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刘贺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汉朝刘贺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海昏侯的墓是怎么被发现的?
  2. 海昏侯的惊人传说?
  3. 汉朝废帝刘贺真的是荒淫无度,坏事做尽才被霍光废黜的吗?

海昏侯的墓是怎么被发现的?

第一个发现海昏候墓的,是一伙盗墓贼。

汉朝刘贺历史-汉朝刘贺历史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海昏侯墓是西汉海昏侯刘贺的墓葬,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是中国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列侯等级墓葬。

1、海昏侯墓上面原本是一个村民的祖坟。但有一天一个村民发现了远处的山上有一个土堆在夜间堆得很高,后来他们前去看的时候,发现这个洞,并且在洞里面还有一些木块。于是他们报了警,警方研究后,就认为这是一个盗洞,并且可能是盗墓贼刚挖下的。然后他们就猜测下面可能有一个古墓。

汉朝刘贺历史-汉朝刘贺历史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然后相关的考古人员就根据史书的记载,发现南昌这几个地方的墓应该是在汉国时期的墓穴。而这里可能就是传闻的海昏侯的墓地所在。并且根据风水学堪舆学说来看,海昏童墓地所在地方的确是一个风水宝地。也幸好农民发现的早,这才避免了海昏侯墓里面的东西全部被人盗走。

3、考古玩家们也对海昏侯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并且***的是,由于盗墓贼的学识浅陋,他们把海昏侯夫人的墓看成了海昏侯本人的墓,因此海昏侯本身自己的墓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这对我国的考古来说是一大***之事。

汉朝刘贺历史-汉朝刘贺历史简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海昏侯刘贺的墓葬之中的东西十分多,并且是超过了普通的封侯所应该享有的陪葬物品。这时候就有人问,难道他不怕被人责怪吗?因为他这已经越过了礼法了,是违法的事情。

5、其实海昏侯的身份十分显赫。海昏侯曾经因为当时的皇帝早崩,所以他短暂的成为了一个天子。因为他曾经有天子的身份,所以他的陪葬品会如此的复杂繁多,并且他的陪葬品也极其珍贵。这里面不乏金龙这等珍贵的文物。

海昏侯的惊人传说?

海昏侯刘贺的墓中出土了大量的黄金、玉器和竹简等文物,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一件黄金制成的孔子像。这件孔子像高约 20 厘米,重约 10 公斤,由纯金打造而成,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孔子像。

 

这件孔子像的出土,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汉代文化和宗教的重要窗口,也为研究孔子思想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汉朝废帝刘贺真的是***无度,坏事做尽才被霍光废黜的吗?

刘贺是在汉昭帝去世无嗣的情况下被选为继承人的。一百多年前的文帝刘恒也面临着这样的情形。

迎立刘恒的时候,丞相以下的官员都在渭水边等待刘恒。再对比刘贺,百官跪迎没有,提前等候也没有,就没有一个皇帝该有的牌面。

这也就意味着朝廷对刘贺的不重视,实际掌权人霍光说了才算。

再者刘贺收到长安来的文书,当日正午就便动身进京。一下午飞奔前往长安,生怕去晚了皇位不是自己的,更别指望他三辞三让。

刘贺到了霸上,大鸿胪便到郊外去迎接。刘贺坐上了天子的座驾前往皇宫,在快到长安城东的广明亭和东都门的时候,他的近臣上谏:“根据礼法,奔丧的望见国都就要哭的。”刘贺推辞说:“我喉咙痛,不能哭。”

快到未央宫的东门的时候,刘贺才下车,按照仪式哭泣了一番。刘贺脑子里想的不是来奔丧,是来当皇帝的,可他连最基本的套路礼仪都不愿意做到位。

即位以后,***嬉戏,毫无节度。更重要的是他把原来在昌邑的官吏,都征调到长安来,不依资历就升迁官爵。

刘贺先封赏他自己封国的官员,想要建立自己的班子,可他忽略了原本在朝的掌握实权的老臣。还没有站稳脚跟呢就想着飞,实在是有点愚不可及。

霍光在未央宫召集群臣开会,商议的就是废掉皇帝。许多大臣不知情,都吓坏了。九卿之一的田延年就站出来拔剑说,有谁磨磨唧唧的不答应,就直接用剑解决了。

群臣已经上了废帝这个船了,要保住小命只能顺水推舟,一切都听从大将军霍光的。群臣进见太后,向太后说明昌邑王不可以继立为帝的情形。

太后召见了昌邑王,群臣在大殿上一同署名奏劾昌邑王的罪状。自从即位以来,27天,犯了一千一百二十七次错,平均每天41次。总之就是这个皇位刘贺不配。

刘贺还没当够一个月的皇帝呢,就被废了。还不能接受地说:“我听说天子只要有七个谏诤的臣子,即使他***无道,也不会丧失天下的。我怎么就会被废掉呢?”

刘贺被下诏逐出皇宫,在上车的时候他向着西面拜辞说:“我这个人太愚蠢糊涂,承担不了汉朝的事。”刘贺就这样返回昌邑去了。

他手下的群臣都没有跟他回去,都被下狱***了。罪名是:在国,没有及时向朝廷奏告昌邑王的罪过;在朝没有尽心辅佐昌邑王。

刘贺被废是因为他没有看清形势,做出了错误的决策。收到文书,贸贸然去上任。在还没有坐稳皇位之前,没有做好面子工程,就想要建立自己的班底,得罪了在朝的群臣。

至于***无度只是个借口而已,因为他们还有更好的选择。汉昭帝元凤三年的异象就是为刘病已上位做铺垫的,刘贺只是一个跑龙套的。

说起刘贺大家可能有些陌生,但说起他的亲祖母李夫人,想必就恍然大悟了。

刘贺是西汉的第九位皇帝,汉武帝的孙子,父亲刘髆是李夫人之子,是的没错,就是那位“北方有佳人,风姿绝世,亭亭玉立,回眸一望能倾覆城池”的李夫人。

李夫人早逝,所生的刘髆受封昌邑王。刘髆去世后,其子刘贺嗣位,四五岁时便成为了第二位昌邑王。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去世,没有子嗣继承帝位。在刘弗陵的兄弟之中,辅政且大权在握的霍光,选择了当时没什么势力支持,看起来比其他人好控制的刘贺为继承人。刘贺接受皇帝玺绶,承袭皇帝的尊号,但并未谒见高庙。

但仅仅过了27天,刘贺就被废除帝位,遣回故地昌邑,同时废除昌邑国,降为山阳郡。关于刘贺被废的原因是“***无度、不保社稷”。

班固《汉书》中是这么记载刘贺的:

“受玺以来二十七日,使者旁午,持节诏官署征发,凡一千一百二十七件。”意思是,刘贺接受皇权二十七日,派出使者往来不绝,拿着符节向各个官署下达诏令,争索物品,共有一千一百二十七起。

在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刘贺干了1000多件坏事,这平均每天得干至少3、40件,精力真的旺盛成这样?

2016年,江西省南昌市海昏侯墓墓主得到确认,正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从出土的物品来看,刘贺是个爱好广泛,通晓《论语》、《易经》等书,喜爱音乐舞蹈,涉猎广泛的性情中人,绝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荒唐之人。废黜刘贺,更多的是因为:

1、他想摆脱霍光的控制,建立自己的小团队。刘贺从昌邑来的时候,带来了很多自己的“狐朋狗友”。

一同进京的数百昌邑郎官,都被刘贺赐予列侯或二千石官员的墨缓、黄绶。召来皇太后专用的小马车,叫官奴骑乘。

以上种种都是他对霍光的试探,试探霍光的底线在哪里,以此来看他摆脱霍氏集团控制的机会有多高。

2、霍光觉得刘贺并不像他以为的那般好控制。刘贺这些行为试探,霍光看出来了,虽然刘贺没有什么势力支持,但是他带来的一帮自己的人,这些人还没看出门道,可之后若是让他发展起来,对霍氏集团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防患于未然,霍光决定先下手为强,将这个还没来得及坐稳帝位的刘贺拉下来。

刘贺被废,归根结底还是太年轻,手段不够老练,操之过急。在他之后的汉宣帝刘询就比较沉稳,隐忍多年将霍氏集团拔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刘贺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刘贺历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