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朝历史知识框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夏朝历史知识框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先秦历史散文知识点框架?
先秦历史散文以记载历史***为主,按时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第一阶段
从夏朝到春秋时期
《尚书》《春秋》
史官分司,言、事不混,如《尚书》记言,《春秋》记事,文字古朴
第二阶段
从春秋末到战国初期
《左传》《国语》
既记言又记事,言事相融,篇幅加长,内容详赡,记事曲折,写人生动,富于文***
第三阶段
战国中后期
《战国策》
***取国别体,把历史散文发展到新的高峰
夏商周纪年研究有什么新的进展吗?
目前来看没有什么新的进展。1995年秋,当时的国家科委(今科技部)主任宋健邀请在北京的部分学者召开座谈会,会上宋健提出并与大家讨论建立夏商周断代工程这一设想。1995年底***院召开会议,成立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国家科委、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科学院、社科院、国家教委(今教育部)、国家文物局、中国科协共七个单位的领导组成,会议聘请了历史学家李学勤、碳-14专家仇士华、考古学家李伯谦、天文学家席泽宗作为工程的首席科学家。
1996年春,夏商周断代工程组织了一个由不同学科的21位专家形成的专家组,并拟定了夏商周断代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可行性论证报告在1996年5月得到了通过。1996年5月16日***院召开了会议正式宣布夏商周断代工程开始启动。这一科研项目,涉及历史学、考古学、天文学、科技测年等学科,共分9个课题,44个专题,直接参与的专家学者达200人。
夏商周的目标是
- 以半信史时代(夏朝~西周共和元年前)的年***据为目标:
- 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西周诸王,提出较准确的在位年代。
- 商代后期武丁以下各王,提出较准确的在位年代。
- 商代前期,提出较基本的年代框架。
- 夏代,提出基本的年代框架。
研究方法是以夏商周断代工程对传世的古代文献和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等材料进行了搜集、整理、鉴定和研究;对其中有关的天文现象和历法记录通过现代天文学给予计算从而推定其年代;同时对有典型意义的考古遗址和墓葬材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期研究,并进行了必要的发掘,获取样品后进行碳-14测年。
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夏商周年表》定夏朝约开始于前2070年,夏商分界大约在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都约在前1300年,商周分界(武王伐纣之年)定为前1046年。依据武王伐纣之年和懿王的元年的确立,建立了商王武丁以来的年表和西周诸王年表。如果该工程结论顺利为学术界接纳的话,将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提出一个全新的历史新年表。
然而,在2003年8月底召开的讨论《繁本》的专家会议上,不少与会学者***取了慎重的态度,他们要求对每个学术上有争论的问题都应列出各种不同之意见,由于学者们的这一主张,已大致写好的《繁本》未能获得通过。不过以考古学的研究态度来说,学者们这样的态度是合理而负责的要求,符合学术规范。今后会有更多的文物出现,支持或否定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结论。
目前来说夏商周断代工程处于停滞状态,但是之前公布的《夏商周年表》在之后的时期出版的历史书籍中不断被引用。2013年开始播放的纪录片《中国通史》里面夏商周的纪年也引用这个年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技以及考古文物史料不断发掘,夏商周断代研究工程会继续下去的。
可能最大的研究成果:证明华夏历史也就3000年。
夏的存在不仅未被证明,反而确认商是迥异于现代华夏族群的通古斯游牧族群。
华夏意识始于周代,华夏族群成于春秋末期。
周之前的文化,属于史前异族文化。
夏商周断代工程在我上小学时候就吵的沸沸扬扬,比如典型的就是我上小学时候夏朝一般认为诞生于公元前21实际,到了初中就变成了前2070年,断代的依据主要是各种史书,尤其是以史记里面的年表为主要依据,结合历史***来考证。
但目前绝大部分研究者或者爱好者对此都是存疑的,这个工程主要的作用不在于学术上的,而是为了增加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别人说你商不存在,我们研究甲骨文,搞了几十年,终于说商是存在的,现在又说夏不存在,我们又要去搞这个。。。。。。实质上这个和韩国人炮制自己的历史的用意区别不大,只不过我们是在掀开历史的面纱,而他们是***。。。。。。
想要绝大部分人都信服这个项目得出的结论,按照目前的信息,是不可能的,古人从孔子开始,宣传法先王,研究三代的事情,到了现代,就能从故纸堆找出结论来?唯一能够得出结论,只能依托田野考古成果,其他的结论都是纸上谈兵罢了,一捅就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朝历史知识框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朝历史知识框架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