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桐庐宋朝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桐庐宋朝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桐庐历史典故?
  2. 桐庐是哪年发现瑶琳仙境的?
  3. 淳安以前叫什么州?

桐庐历史典故?

桐庐县坐落于浙江省西北部的富春江畔,地处钱塘江中游,东连诸暨、浦江,西靠淳安、临安,南接建德,北依富阳。从地质学的角度看,桐庐位于江南古陆的南部边缘与钱塘江凹陷北侧的交接地带。全县地势由西北、东南向富春江降低,境内多为丘陵山区,平原稀少,水***丰富,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华夏中药鼻祖桐君老人曾在这里***药结庐,东汉高士严子陵也曾在这里隐居垂钓,这里更曾让北宋大文豪范仲淹为之沉醉、吟诵不已。

桐庐宋朝历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唐·韦庄《桐庐县作》),“三吴行尽千山水,犹道桐庐更清美”(宋·苏轼《送江公著知吉州》),这些都是对桐庐美景的真实写照。北宋知睦州军范仲淹在《潇洒桐庐十绝》中写道:“潇洒桐庐郡,严陵旧钓台。江山如不胜,光武肯教来?”则再次印证了桐庐胜景的魅力。

桐庐是哪年发现瑶琳仙境的?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 在离现洞口二十米左右的老洞口上,镌有"瑶琳仙境"四个大字。右边石崖上还留有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桐庐知县杨葆彝的题刻,在三洞厅石壁上,留有"隋开皇十八"、"唐贞观十七年"等字迹。因年代久远,已被一层透明的碳酸钙结晶覆盖着,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还有一处被胶结的大炭层,据有关专家用同位素检验、分析,证实这是二千九百多年前西周时期古人用火的遗烬。此外,还发现了散落于各洞厅间的东汉印纹陶片,五代、北宋的古钱,以及元朝的青瓷碎片等。

桐庐宋朝历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中有一面铜镜,刻有桐庐籍诗人徐舫的字号"方舟"两字。

淳安以前叫什么州?

新安县是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旧称。(192)分太末县置新安县。为衢县建县之始(治所在今浙江省衢州市),仍属会稽郡。建安二十三年(218)析新安县置定阳县。

桐庐宋朝历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们都知道淳安以前是由两个县合并而成。在东汉时期,公元208年,吴大帝孙权遣威武中郎将贺齐平黟、歙,分歙东叶乡为始新县(原淳安建县之始),分歙之南乡为新定县(遂安建县之始)。

而到了西晋时期,公元280年,改新都郡为新安郡,改新定县为遂安县。在隋朝,公元589年,废新安郡,改始新县为新安县,遂安、寿昌两县并入,改隶婺州。

公元603年,置睦州于贺城,新安县改隶睦州。遂安复立县,亦隶睦州。睦州辖新安、遂安、建德、分水、桐庐五县。四年后,改新安县为雉山县。改睦州为遂安郡,郡治仍设贺城。

在唐朝时,复改遂安郡为睦州,州治仍在贺城,辖雉山、遂安两县。遂安县治从木连村溪北迁至五狮山南麓,名“狮城”。公元684年,复改雉山县为新安县。公元732年,改新安县为还淳县。公元805年,因避宪宗李纯名讳,以县治南有青溪,改还淳县为青溪县。

北宋时期,改睦州为严州,改青溪县为淳化县。南宋时期,改淳化县为淳安县。

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始新县为新安县,寓新改县名希望境内安定之义。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新安县为雉山县。唐文明元年(公元684年),复改雉山县为新安县,***二十年(公元732年)改新安县为还淳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桐庐宋朝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桐庐宋朝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