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不承认夏朝历史吧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不承认夏朝历史吧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夏朝为什么不被考古学术界承认?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我们拥有超过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国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对祖先和先人们过去的历史,十分的尊重。
人们追溯过去,妄图找到过去与现在的联系;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也是与始祖大禹最直接的联系,人们试图证明夏朝的存在,以证实“三皇五帝”不仅仅是传说中的存在。
关于夏朝,中国考古界从来没有否认过其存在,我们从小所学的历史书上,不都明确讲了夏朝的存在吗?这不就是中国考古界观点的最直接表现嘛。
关于夏朝,考古界确实有争议,但争议的焦点问题,并不是夏朝存在与否,而是夏朝的都城究竟是在哪里。
我们之前学过的课本上,明确写出夏朝都城在河南二里头,但如今的考古发现,并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来支撑这一观点。随着考古发现越来越多,人们又在猜测,山西的陶寺遗址是否为早期夏都?
夏朝也是一个充满波折的王朝,曾经出现了“东夷乱夏,太康失国”等风波,因此,夏王朝有多个都城并不奇怪,二里头或许只是其中之一。
倒是国外史学界对我国夏朝的存在持否认态度,因为就目前位置,考古发现的成熟文字只有商朝甲骨文,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历史是从商朝才进入信史,而在之前的,都是神话史。
因此,西方学者更多的,只认为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
为什么外国学者不承认古代有夏朝?
外国史学界确实有不承认夏朝存在的流派,他们认为商朝有确信的历史,但是夏朝和三皇五帝被列为神话。这是什么原因呢?很多人把目光投到考古界对夏代城邦的挖掘,期望夏和商一样有帝王墓、城邦甚至文字出土。所以夏朝的问题只是无法用考古证实存在,而不是确定夏朝不存在,别有用心的人或不明真相的人常常误入歧途。既然确定夏朝是存在的,为什么又流于神话呢?
其实,外国学者眼中的神话与信史的差距并没有中国学者想象得那么大,从纯神话文本《荷马史诗》在西方国家的史学地位可以一窥究竟。《荷马史诗》作为为古希腊文化中最伟大的史诗,犹如一部百科全书,讲述了古希腊人民关于天文、地理、历史、社会、哲学、艺术和神话等全科知识。后世的西方文化从《荷马史诗》中汲取了丰富的养料,直到现在俨然是研究古代社会的珍贵文献。
所以外国学者眼中的夏代历史是神话传说并没有贬低意味,当今时代中国的神话作为口承文学的代表之一,与上古歌谣的开发已经蓄势待发。还没有意识到神话故事拥有史学价值的人应该改变自己的视角,而不是迷信中国考古会带来丰厚的夏文化堆积。夏朝的存在价值又不是外国学者说了算,与其计较这些鸡毛蒜皮的学说,不如摆正自己的文化三观,挖掘夏文化实质存在的深层意义。
为什么中国的夏朝不被外国承认?
谢邀。
夏朝是我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通过结束禅让制,开创了4000多年的“家天下”轮回。悦史君认为,夏朝的存在与否引发的争议,关键就在于它的特殊性。
约公元前21世纪,部族联盟首领姒禹去世,他推举的继承人益即位,但姒禹的儿子姒启不服,通过斗争杀死益而夺得君位,禅让制被世袭制取代,姒启用部落名“夏”为国名,也就是夏朝。
夏后启死后,他的姒太康继承后位,姒太康治国无能,权威削弱,东夷有穷氏部落趁机西进,他们的首领羿率军夺得了夏朝***,姒太康投奔斟鄩的斟鄩氏。
羿夺得权位后并没有称后,而是把姒太康的弟弟姒中康立为后,但羿把持朝政,为所欲为。
姒中康死后,他的儿子姒相继位,随后投奔斟鄩、斟灌二氏,羿开始称后,荒废国事,忠奸不分,野心家寒浞得到重用,并趁羿在外射猎的机会,将羿及其家人全部杀掉,霸占了羿的妻子,生下豷、浇两个儿子,浇受寒浞的命令率兵先后灭掉亲夏的斟灌氏与斟鄩氏,杀了在斟鄩躲避的姒相。
姒相的妻子缗从墙洞逃走,在娘家有仍氏家里避难,不久生下姒相的遗腹子姒少康。
姒少康长大后,浇派人追杀有仍氏,姒少康无奈投奔有虞氏,无子的有虞氏首领虞思将两个女儿许配姒少康,姒少康以纶邑为根据地,与躲避在有鬲氏的夏朝遗臣靡带领的斟灌、斟鄩氏残余民众,联***败了寒浞。
姒少康再次成为夏后,灭浇于过,又派他的儿子杼灭豷于戈,东夷族有穷氏覆灭,后世称为“少康中兴”。
姒少康死后,他的儿子姒杼继承后位,励精图治,《国语·鲁语》称“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
姒杼死后,他的儿子姒槐继位,东夷族与华夏族开始和平共处。
姒槐死后,他的儿子姒芒继位,继续巩固与东夷族的关系。
姒芒死后,他的儿子姒泄继位,东夷族与华夏族逐渐同化,开始向西发展,对顺从夏朝的方国部落赐土封号,成为诸侯制的起始。
姒泄死后,他的儿子姒不降继位,多次率兵征讨西方的九苑。
姒不降死后,他的弟弟姒扃继位,总体形势开始走下坡路。
姒扃死后,他的儿子姒廑继位,不久便病死,他的堂兄姒不降的儿子姒孔甲继位,改变了夏礼中祭祀祖宗的传统,开始着重恭顺天帝,《史记·夏本纪》说姒孔甲“好方鬼神,事***”,夏朝进一步走向衰落。
姒孔甲死后,他的儿子姒皋继位,没有什么作为。
姒皋死后,他的儿子姒发继位,方国部落与夏朝的关系恶化,夏氏族内部的***也激烈化。
姒发死后,他的儿子姒履癸继位,也就是后世的夏桀。
夏桀“手搏豺狼,足追四马”,多次讨伐那些不顺从的部落,击败后会从部落中挑选自己喜欢的女子带回宫作为妃子,有施氏、岷山氏、末喜氏都遭到了这种下场,其中末喜氏的女子妺喜早已与伊尹结好,夏桀却在洛把她夺走,伊尹愤怒中奔投了商汤。
子姓商部族在夏乱时期兴旺了起来,夏桀曾击败商部族,并把商汤囚禁于夏台,但后来被释放。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率领方国部落讨伐夏桀,夏桀抵挡不过,逃至鸣条(今山西安邑),双方又在鸣条展开大战,夏桀再次被击败,被商汤放逐于历山,夏朝就此灭亡。
看完了上述关于夏朝的极简铺陈,悦史君相信大家可能会提出不少疑问,而中外不少历史学者质疑夏朝的存在,也主要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夏朝没有直接的文物出土,无法对《古本竹书纪年》、《尚书》、《史记》等后世关于夏朝记载的文字进行印证。
第二,夏朝没有明确的起始时间,存续期间的时代也无法判断,令人生疑。
第三,夏朝的历代后神话色彩太浓,很多记载错谬、荒诞不经。
但是,在这里,悦史君还是要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夏朝是存在的,针对性地反驳理由也一样充分:
第一,以偃师二里头遗址命名的“二里头文化”和豫西地区的“龙山文化”,虽然目前还没能出土类似安阳殷墟甲骨卜辞的文字记载,无法分辨哪种遗存是夏朝文化,但却是探索夏朝文化的主要对象。
第二,夏朝虽然在具体时间点上没有明确,但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是肯定的,还有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等“***”等划分,期间很多历史***都可以相互印证。
第三,夏朝的历代后虽然有一定的神话,但睽隔其他朝代的君王,大多都有一些神话色彩,这是古代的一种独特文化,借以突出君王的不凡,但每个夏后在位期间发生的事情,却与后世帝王类似,真实感很强。
所以,史学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考古探索还没有实锤的时候,部分中外历史学者不承认夏朝很正常,但悦史君要强调的是,夏朝确实存在!
(写有趣的历史,说不尽的***,我是悦史君,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不承认夏朝历史吧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不承认夏朝历史吧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