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国历史危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三国历史危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三国最后还剩多少人?

三国最后还剩多少人?

三国末年魏蜀吴合计竟人口只剩下760多万。

三国历史危机-三国历史危机是哪一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公元157年,东汉***曾经清查过全国的户口,在这次“人口普查”中,中国的人口是5600多万,略低于汉和帝时代近6000万的最高峰,人口规模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随着社会的动荡,人口数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那么这段时期都有哪些因素造成了人口的剧烈减少呢,此时人口减少了多少呢

三国历史危机-三国历史危机是哪一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那么都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惨痛的人口损失呢?

首先是瘟疫:蒙古草原上有一支凶悍的游牧民族匈奴,给汉朝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乃至危机,汉高祖刘邦在与匈奴的对抗中险些命丧白登山,汉景帝时匈奴兵锋接近首都长安,火烧甘泉宫,被汉室称作“***之耻”。于是汉武帝时举全国之力打击匈奴,在汉朝的铁拳下,匈奴最终被击溃、屈服,随后有大量的匈奴人内附,迁徙到了内地。匈奴人的到来带来了一种恐怖的疾病“草原鼠疫病”,这种外来疾病给中原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三国历史危机-三国历史危机是哪一年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自然灾害:在东汉晚期,还出现了极其反常的大规模蝗灾与旱灾,比如东汉桓帝到灵帝的几十年里,北方大规模的蝗灾出现过5次,其中最严重的1次,几乎波及到整个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这么大范围的蝗灾,在日后的中国历史上,也就是唐朝***年间以及元朝末年的几次可以相比,堪称是“百年不遇”。与此同时,东汉最后的50年里,黄河有4次发生决口,长江流域的荆州与江东,先后发生了5次水灾。瘟疫加上灾害,人民彻底陷入了深深的危机之中,这个时候东汉***的压榨彻底把人民逼上了绝境,已无生路的人们只能选择反抗,随即爆发了农民起义。

旷日持久的战争:184年,冀州巨鹿郡(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爆发黄巾大起义,迅速弥漫至全国范围内。黄巾军举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全国同时举事”,这也就意味着全国许多地区同时陷入了战乱动荡。从黄巾军起义到221年东汉灭亡,直至吴蜀夷陵之战后进入对峙状态,中原大地历经了长达三十年的深度战争。

经历东汉末年的混战,各种天灾人祸,三国时期的大混战,根据官方数据统计,至公元280年吴国灭亡时,全国人口为7672881人。这个比例实在太惨了,我们只按照官方数据来算,从5600万衰减到760万

汉昭烈章武元年(公元221年),蜀国有户二十万,男女九十万。到蜀灭亡时,有户二十八万,人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在同一年,也就是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魏蜀合计有537万人。吴国在赤乌五年(公元242年)计有230万。以此计算,在蜀国灭亡时,三国总人口大概就只有767万。

真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啊,从公元157年到公元263年,这才106年的时间,人口几乎十减其九,减少了将近5000万人。为什么会造成人口大量减少呢?除了战乱死亡之外,灾害、饥饿、瘟疫等等,都是造成人口大量减少的原因。

从汉末的184年黄巾起义算起,到三国归晋的280年,华夏大地上出现了近百年的混乱局面,山河破碎,人口锐减,一直到曹操统一北方之后,才略微出现好转。三足鼎立之势形成后,整个局面才开始进入复苏阶段。

著名文学家曹操,曾在他的早年作品《蒿里行》中描述过当时乱世的惨象,诗中写道:“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不要认为这是曹操纯粹夸张的写法,即使没有真的达到“百遗一”,但至少也是十倍以上的锐减,因为只有超过十的时候才会称之为百。而这时,三国时代才刚刚开始。

很快,文学家曹操化身为军事、政治家曹操,加入到了群雄逐鹿的竞技场中,他立志要结束这混乱不堪的世界。(当然,曹操曾做过屠城、杀降卒等事情,但是从整体上来说,没有曹操快速的平定北方,五胡乱华只会来的更快。)

据统计,在东汉末年,中国人口总数约为4648万,到三国时期的赤壁大战(208年)之后,全国人口仅为140万。到221年时,刘备与东吴爆发夷陵之战,曹丕大举伐吴,举国元气大伤,全国人口只有90万,可以说已经真正达到了“百遗一”,平均寿命也被拉低到25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国历史危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国历史危机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