000万之多。达到中国封建的顶峰,唐皇被称为***,是天下共主。
第六,明朝的永乐盛世。政治上明成祖完善了文官制度。明太祖由于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领导六部,事无巨细。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兴修水利,疏通大运河,减轻税负。军事上明成祖多次亲征漠北,南征安南,还组建了禁卫京师的三大营,为明军对外征战的主力。明成祖对外不但宣扬国威,还大力开拓海外交流,派郑和下西洋,经营南海,还派陈诚出使西域,开创了万国来朝的局面。
第七,为康乾盛世,中国清朝***统一蒙古、东北、新疆、***、台湾,奠定了如今中国的版图,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 通过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火耗归公等一列改革和发明推广御稻、双季稻等高产作物 ,增加了国家的收入,减轻人民的负担, 中国人口历史上首次破亿,并连破三亿。
北宋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代,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经济文化繁荣。推广占城稻,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迅速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但是对外方面达不到盛世的标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宋朝兴衰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宋朝兴衰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