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王昭君汉朝历史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王昭君汉朝历史故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昭君归汉故事?
昭君是匈奴喀什葛文王的女儿,她被汉文帝献为贡物。后来,匈奴发动了战争,汉朝派遣了使者与匈奴和亲,要求将昭君送还给汉朝。喀什葛文王同意了,并派了他的儿子喀什葛罗护送昭君回汉。在返回的路上,喀什葛罗偷偷地爱上了昭君,最终两人成了一对夫妻。昭君最终葬在了陕西的白登山,她也为白登山得到了一个新的名字--昭君山。
塞上曲王昭君故事?
公元前49年,汉宣帝驾崩,皇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汉元帝在登基以后,嫌弃宫中很多女子年老色衰,下令挑选天下美女入宫,并让宫中画师给这些女子画像,自己根据画像挑选美貌女子服侍。公元前36年,年方16的王昭君出落成明眸皓齿、顾盼生姿的美人儿,名冠南郡。王昭君自然被入选进宫,无奈挥泪告别双亲,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颠簸劳顿了三个月终于来到京城。进到宫中,王昭君顺利等通过来样貌、才艺等一系列评选,被选入后宫。不料入宫后,遭到众宫女的妒忌又因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就这样苦等三年,音空信渺,始终不能见到皇帝。
公元前33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拜见。呼韩邪单于自请为婿,希望迎娶汉女。汉元帝原本就担心边疆会发生战乱,希望通过和亲的办法牵制住匈奴,如今听到呼韩那的请求,他立刻就答应了,下令在宫中物色五名人选,供单于定夺。为了不白首宫墙,王昭君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决定远嫁塞北,离开樊笼。《后汉书》记载:(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
直到出塞时,皇帝才看到王昭君的真实相貌,心生悔意,但为时已晚。《后汉书·南匈奴列传》里写道:“(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在远赴塞外的路上王昭君伤心不己,于是抱着琵琶弹了一首《出塞曲》,借此来抒发心中的幽怨。琵琶声中蕴含了浓重的乡愁和对未来的茫然无措,令人肝肠寸断。传说中,当时就连天上飞过的大雁,看见她的美貌和听见她凄凉的琴声都纷纷地掉落在地上,这便是“落雁”的由来。而王昭君在到达匈奴后,等待她的是此起彼伏的灾难和说不尽的痛苦。
故事」王昭君之漠北恋歌昭君告别故土,一路北上。和番的队伍一路向北,向北,车队人马,向着大漠孤烟蛮荒之地,一路颠簸而去。载着元帝和整个西汉王朝的重托,载着西汉远嫁“宗室女子”的丰厚陪嫁,更载着昭君一别故乡两茫茫的惆怅,北上、北上。
大漠之行,昭君做好了为西汉他乡埋忠骨的思想准备。因为在这个队伍中大都是匈奴迎亲的人马。他要拿出大国“公主”的风范。
和番的队伍,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
陌路漫漫,她只有用填词的方式表达自己孤寂落寞怀古的心绪,于是一首令人读之落泪的词作《漠北怨》诞生了。
昭君一袭大红披风,轻抚琴弦,奏起悲壮雄浑的《塞上曲》。
琵琶声声, 嘈嘈切切,错杂弹奏,弹奏着思乡情,离别意;演奏着漠北和番的凛然正义,更弹奏着一去不返的悲壮;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悲怨的曲调,看到那骑在高头大马上的美丽女子,竟忘记翕动翩飞的翅膀,而跌落在地上。从此, “落雁”之容就成为昭君的美丽容颜的代名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王昭君汉朝历史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王昭君汉朝历史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