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真实历史档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汉朝真实历史档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汉代档案利用范围?
中国汉代中央档案、典籍库,也是当时名儒著述的地方,用以收藏地图、户籍等档案及图书,由御史中丞掌之,并派官员充任兰台令史。当时的兰台史官掌管国家档案馆图籍秘书并从事著述,由于当时时尚的推崇,以及档案工作者的苦心经营,名人名著辈出,可谓盛况空前。著名历史学家班固、傅毅、李尤等都曾担任此职,先贤的楷模风范,历来是人们追慕、学习的典范。
《艺文类聚》卷一二引庾信《汉武帝聚书赞》写道:“献书路广,藏书府开。秦儒出谷,汉简吹灰。芝泥印上,玉匣封来。坐观风俗,不出兰台。”
今天,兰台成为档案的雅号,档案工作者就自称为“兰台人”。
《史记》写的是什么时期到什么时期?
从黄帝时期,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中国古代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一十五字。“本纪”是全书提纲,按年月记述帝王的言行政绩。“表”用表格来简列世系、人物和史事。“书”则记述制度发展,涉及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河渠地理等诸方面内容。“世家”记述子孙世袭的王侯封国史迹。“列传”是重要人物传记。其中的本纪和列传是主体。
《史记》参考了众多典籍,如《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和诸子百家等,同时参考档案、民间古文书籍。他还亲自***访,进行实地调查,然后对材料精心选择使用,治学态度异常严谨。
汉代之前的历史著作在内容、史事、材料、作者编撰水平上都无法和《史记》相比。可以说,《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基本都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鲁迅先生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有专门的史官记载本国的历史么?
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肯定都有记录本朝历史的言论和事的史官呀!
春秋战国时期也不例外,也有专门的史官来记录。史官君举必书,分的也很细。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左史,右史等。
大史负责国之六典,小史负责邦国之志。内史负责书王之命,外史负责史呼四方。左史负责记录言论,右史负责记录所发之事。
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史官的分工十分明确细致。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注重历史与传承的国家,所以,在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自然也是有专门的史官的。
大家都知道,司马迁不畏强权,秉公执笔,才有了“史家之绝唱”的《史记》的诞生。其实,还有一些史官,虽然不是太有名,但是他们忠于史实的写作精神却并不比司马迁差。现在,我就来讲一个战国时期齐国史官的故事。
齐国有个权臣叫崔杼。一天,崔杼发现,国君齐庄公竟然和自己的妻子私通。绿帽之仇让崔杼怒不可遏,他起兵杀死了齐庄公,立庄公的弟弟景公为王,并自封相国。
齐国史官如是记载了此事:“崔杼弑其君”。崔杼大怒,杀掉了史官。史官的二弟毫不畏惧,继续如实记载。崔杼又把二弟杀了。不料,史官的三弟仍然非常刚,还是如实记载。于是,三弟也被崔杼所杀。
史官还有个四弟。崔杼对四弟说:“你的哥哥们都死了,你难道不怕死吗?你还是听我的话,把齐庄公写成暴病身亡吧。”
四弟正气凛然:“公正记载,是史官的天职,如果我渎职以求生,那还不如去死。何况就算我不写,你的事情也迟早会被天下人知道,反而会留下笑柄。”崔杼无可奈何,只能放四弟走。
四弟刚出来,另一个史官南史氏就走了过来。原来,南史氏认为四弟也会被杀,所以赶紧来接替他,以免史实失传。
这些史官们不畏权贵,不惧生死,只为秉公书写,流传史实。如此风骨,实在是让人敬佩。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中央机构中都有专门的史官记载整理本国的历史。那时记历史的不可能只有一人,有多人,首长称“太史”。还另有史官称“左史”。实际上除了专职史官,还有其他重要的记事记史的职官,如跟随君王的记事官“御史”。除御史外,还有执掌文书档案的官员“御书”,记录官“主书”。例如,赵国发生蔺相如持玉璧在章台智斗秦昭王、完璧归赵的外交***,就是赵王派蔺相如及随从去完成的,随从可能是御史也可能“御书”或“主书”。太史要写国史,肯定要收集御史、御书、主书的资料及其他军事、经济部门所记的资料。虽然战国诸侯国中央机构比不上后来的秦皇朝和汉朝完备,但专职史官是不能缺少的,必然要设置的。
为什么说公元前八四一年是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因为这一年出了一件很大很大很大的事情“国人***”,足以让统治者们铭记于心
西周的老家在关中,也是现在的陕西,西周都城在镐京就是现在西安附近。武王伐纣的时候,西周人从关中向东进发,来到的河南干掉了商王朝,建立自己的王朝,此后周武王对天下进行了分封,将周王室的贵族和功臣分封天下,成为周王朝的藩属,不就之后周武王去世,西周王朝由周公姬旦主持修建陪都洛阳,而后西周仍旧返回镐京,回到关中,此时周王朝的直接管理的领土只有关中和河南的洛阳周边地区,而天下的其他的地方由周王朝的其它藩属国统治。
西周初期形势图
周王朝建立严密的宗法制度,这样的制度下,周天子行使着统治天下和管理直辖领土的权力。而在周朝的国都镐京城内生活这样一群人,首先他们不是贵族,贵族可以不劳而获,他们不行,他们必须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够勉强的自食其力,但是他们也不是奴隶,他们有着自己的财产,并且有着为国家征战参军的义务,他们被称作“国人”他们的地位仅仅高于奴隶,但是确实周王朝的统治基础,因为他们是周王朝对外作战的主力军。因此他们也享有周王朝公产的山林、土地的使用权。
西周王朝进入到了周厉王时代后,发生了变化,严重的影响了周王朝那种周而复始的稳定性,周厉王姬胡是个极度贪婪的人,他宣布公有的山林田地都是他的,不允许镐京的国人去使用这当然引起了大家的反对,于是都纷纷议论他,认为他举措失当,而周厉王认为这是大家对他的诽谤,于是就索性下令镐京城内“国人”在街头上不许说话,否则受到严厉惩罚,结果镐京街头上一片静悄悄的,大家碰见熟人也只能“示之以目”互相使眼色,不敢说话,而且周厉王还向他的大臣炫耀他制止了“国人”对他诽谤,大臣劝说他“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可是周厉王却不听从。
于是公元前841年,“国人”们爆发了,他们发起了***,打跑了周厉王的卫兵,要干掉周厉王,周厉王只得仓皇逃走,而后“国人”还要捉拿周厉王的太子姬静,最终在大臣的保护之下才幸免于难。周厉王逃走之后,再也没有能够回到镐京,而这场完全是有底层平民发起的对于统治者的反抗,让周王朝的贵族们不寒而栗,记忆犹新,于是被记载在了史书之上。
国人***的结果是周厉王仓皇逃走
周厉王死后,他的太子姬静继位成为周宣王,而周宣王死后继位就是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后西周就灭亡了。
可以说“国人***”意义绝不亚于600多年的陈胜吴广起义,真正的向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们展示了平民的力量,让上位者心有余悸。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真实历史档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真实历史档案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