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宋朝历史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宋朝历史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宋代到2020年有多少年了?
从宋朝建立时间算为1060年,宋朝末年算为741年。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建立宋朝。
1125年金朝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1127年,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南宋。
1234年,宋联蒙灭金。1235年,宋元战争爆发,至1276年元军攻占临安。1279年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宋代到2020年大概走一千多年历史了。
因为宋代的跨度比较长,两宋将近320年。如果从宋朝建立开始计算,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是公元960年,距离2020年是1060年。如果是从宋朝灭亡开始计算,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跳海是公元1179年,距离2020年是841年
宋代历史背景是什么?
公元907年,曾经兴盛一时的唐朝覆灭。五代十国时期由此拉开大幕。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先后出现了十余个大大小小的割据小国和军阀武装,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这些武装集团之间为了争夺地盘和利益,彼此混战不休,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公元960年,一代明主后周皇帝柴荣英年早逝,七岁的幼子柴宗训继位。后周大将赵匡胤,抓住这千载难逢的良机,在汴京城外陈桥驿发动兵变,一举篡夺了后周皇权,黄袍加身,开创宋朝,他也成为宋朝第一任皇帝宋太祖。
北宋和南宋国号?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其国号为“宋”。宋朝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他在 960 年篡夺了后周***,建立了宋朝。宋朝的统治时间从 960 年到 1279 年,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南宋是北宋灭亡后,由宋徽宗第九子赵构于 1127 年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建立的朝代,与北宋合称宋朝,共传五世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二年。
如何理清宋朝的历史?
课代表认为可先从皇帝世系捋清,欢迎交流。
首先,宋朝(960年—1279年)自陈桥兵变建立***定都开封开始,经靖康之乱后康王赵构迁都杭州建立南宋,至怀宗赵昺投海自尽共历18位帝王,统治319年,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
然后以重大历史***为节点去把握。
统一天下:陈桥兵变、北宋统一战争、杯酒释兵权、降王满汴京。
步入治世:澶渊之盟、东封西祀、宋夏战争、庆历新政
变法党争:王安石变法、元丰改制、新旧党争
神州陆沉:六贼当政、海上之盟、靖康之耻
建炎南渡:岳飞北伐、绍兴和议
内外交困:开禧北伐、联蒙灭金、端平入洛
抵御蒙军:钓鱼城之战、襄阳之战,崖山海战
文天祥画像
相对来讲,宋朝其实是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一个朝代。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宋代,也是中国历史上英雄豪杰辈出的一个时代。
首先,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专制的重建。公元959年6月,正当壮年的周世宗突然病故,后周宰相范质受命扶助柴荣年仅5周岁的幼子柴宗训继立为帝。其实周世宗在五代十国里面算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但他临死前做错一件事,他把殿前都点检这一禁军最重要职务的张永德罢免,晋升殿前指挥使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他万万没想到,正是这个他最为看重的赵匡胤夺去了后周***。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内容太多,不表,反正赵建立了北宋***,史称宋太祖。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就是军人发起兵变,夺取***。
这位宋太祖呢,也是很厉害,知道自己是以军队起家,所以对军队里的头头们很忌惮,又搞了个“杯酒释兵权”,极大的巩固了自己的***。
好了,宋太祖巩固好赵家***后,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并没有结束,所以宋太祖制定并实施了“先南后北”统一战争方略。
这个方略的实施步骤是:先搞定南边和西边,诸如南唐、吴越、后蜀,再搞定福建、湖南、湖北,还有留从效割据的漳州、泉州一带。这里插一句,虽然老赵夺取了后周的***,但是老赵也很想把周世宗的统一事业继续进行到底。搞定南边和西边的割据势力后,老赵就想着弄北汉,北汉呢,却在依靠契丹。不巧的是,宋太祖在进攻北汉的时候,忽然病故,又是一个忽然啊。新登位的宋太宗忙着巩固自己的统治,这时契丹又出兵支援北汉,小赵撤兵,统一事业暂时半途而废。再次插话,宋太祖不是宋太宗的爹,而是他哥哥,里面的详情可以去看看比较微妙的“斧声烛影,太宗继位”。
宋太祖在位17年,基本结束五代分裂割据的局面,奠定了北宋局部统一的基础,使北宋出现了一百多年的局部统一,这个具有进步历史意义,也是他的重要历史业绩。
宋太宗在继续进行统一战争时,虽然搞定北汉,但是在同大辽争夺幽燕十六州控制权的战争中,接连遭遇失败,其中发生了抗辽名将杨业被陷害,兵败被俘身死的***。杨家将家喻户晓,忠心,善战,敢战。
……
靖康之祸后,北宋灭亡。南宋赵构***建立。有机会说说岳飞的抗金斗争和宋高宗➕秦桧的叛卖行径。
最后是蒙古入侵,南宋灭亡。
宋代的科技辉煌成就: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在数学方面,我国古代解方程式的“开方法”迈进了一大步。另外,同数学关系紧密的天文学,宋代也获得重大成就。医学方面,也有重要发展。我们经常说的唐诗宋词元曲,宋词的分量也很重。
宋朝的历史。是宋词,每年送给辽金的白银丝绸,是报国无门死去的岳飞,是永远收复不了的国土。是商业发展的辉𤾗,是上马抱马头的士兵,是书法第一的皇帝,是现代宋史爱好者的悲伤,别了杭洲,别了开封,别了大宋的梦想!
【文化繁荣】 宋代学校教育异常发达,京师设有国子学,太学等等,另外有专业性很强的武学、律学、算学、画学、书学、医学。宋仁宗以后,鼓励各州县兴办学校,至宋徽宗时期,全国由官府负担食宿的州县学生人数达到十五、六万人。
【军事】积弱 宋朝开国为了避免唐代末朝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取重文轻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在军事上积弱,1127年徽、钦二帝受金人掳
【民族矛盾】尖锐,辽宋夏金等不同民族建立的王朝之间多次相互征战西夏军队、金军在宋朝境内烧杀抢掠同一个王朝内部的不同民族间也存在尖锐的矛盾例如,辽朝境内契丹人与女***之间的矛盾冲突
【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融合契丹人、党项人、女***逐渐接受***的文化各民族经济文化都有发展契丹、党项人的封建化不断加强,创造出了自己民族的灿烂文化女***从氏族公社时期发展到奴隶制阶段,后又过渡到封建时代
汉族文化也有发展,如宋词、散文(唐宋八大家中,宋朝占六个)最具代表性科技进步明显,活字印刷发明和应用,著名的科技制作《梦溪笔谈》也在这时出现
契丹、党项、女真等民族生产力进步迅速(主要是借鉴了***的成果)宋朝境内社会经济发展成果显著,商业繁荣,农业收成丰硕,***财政收入大增陶瓷制造业无论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超过了唐代
北宋灭亡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北方,经济中心由北向南转移
【海外贸易】宋朝瓷器远销世界各地宋朝人民的城市坊间生活发展宋朝与辽、金、西夏征战,经常(不是全部)战败,被迫妥协,送辽金夏“岁币”(银两、丝绸、茶叶等)最著名的是,宋真宗时期,北宋与辽朝定下“澶渊之盟”
想要理清宋朝的历史,其实很简单,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记住每位皇帝在任时发生的大事,就等于掌握了这一时期的重要历史。
概括来讲,南北两宋共历十八帝,北宋九帝依次是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宋钦宗。
其中宋太祖和宋太宗是兄弟辈,宋哲宗和宋徽宗也是兄弟辈,而宋英宗则是宋仁宗的养子;宋真宗时期与辽国定下澶渊之盟;宋神宗时期最著名的是王安石变法;宋徽宗和宋钦宗时期则发生了靖康之乱。
再说南宋九帝,依次是宋高宗,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宋理宗,宋度宗,宋恭帝,宋端宗,宋卫王。
其中宋孝宗是宋高宗的养子,宋理宗是宋宁宗的养子,宋高宗时期与金国签订了《绍兴和议》,宋孝宗时期发动了隆兴北伐,宋宁宗时期发动了开禧北伐,皆以失败而告终,宋理宗时期开始与蒙元作战,一直到崖山海战亡国。
北宋和东汉哪个靠前?
东汉
公元25年,刘秀称帝于鄗城,后定都于雒阳,延续“汉”的国号,史称东汉。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
公元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改元建隆,史称北宋。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
当然东汉比北宋靠前。东汉是汉光武帝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历传8世14帝。是继秦朝,西汉,新朝后又一个大一统的王朝。终于公元220年。东汉末年由于处戚宦官轮流坐庄擅权导致地方豪强林立,东汉后是三国时代。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継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是960年后周将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的,历经九位皇帝,终于1127年金朝发动靖康之变,掳未北宋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北宋至此灭亡。
宋朝历史上有哪些未解悬案?
我是文史青城君,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纵观宋朝历史,最大的未解悬案应该就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死了,即所谓“斧声烛影 千古之谜”。
关于宋太祖赵匡胤的死,《宋史·太祖本纪》上只说了两句话:一句是“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一句是“受命于杜太后,传位于太宗。”一代开国之君突然驾崩,正史上合计仅有区区不足50字记录,这不得不说很不寻常。对于皇帝来说正史如此草率的记载简直就是藐视皇权,罪当万死。至于为什么会这样草率,只能说真实的情况可能真的很不简单。
宋朝初年的文莹和尚在他专门收集宋初至仁宗时期的朝野轶事的《续湘山野录》中记述道:至所期之夕,御太清阁以望气。是夕果晴,星斗明灿,上心方喜。俄而阴霾四起,天地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宫钥开门,召开封尹,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下雪已数寸。太祖引柱斧翟懓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伺庐者寂无所闻,太祖已崩矣。太宗受遗诏,於柩前即位。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开宝九年(公元 ***6 年)十月二十日晚上,宋太祖赵匡胤到湖边观看天象。开始时天气晴朗,皇帝很高兴。突然间阴云四合,狂风大作,居然下起雪雹来,宋太祖赵匡胤心中不悦,召来弟弟开封尹赵光义对酌,喝得高兴。尽行避守候在外面的宦官、宫女只是远远看见屏风之上,烛光摇曳,人影散乱,赵光义时时离席,好像不胜酒力的样子。喝完酒已经是三更时分,大雪已在地面积了数寸。赵匡胤在用斧头斫雪,一边斫着,一边望着赵广义叫道:“好做!好做!”后来就睡了,鼾声如雷。赵光义也睡在皇宫内。将近五更,周遭寂无声息,光义突然说:皇帝死了。于是光义接受了遗诏,在灵柩前即了帝位。
这一段文字出现的比较早,主观成分也似乎较少,然而却留下了许多疑团:赵匡胤之前没有出现身体不适的征兆却突然驾崩;赵匡胤驾崩后史书没有记载其死因;赵光义居然可以留在宫里睡觉;宦官、宫女不应该离开皇帝,却居然全数离开;赵匡胤“好做、好做”的呼喊究竟是什么意思?赵广义缘何着急忙慌的在赵匡胤灵柩前就即了帝位?
宋太祖赵匡胤的死在当时就讳莫如深,各种史书也语焉不详,真实情况可能会永远湮没在历史中。
最有名的两起悬案就是“狸猫换太子”和“斧声烛影”。
“狸猫换太子”事关宋仁宗生母和养母,相传皇帝真宗一直没有儿子,刘妃与李妃均怀有身孕,很可能谁生儿子谁就能成为皇后,刘妃为了当上皇后就用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换下了李妃生下的儿子,这个儿子就是之后的皇帝宋仁宗。
“斧声烛影”则是民间质疑赵匡胤传位于弟弟却不传位给儿子的传言,据史料记载,赵匡胤在病重之际,弟弟赵光义取代了太祖之子进宫,宫外看到了烛影晃动,并有斧凿之声,之后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于是民间就有了赵光义弑兄夺位的传言。
无论是“狸猫换太子”还是“斧声烛影”都是民间传说,均不足为信。
宋太祖之死、宋太祖之子、宋太宗之侄赵廷美之死、花蕊夫人死因之谜、蜀国亡国之君孟昶死因之谜、李师师下落之谜、北宋未期悲惨公主柔福帝姬真***之谜等是宋朝历史上未解之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宋朝历史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宋朝历史线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