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宋朝盔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历史宋朝盔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古代盔甲数量?
  2. 南宋军队服装特点?
  3. 宋代军队的武器装备有哪些?战斗力有多强?
  4. 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盔甲?

古代盔甲数量?

盔甲都由熟铜铁打造,再加上头盔和武器,重量应该是三四十斤。

历史宋朝盔甲-历史宋朝盔甲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欧洲盔甲一般20-30斤重,中国有重40斤的。至于武器 刀剑类的一般2-5斤

我国古代的盔甲并不轻。在宋代,欧洲锁子甲的重量不过15公斤,15世纪时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公斤。虽然17世纪最重的盔甲达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围内。以重量而言,中国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铠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铠甲,根据《武经总要》记载,北宋步人甲由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属于典型的札甲。其防护范围包括全身,以防护范围而言,是最接近欧洲重甲的中国铠甲,但是也没达到欧洲重甲那种密不透风般的防护程度。

历史宋朝盔甲-历史宋朝盔甲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南宋军队服装特点?

唐宋是铠甲的***展时期,是古代甲士披甲最全备的时期。

  我国甲胄在五代时型式已规范化,北宋曾公亮著《武经总要》记载,甲胄形成定制,以甲身掩护胸背,用带子从肩上系联。腰部用带子从后向前束,腰下垂有左右两片膝裙,甲上身缀披膊(掩膊)。兜鍪呈圆形复钵形,后缀防护颈部的顿项。顶部突起,缀一丛长缨以壮威严。《梦溪笔谈》卷十九《器用》,记宋代铁甲,用冷锻法制甲片联缀而成,在五十步外用强弩射之不能射穿。

历史宋朝盔甲-历史宋朝盔甲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宋代军队的武器装备有哪些?战斗力有多强?

宋朝缺少战马,以步兵为主;为了弥补兵种上的劣势,宋朝兵器就以***为主,来射杀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

弓可供步兵和骑兵通用,弩,事实上是弓的一种,一般是用足开张,故只能由步兵使用。

弩箭比弓箭射程远,穿透力更强,但其发射的间歇时间要长一些。其中,北宋神宗时期,平民李宏献上的“神臂弓”就是一种弩,射程远及240多步,约合372米左右。号称其他器械都及不上,成为宋军弩手的制式兵器之一。

熙宁元年,民李宏始献之入内,副都知张若水方受旨料简***,取以进。其法以桑木为身,檀为秢,铁为蹬子枪头,铜为马面牙发,麻绳扎丝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长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长数寸,射二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秥。

在这样远的距离,神臂弓的弩箭仍然可以穿透榆树树干厚厚的外皮,甚至直接没入半只弩箭的箭身。

神臂弓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操作,很容易在实战中推广。此后,神臂弓在宋朝军队中长期使用,到了南宋初年,仍然是金军望而生畏的先进武器。

金国人当年南下攻宋,就发现了神臂弓的威力,就自己照样制造。

完颜宗弼《遗行府四帅书》曰:“吾昔南征,目见宋用军器,大妙者不过神臂弓,次者重斧,外无所畏,今付样造之。”

因此,宋朝对这种精良兵器非常重视,特别制订了专门的军事条例,不准私自制造、仿制以及毁弃。

还有一种是床子弩,是一种重型攻击武器,在神宗时期,得到了特别的重视和改进。床子弩有不同的款式和明目,一般都用四脚木架作为弩座,因此想当笨重,不便于运输,往往用于城防。

在澶渊之盟前夕,契丹大将萧挞凛就是中了床子弩箭身亡的,使契丹军队的士气受到了很大的打击。

《辽史》载:“将与宋战,(萧)挞凛中弩,我兵(辽兵)失倚,和议始定。或者天厌其乱,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

神宗时期最大的一种床子弩称为三弓八牛床子弩,需要七十个兵士共同操作,其箭称作“一枪三剑箭”,据记载,其有效射程约为465米。

床子弩还有一种在较近距离射杀密集敌人的战术,称为“斗子箭”,即在床子弩的巨大弩弦上系上一个铁斗,在铁斗中放置普通箭镞几十只,射出去可大规模命中敌人。其大规模使用场面非常壮观,无数箭镞飞向敌军阵地,如同一群寒鸦离巢,故又俗称“寒鸦箭”。

在西方,直到十四、十五世纪,英国步兵使用的大弓有效射程也不过200米,显然远远不如宋朝的***有威力。可见,宋朝军队的武器科技水平不仅高于辽、金、西夏,就是在当时世界上无疑也是最先进的。

大家好,我是伯乐说历史,在这阳光明媚的冬天,很高兴为大家解答,宋代军队的装备有哪些?战力到底有多强?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几个简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宋代军队的装备由哪些战力到底有多强?

1.宋朝的重文轻武。

谈到宋朝,大多数的印象都是重文轻武。但是宋朝初期他们并没有重文轻武,一个人的江山大多数靠的是武力,军队中装备越强越先进,那么战力就越高。

宋朝打仗军队装备的, 其重要的武器就是弓驽。对其研究是历朝之最,像300米外贯铁甲的神臂弓,一发可穿十人的床子弩

弓是步骑通用的,而弩只能步兵使用,因为弩一般要用脚力张开弩,故射程也远,但弩的射击频率较低,从敌骑兵进入射程到短兵相接,只能发弩三、四次。所以宋军有时会设张弩人,进弩人,发弩人,相互配合,以求减短发箭停歇时间。

2.宋朝改良的长刀。

宋朝所用的大刀,所称朴刀

但是冷兵器时代,没有强大的骑兵就不可能成为军事强国,汉武帝为对抗匈奴,组建了强大的骑兵部队,改变了步兵为主的步兵体制,才得以主动出击,大漠逐鹿,唐太宗则最喜选择敌阵薄弱部位,亲率骑兵冲锋,"敌无不溃败"。一骑飞驰于前,数万骑兵紧随其后的场面,今日想来,尤叫人神往,正是精锐的骑兵使唐帝国威震四方,然而自从中唐以来,***失去了西北的产马地,军队又逐渐转为以步兵为主,宋代既是如此。

宋军中骑兵只占七分之一,骑兵中又往往有十之三四***,最高曾达十之八九***,如刘光世军五万二千人,仅有三千多战马,可见宋军缺马到何种地步,宋马体形较小,一般约1.36米,按现在的标准也不算大马。

3.军队装备的铠甲。

在甲胄方面,宋朝在继承唐的结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使之在外观和审美上达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换言之唐宋朝盔甲基本结构相同,在结构划分上属同一类盔甲,属于典型的汉甲,也是最符合我们认知的古代中国盔甲,代表着汉甲的最高峰。其轻盈防御力高,适合骑兵跟步兵作战需求。

宋朝所装备的弩、朴刀、其身上所穿的甲胃。都是和当时的作战,能充份的发挥其战力。

关注我不迷路,带你走进不一样的历史。

本片由伯乐说历史原创,非本人同意禁止转载。祝大家生活愉快!

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盔甲?

谢谢邀请啊!

古代著名的盔甲真的不少……

列举中外几种比较典型的吧

先说一个见证了沙皇俄国四处扩张历程的“妨主”锁子甲。

莫斯科军械库里收藏着一件编号为4470的短袖链甲衫(特指短下摆、无罩帽的锁子甲)。这件链甲衫肩宽处达114厘米,下摆宽82厘米,长60厘米,铁制,铁环大约有16000个,重量为11672克。

它的第一个主人是俄罗斯公爵彼得诺维奇·舒伊斯基。身为大贵族和总督的彼得·伊万诺维奇·舒伊斯基曾参与了伊凡雷帝对喀山的征服和对利沃尼亚骑士团的战争。1558年,他指挥包围并攻占了杰尔普特(今爱沙尼亚城市塔尔图)。在1564年1月26日的乌拉河之役(Battle of Ula)中,他遭遇立陶宛人突袭,结果他还没来记得穿盔甲就***掉了。

之后,这个锁子甲成为伊凡雷帝的收藏品。

1583年,伊凡雷帝将这件链甲衫赐予了一位著名哥萨克——征服西伯利亚汗国的叶尔马克。结果获赠这件链甲衫后,叶尔马克于1584年8月5日,遭遇西伯利亚人的突袭。在混战中,他被西伯利亚人打到了水里,结果因为穿着这件锁子甲而被淹死了。

1646年,它被在西伯利亚的一个城市里发现,并带回莫斯科。可能由于该链甲衫的前后两任主人都死于非命,再也没人尝试着相当其第三任主人了。这件链甲衫于是收藏于莫斯科的***军械库,留存至今……

再说一个克妻的胖子国王的两套铠甲。

16世纪的英国国王亨利八世,身为英国都铎王朝第二代君王,最著名的是他一共有过六次婚姻和六个王后,其中前五个王后两个离婚,两个被处死,一个死于产褥热。

这个国王很喜欢竞技比武,拥有多套比武铠甲。

我们就来看看他最初和最后两套不同的铠甲的差别,好明白岁月是一把怎么样的杀猪刀。

第一套是格林威治兵工厂出产的“银镂铠”,由保罗·范·维兰德大约于1515年制作而成。这件铠甲通体镀银并曾饰金,全甲于骑乘状态时高185厘米、胸甲肩部至腰部高35.5厘米、全重30.11公斤。该铠甲上的胸围(由铠甲外侧量得)为105.5厘米(41.7英寸)、腰围则为88厘米(34.7英寸)。在胸甲上的人物形象是圣乔治,背甲上的则是圣巴巴拉。其他部分的铠甲都***用都铎玫瑰与凯瑟琳的石榴标志。甲裙底部有以亨利八世与凯瑟琳公主的名字首字母H和K为装饰图案,以此纪念她们两人的婚姻。但最后亨利八世这个渣男,因为凯瑟琳不能生男孩而抛弃了她。

最后一件铠甲是1540年格林威治兵工厂为亨利八世制作的。亨利八世此时49岁。该铠甲高188厘米,重35.33公斤,胸围138厘米(54.5英寸),腰围129.5厘米(51英寸)。

从两件铠甲来看,亨利八世这个渣男做到了“特别能吃苦”的前四个字。

相对于国外对于国内铠甲的保护与收藏,国内这个真的差远了。

说两件国内著名的铠甲吧!

首先是曾侯乙墓出土的东周皮甲。要注意的是,东周皮甲不能简单理解为皮质甲,而是一种皮革大漆复合甲。

我们的作者曾对这个套进行过复原。

甲片髹漆后形成漆膜“具有防腐蚀性能和一定的强度、韧性”,“漆膜厚度一般约为0.3毫米,估计要涂刷六七层之多”。2毫米厚度漆层,已经超出美观和防水等基本需求,显然是为了进一步增强整体防御能力。古代工匠在制作时,对不同部位应该区别对待,后世的中国甲胄***用多种材料来制作,道理类似。

著名宅男、明万历皇帝的定陵里出土过一套盔甲。这幅铁甲自肩至底边通长68厘米,被称为齐腰甲。

这种铁甲是对襟。甲身前襟分为左右两片,各于胸部中心缀一铁质贴金圆护镜。两左右片以六对枣核形扣及扣襻纽系。后襟为一整片,上部中心置一圆护。前后襟在肩部连缀,褃缝用绦带连接。根据资料介绍,这幅盔甲共用黑漆熟铁方叶及三角形叶等一百九十九片。因为皇帝的身份,甲片以合股粗丝线穿连编缀制成,而衬里用的是织金锦。

定陵出土的铁盔,属于宽沿六瓣式铁盔。根据明成化四年兵仗局所监制记录,这种头盔以四瓣、六瓣、八瓣铁盔居多。出土的头盔含盔缨杆在内,高33厘米、重1690克。因为是皇帝的,所以六瓣间的缝隙上都加了香草金饰压条。盔的六个面上还有金制六甲神。分别为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六神。在道教中,六甲神被视为阳神(与六丁神相对,六丁神为阴神),又称“六甲将军”。能“行风雷,制鬼神”。盔顶上有真武大帝像,明朝有真武大帝崇拜(明成祖认为他能夺取皇位是因为真武大帝保佑了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宋朝盔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宋朝盔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