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国历史错觉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三国历史错觉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候,参考的是什么时候的历史背景?如果是杜撰,为何如此真实?
  2. 三国归晋有其必然性吗?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候,参考的是什么时候的历史背景?如果是杜撰,为何如此真实?

你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看一看有关三国的京剧,京剧演的比三国演义还复杂。《三国演义》对比《三国志》七分真实三分虚构,虚构的那些就是演义成分,在京剧里全都有,而且比《三国演义》内容更多。在《三国演义》成书之前,有关三国的戏曲评书已经很多了,罗贯中在这些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加工整理成《三国演义》。《三国演义》里边好多名仕的小传又来自于《世说新语》一书。

三国历史错觉-三国的错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另外,罗贯中曾经在张士诚军中当做谋士,所以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军事外交是有切身感受的。在张士诚被朱元璋打败以后,罗贯中英雄无用武之地,转而著书立说,可以说是我国第一个转职从事于***创作的文人。

《三国演义》一书中刘备诸葛亮就包含了罗贯中对古代社会明君贤臣的政治理想,尤其诸葛亮这个角色可以看作是罗贯中个人理想的投射。《三国演义》“七分真实,三分虚构”,其中大部分的虚构成分都安排给了诸葛亮,诸葛亮就是全书最浓墨重彩描写的人物,甚至张冠李戴无中生有的给诸葛亮安排了很多奇谋妙计、不世战功,比如火烧新野,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祭东风,三气周瑜,火烧藤甲兵,空城计,火烧上方谷等等等等。

三国历史错觉-三国的错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罗贯中“帮”诸葛亮打了这么多仗,其实可以看作是张士诚失败以后,罗贯中作为一个谋士,他经国济世的理想破灭,所以把一腔热情全灌注在了诸葛亮身上,把诸葛亮塑造得神机妙算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已经接近神仙一流人物了,和姜子牙差不多。

《三国演义》其实可以以诸葛亮为视角,看成是诸葛亮传。前期,刘备在得到诸葛亮之前,整天颠沛流离东奔西走,兴复汉室的大业没啥起色。中期,得到诸葛亮以后,事业马上就有了气色,接着在赤壁打败曹操,之后又夺了西川,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基础,结果关羽死后刘备不听诸葛亮劝告去打东吴,又是大败,刘备死后诸葛亮独撑危局,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后期,诸葛亮死后,蜀中无人,蜀国慢慢衰败,直至灭亡。

三国历史错觉-三国的错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国演义》毕竟是***,***需要鲜明的人物形象,才能制造戏剧冲突。除开诸葛亮的部分,大部分是符合《三国志》《资治通鉴》的。


准确的来说,罗贯中同学其实是编撰者,或者著作者,不能算创作者。三国演义成书于明初,罗同学是听老板朱元璋的话为了感化百姓,开始着手写三国演义的。所以他参考的是当时明初的政治背景,适应当时统治者的需求,再配合当时已经定型的一些民间传说著作而成。

我们来看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众所周知,史家着笔多以简练为主。虽然西晋离三国时期很近,几乎同时代,但仍然有很多史料或是陈寿不能记完全的。况且有些记载民间不一定认账,人们甚至更愿意相信口口相传的神话态人物。这样从西晋到明初经过上千年的演化,慢慢的就有了定型的三国人物传说。比如武胜关羽,比如智圣近妖的诸葛亮。你能说罗贯中没看过三国志吗?他能不知道空城计是硬安在诸葛亮头上的?他能不知道,赤壁之战中刘备们只是一个附庸者?但是他若这么写,鬼还会去看,还不如去读史。要知道,这些都是民间成型的传说故事,很多都已经编成戏文流传成经典了。但罗同学毕竟也是个文人,历史大义还是要遵循的。历史进程虽不可更改,但是能张冠李戴的如此恰到好处不露痕迹,甚至有些就是凭空杜撰,这里既有罗同学文字功底深厚的功劳,也有有些民间传说已经成型的铺垫。所以才会有让人看完三国演义觉得这就其实是历史的一种错觉,不得不说罗同学是明清***,乃至中国***界的泰山北斗!


三国归晋有其必然性吗?

三国归晋,看似偶然,但实际上,却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结合史学大家钱穆、陈寅恪等***的著作,我试从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图)电视剧《三国》剧照

1、 大一统是中国人的历史道路。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曾经谈及:“大一统是中国人的历史道路”。

秦始皇扫平六国之后,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宗法血缘的分封制度,到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完成了从社会生活到政治制度的巨大的社会改造。

汉继秦制,经两汉四百多年的经营完善,国家大一统的政治体制日趋完善。秦汉之后,中国百代,都是推行大一统的政治制度,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

三国,魏、蜀、吴鼎立割据,是春秋战国之后的又一个分裂时期。用金克木先生的话来讲,这是一个乱序的时代。

但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乱序”,一定还是要回到“治序”的轨道上来。三国的社会分裂,走向归晋的统一,这是历史的必然,是由政治制度决定的。

(图)电视剧《三国》剧照


2、 儒家思想是治国理政的政治选择。

汉代的治国理政思想,从开始的“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到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儒家思想的大一统,配合政治上的大一统,彻底完成了儒家思想治国理政的政治选择。

国家的人才选拔制度,依据的就是察举征辟制,而此制度的核心就是学习儒家经典,忠实实践儒家学说。忠、孝的名声,成为人才考察推举的重要准绳。

而三国中,曹魏***和蜀汉***,实行的是以法家为主导的治国思想。我们在曹操著名的《求贤令》中,展露无遗。他说,不忠不孝之人,只要他有治国安邦之才,都给我推举出来。儒家的思想规范,被曹操唯才是举的法家思想所取代。

而汉代的社会主流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占主导。司马家族就是儒家思想的信徒。

陈寅恪先生在他的《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中写道,司马家族取代曹魏家族,实际上是信奉儒家的豪族,取代了法家的信徒。

三国归晋,表面上是三个***的统一,实际上也是儒家思想上的统一。

(图)电视剧《三国》剧照


3、 司马家族的苦心经营和强族豪民的政治基础。

河内司马氏自东汉司马钧以来,世代为将军、守、尹,是地方上的豪族。司马懿辅佐曹魏四代帝王,门生故旧,结盘根错节,构成了庞大的政治势力。

司马氏能够夺取曹氏的***,最终三国归晋,主要是有坚实的政治基础,得到了豪族强民的支持。

曹操的政治策略是抑制豪族,扶植弱民或寒族。《三国志》记载“民畏其畏,不怀其德”。这里的民,陈寅恪先生说,就是豪族强民。而司马家族的执政理念是“以宽济宽”,“使豪强擅恣”。

所以,在豪族强民的庞大政治势力推动下,司马家族“民心归之”。以司马懿父子的坚忍狠毒,和几代人的苦心经营,而又得到了豪族强民为代表的政治势力的支持,所以司马家族,最后能够三国归晋,是有民意基础的。

综上,大一统的政治制度,配合儒家的政治思想,再加上雄厚的民意基础,天下伤乱,人心思治,最终必然完成了三国归晋的政治统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国历史错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国历史错觉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