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宋朝历史文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宋朝历史文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北宋四大类书?
  2. 请介绍一下宋朝的税收制度?

北宋四大类书?

北宋四大类书:《太平御览》(百科全书)、《册府元龟》(历史)、《太平广记》(志怪)、《文苑英华》(文学)。

宋朝历史文史-宋朝的历史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类书是我国古代一种大型的资料性书籍。辑录各种书中的材料,按门类、字韵等编排以备查检。

《太平御览》为北宋李昉、李穆、徐铉等学者奉敕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7)三月,成书于太平兴国八年(983)十月。《太平御览》***以群书类集之,凡分五十五部五百五十门而编为千卷,所以初名为《太平总类》;书成之后,宋太宗日览三卷,一岁而读周,所以又更名为《太平御览》。全书以天、地、人、事、物为序,分成五十五部,可谓包罗古今万象。书***引用古书一千多种,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献资料,但其中十之七八已经亡佚,更使本书显得弥足珍贵,是汉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宋朝历史文史-宋朝的历史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册府元龟》政事历史百科全书性质的汉族史学类书。景德二年(1005),宋真宗赵恒命王钦若、杨亿、孙奭等十八人一同编修历代君臣事迹。《册府元龟》与《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合称“宋四大书”,而《册府元龟》的规模,居四大书之首,数倍于其它各书。“册府”是帝王藏书的地方,“元龟”是大龟,古代用以占卜国家大事。意即作为后世帝王治国理政的借鉴。

《太平广记》是古代汉族文言***的第一部总集。宋代人编的一部大书。全书500卷,目录10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传说及道经﹑释藏等为主的杂著,属于类书。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徐铉、赵邻几、王克贞、宋白、吕文仲等12人奉宋太宗之命编纂。开始于太平兴国二年(***7年),次年(***8年)完成。因成书于宋太平兴国年间,和《太平御览》同时编纂,所以叫做《太平广记》。

宋朝历史文史-宋朝的历史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文苑英华》为大型诗文总集。宋太宗时李昉、宋白、徐铉等编。1000卷。选材时限与《文选》相衔接,上自南朝梁代、下至五代。作者近2200人。作品近 2万篇,唐人作品占十分之九。分赋、诗等38类﹐各类中又分为若干门目,比《文选》分目更繁琐。此书选录有滥、缺之病。给后人的赏鉴﹑辑佚﹑校勘﹑考订等工作提供了数据。

请介绍一下宋朝的税收制度?

宋代鼓励商业发展,如何才能有效地征税,这个好方法为后世所沿用

近桥而征商税,宋代统治者想出了这个征税的高招,并为后世沿用

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周王室衰微以后,各大诸侯国纷争不断,地处西面的秦国,从商鞅变法以后,“奖耕战”,将农业生产与对外战争提高到相同的重要程度,不仅鼓励秦国人参军征战,同时鼓励开垦荒山,多生产粮食,给与开荒多者奖赏。同时相应地对商人课以重税,力图稳定粮食生产,增加***税收。

汉代建立以后对商人的打击更加严重。尤其是汉武帝以后,由于汉武帝北征匈奴致时国库空虚,汉武帝将盐铁酒全部收归国家经营,并且发出“迁茂令”,将当时的富商巨贾全部集中起来,便于掌控,加强对内统治。

唐朝时期的商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市场,以便于人们交易买卖。商税的征收,也就多集中于“关市”之中,既重要关隘或者固定市场之中。

宋代以后,由于燕云十六州的丢失,宋王朝一直处于被动的防守状态,为了维持数量庞大的军队,以及后来的岁贡,宋王朝一改前朝中农压商的政策,相反,鼓励商业发展,这一时期的商业突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人们可以随处买卖交易,这也就给宋王朝统治者的商税征收造成了一定的问题:商人们交易时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征税额难以进行评估,更为重要的是,商人并不会主动跑到官府衙门去交税,怎样将商税征收到手,成为宋王朝统治者面临的问题。

宋王朝治下南方比较安定,土地产出比较多,商业也比较发达。同时南方雨量丰沛,水系发达,桥梁众多。水系发达成为南方水运突出的重要条件,所谓“南船北马”就是形容南方水运交通的普遍和发达。

水运需要停船的码头,商品在码头上岸,分散,于是靠近码头的地方就容易形成村落或者市镇,同时,桥梁也是人流聚集的地方,一些商贩就将商品摆摊在桥梁处,久而久之,桥梁两端就出现了“桥市”,于是宋朝就出现了近桥而征商税的办法,市镇中心的商贩可以上门收税,但是流动小商贩,或者是带着商品路过的客商,就可以在桥梁处将其拦停并加征商税,同时还可以稽查行旅,维护治安,搜查可能的外国细作或者是逃犯。

进桥征税当然也有问题,问题出现在商税征收时的具体操作中,对于水面上的行船,要想征税,只有先让船停下来,然后公务人员上船核对货物,确定具体份额才能征税。于是宋代的官吏们用巨大的铁索,横隔江面,将来往的船只,悉数逼停,然后进行核验征税。

宋代商业发达,出现了上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杭州,几十万人口的小城市也有许多,这些城市难以自给自足,必须依靠外部乡村的粮食、能源供给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对快速通行的交通有了较高的要求。而在江面上设置拦江索征税的方法,则会严重阻碍水运行船的速度,加征商税同时也意味着商品成本的增加,这些无疑必然会转嫁到平民百姓头上。宋王朝并非没有人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天圣三年(1025年)朝廷曾就这个问题,展开过一次争论,具体问题,便是朝廷在在惠民河上置上、下锁征税,导致阻碍并减缓舟船航行速度,致使“拥并般运,阻滞物货,最终导致在京薪炭涌贵”。

当时的宋仁宗下令,让有关部门商议是否取消。有关部门则提出,相同的蔡河,自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置锁以来,每年征收的税收高达六千余缗,所征利不可谓不多,因此认定惠民河的上、下锁不可废,转而建议派“提点仓场官员常钤辖监典,毋令阻滞”过往船只。宋仁宗也只的同意这个建议。

总的来说,桥门市井是宋代征收商税的主要地点。从陆路通行的货物,通过设置拦锁在城门、桥头或场务纳税;从水路通行的货物,则多在靠近桥梁的水面拦锁处纳税。宋代近桥征税的方法,解决了商业突破时空限制后征税的难题,正是新的征税方法的使用,将宋代的商业发展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但时同时也带了新的问题,阻碍交通和导致物价上涨都是相应的弊端,但是面对巨额的税收利润,没有人甘愿放手,只能让相应的官员加快操作的速度。

宋代近桥而征商税的方法为后世所继承,到了蒙元时代,还出现了桥梁税,是货物(有时也包括人)从桥上桥下通过时所需缴纳的税种。到了明代,桥税更成为一项专门税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都是从宋代设在桥边的场务及其征税功能中衍生出来的。

参考文献:《宋代的桥与场务》 ***华

本文为作者“一路伴你看天下”原创作品,欢迎个人评论和转发。欢迎对我加关注,我们一起去探寻更多好看好玩的历史和文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宋朝历史文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宋朝历史文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