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史记宋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史记宋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史记与资治通鉴并称?
资治通鉴与史记并称“史学双壁”。
一、《史记》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二、《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
主要以时间为纲,***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并称为史学双壁
在我国浩瀚如烟的史学著作中,有堪称“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大放光彩,一部是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学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司马迁著的《史记》;另一部是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著的《资治通鉴》.
史学两司马。也叫史学双壁。
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史书300多万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故答案为:
《资治通鉴》;《史记》;史学两司马。
分析
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史书300多万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资治通鉴》这一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戒来加强统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故答案为:
《资治通鉴》;《史记》;史学两司马。
本题主要考查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司马迁的《史记》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这两部史学著作的异同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理解并识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和司马迁的《史记》的相关史实。
司马迁编撰的《史记》和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史记宋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史记宋朝历史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