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历史隋朝政治体系演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历史隋朝政治体系演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与隋代相比唐代政治制度体制发生了什么?
变化:
1、唐朝前期的政治机构基本上承袭了隋朝制度 ,但有所调整变化。在中央完善三省六部制,三省即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三省六部制的***系统中,决策与行政分离已经完成并成熟,具有决策性的中书省和门下省在性质上已大不同于魏晋时期,不再单纯是皇帝的秘书、咨询和侍从机构,而是一个独立于皇权之外的决策、发令系统。原来作为宰相机关的——尚书省,职掌和权力也发生了分化,尚书省的决策权转移到中书省和门下省,行***保留下来,尚书省向职能化方向发展。皇帝则成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2、唐朝中后期的政治制度***用的是中书门***制(或中书门下使职差遣制),变化的关节点为***十一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
高宗武则天时期,三省制开始发生变化。由于统治形势的变化,导致地方体制和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尚书六部直接领导地方的体制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适应,使职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
影响:
唐朝开启了皇帝——官僚的政治体制,这种政治体制不仅为唐代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而且对唐以后的各朝的政治制度也有深远的影响。
隋唐交替时期?
1、统一条件:
南北经济的发展和民族的大融合为全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2、隋的建立和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结束自东晋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建全国大一统。
3、科举制:
隋文帝首创,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1905年被废除。目的:选拔人才,巩固统治。作用:用人之权收归中央,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4、大运河的开凿:
目的:为了加强对南方的政治控制,便利江南粮食、布帛的北运。
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南起余杭,北至涿郡,从北向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全长2000多千米,沟通了五大水系(海河、黄河、长江、淮水、钱塘江)。
作用:大运河的开凿,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巩固统一有积极作用。但当时征发劳役过重过急,造成的社会后果也十分严重。
5、隋的覆灭:
隋炀帝骄奢淫逸,滥用民力。如营建洛阳、开凿运河、三游江都、三次远征高丽等,劳役、兵役扰的天下骚动,民不聊生,最终导致农民大起义和隋朝的灭亡。
6、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建立,都城长安。
7、隋唐政治新格局:
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隋唐更替时期是指从隋炀帝死后天下大乱到李渊统一天下建立唐朝之间的时期。617年李渊杀王威、高君雅,在太原起兵造反。618年,宇文化及、司马德戡与裴虔通等人发动兵变,弑隋炀帝,拥立杨浩为帝。不久宇文化及又弑秦王浩自封许帝,建国许。隔年被唐将李神通与夏王窦建德联合剿灭。619年5月25日王世充自立为帝,建国郑。622年李世民击溃联军,俘窦建德,王世充投降。窦建德的余部刘黑闼也被李建成击溃,河北至此平定。
623年辅公祏率杜伏威余部在丹阳反唐,隔年被唐军俘杀,江南平定。天下平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历史隋朝政治体系演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历史隋朝政治体系演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