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淮南 三国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淮南 三国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国淮南属于哪个州?
三国时期淮南地区是属于扬州刺史部下的淮南太守治理的。淮南太守的辖区范围大致包括今天的安徽省中部和南部地区。在东汉时期,淮南地区也曾经被分为淮南、广德、宿松等县,这些县也都是扬州刺史的管辖范围。
三国寿春与淮南是什么关系?
现在淮南市下辖的寿县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寿春。
新中国建立以前是没有淮南市的,淮南市是1952年从寿县,凤台,怀远等周边几县各划一部分组建而成的。
从更远的历史上讲,这些地方以前全归属寿春。在战国时期,寿县是楚国最后的都城,做为都城的寿春,周边的地域是很广大的。
西汉建立后,刘邦分封了一个淮南国,淮南国这个诸侯国的都城也在寿县,这算是寿春与淮南的第一次交集吧。
寿县是有历史有故事的古城,享有地下博物馆伪美誉,包括现在仍保存完好的宋代古城墙也比平遥古城的年代更久远,只是没有把握住机会好好炒作而已,所以,淮南市如果能改作寿春市,说不定能把淮南及寿县的经济给发展起来呢。
三国时期的濠州叫什么?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置钟离县(治今凤阳县临淮镇东故城),以古钟离国为名。属九江郡。王莽篡汉,改九江郡为延平,改钟离县为蚕富。东汉建立复原名。初平四年(193年),袁术据寿春,改九江郡为淮南郡。钟离县属淮南郡。建安四年(199年),袁术亡,为曹操所据,复名九江郡,钟离县曾为外戚冯邯的封邑,称钟离侯国,为姨子侯;属九江郡。三国初,因处魏、吴拉锯战战场,钟离县后被撤销。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复立钟离县(仍治今凤阳县临淮镇东故城)。属淮南郡。东晋咸和五年(330年),设钟离郡。钟离县为郡治。义熙元年,侨置燕县代替钟离县,仍为钟离郡治所。北周复名钟离县。仍如前。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钟离郡入濠州;大业三年(607年)四月,改濠州为钟离郡;唐武德三年(620年),钟离郡为濠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钟离郡;至德二载(757年)十二月,复濠州。钟离县均为州郡治所。贞元元年(785年),钟离县割属徐州。元和四年(809年)属宿州。五代十国吴时还属濠州并为治所。吴元年(1367年)五月,朱元璋部收复濠州,升濠州为临濠府,钟离县为临濠府治所。
洪武二年(1369)九月,改钟离县为中立县。三年十一月,改中立县为临淮县。
三国时期,淮南先后出现三次大规模的叛乱,为什么东吴始终没能抓住机会夺取淮南地区?
自己家门口发生的战争怎能不回答!原因如下:
三次叛乱领头人:王凌,毋丘俭,诸葛诞。淮南自古兵家必争之地,东吴肯定想占己有。
孙权年事已高力不从心,加之手下能征惯战帅才后继无人。
曹魏政归司马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祖孙三代皆人中之龙!
淮南三叛全被司马家击溃,东吴助功叛乱也无果而退!
后三国时代曹魏在司马氏经营下愈发强大,非蜀汉与东吴可比。淮南三叛寿春之战规模之大三国之最!奠定了司马家建晋王朝的基础。孙权若力争淮南亦担心姜维来犯。
仁府诗赞寿春之战:
八公山下古寿春,
大晋王朝渊源深。
三国争霸狼烟起,
一统江山司马人!
淮南三叛是在高平陵之变后,曹魏忠臣针对司马家专权发动的三次兵变,这三次机会,东吴抓住了两次,由于环境战力限制,均铩羽而归,不但无所寸进,还损兵折将,形势更趋于弱化。第一次根本就没有大打过,高平陵变后,为抚慰曹魏旧臣,司马懿让王允的侄子王凌代替蒋济为太尉,又升为司空。镇守淮南的王凌与外甥兖州刺史令狐愚暗地里策划,认为魏帝曹芳昏庸懦弱,受制于强臣,打算联合拥立曹彪为帝,事未遂而令狐愚生病去世,事情泄露,司马懿出兵讨伐并表示降则免死,王凌见势不妙,只得投降,被司马懿迫令自尽,第一叛时间短,变化快,东吴来不及反应。
平定王凌之叛后251年,老司马一合眼便梦到王凌和贾逵前来索命,不久呜呼,其子司马师接掌大权,独断专行。254年,李丰与夏侯玄及张缉等人意图推翻司马师,事败被杀,魏帝曹芳心中不悦,司马师怕夜长梦多,请旨郭太后废黜曹芳,另立高贵乡公曹髦。(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驻守寿春的镇东将军毌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非常不安,害怕会牵连到自己,于是暗通东吴,起兵造反,其时东吴孙权已死,托孤大臣诸葛恪与孙峻已火并了一场,孙峻诛诸葛全家而掌权,虽有良机,挟内乱后的兵将,人心不一。
东吴丞相孙峻带着吕据和留赞领大军支援毌丘俭,司马师得知不顾病体沉重,亲自率军讨伐,派遣荆州刺史王基、诸葛诞、胡遵和邓艾等领军会合,毌丘俭前锋文钦见敌军势大退走,文钦子文鸳闯营扰动大军,司马师骤受惊吓之下眼眶突出,派出左长史司马班追击,文钦军败退,毌丘俭军不能固守,于是突围而走,中途被农民***,叛乱粗定,寿春被诸葛诞占领,东吴军队还未到来,中途得知毌丘俭已死,孙峻下令退兵,被诸葛诞派人追杀,斩杀留赞。(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二年后,镇守寿春的诸葛诞眼见司马昭作威作福愤恨不已,又自思镇守淮南前二任都没有好下场,心常惕惕,开始收买人心拥兵自重,司马昭有所察觉,便召诸葛诞入朝为司空。(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诸葛诞知司马昭已怀疑他,便诱杀了乐进之子扬州刺史乐綝,据守寿春反抗司马昭,又派长史吴纲带儿子诸葛靓和牙门子弟到东吴当人质,请求援兵,东吴孙峻已死,族弟孙綝继起掌权,内部也是一团乱麻,内臣外臣,元老宗族派别林立,其时便派遣文钦、唐咨与全端、全怿等人带领三万人先行赶往救援,又令朱异为***节大都督,率领三万人屯居安丰为援。
司马昭自带二十多万兵,带同钟会等人前来淮南平叛,东吴将领文钦虽突破重围进入寿春与诸葛诞军会围,但随即便被围得水泄不通,朱异先被魏兖州刺史州泰击败,又受到石苞胡烈奇兵袭扰,退兵不前被孙綝诱杀,东吴大军尽退。寿春中众人多次突围未果,第二年,诸葛诞突围被杀,第三叛平定。东吴损失折将,劳而无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淮南 三国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淮南 三国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