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讲讲三国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讲讲三国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三国演义概况和简评?
《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蜀、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三国演义全篇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汉室衰弱,全国爆发了著名的黄巾起义,而后诸侯割据,最终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简评: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不愧为四大名著之一。
三国前后的历史发展?
司马炎统一三国后,为了巩固皇权而大封宗室,使得各诸侯称霸一方,晋武帝死后,哥诸侯为了争夺皇位形成了16年的内战,史称八王之乱。
八王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成都王-司马颖、长沙王-司马乂、东海王-司马越。
公元305年,司马越在山东再次起兵,次年攻入长安,将惠帝毒死,另立惠帝弟弟司马炽为帝,自此晋朝大权落入司马越之手,八王之乱结束。
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建立魏国,标志东汉王朝灭亡。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汉***。
公元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建立东吴***,标志三国鼎立正式形成。
公元263年,邓艾攻入成都,蜀汉后主刘禅投降,蜀汉灭亡。
公元265年,晋王司马炎篡位,建立晋朝,史称西晋。
公元280年,晋军三路伐吴,东吴灭亡。
公元315年,匈奴攻破洛阳,西晋灭亡。
公元316年,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东晋***。
三国时期究竟经历了多少年?
三国时期经历了60年。 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丕篡汉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三国历史正式开始。次年刘备在成都延续汉朝,史称蜀汉。222年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大部。223年刘备去世,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孙权重新联盟。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史称东吴,至此三国正式成立。 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时期。
为什么三国在历史上会这么出名?
个人以为三国在历史上比较有名主要有军事、政治、文学、人物、典故这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军事方面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经典战役,其他小战役有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火烧藤甲兵、白马坡之站等等更是数不胜数。
政治方面,曹操以“挟天子”而令诸侯,占尽天时。江东孙权拒守江东占尽地利。刘备自喻大汉正统,怀柔百姓而占尽人和。天时、地利、人和,曹魏、孙吴、蜀汉各有所长,使得三国之间演绎出无尽的脍炙人口的故事。
文学方面,曹操、曹丕、曹植并称建安三曹,留下诸多名句诗篇,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等等。诸葛亮留下了前后出师表等等。
人物方面,三国时期人物人才倍出,比较著名的,曹操有五子良将等等,孙权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等,刘备有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等等。
三国时期的典故更是数不胜数,有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华容道、捉放曹、长坂坡等等。
所以说三国时期在历史中比较有名是实至名归。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讲讲三国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讲讲三国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