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学家对隋朝评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历史学家对隋朝评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隋朝科举制的因素?
  2. 听说“得国正者,唯汉与明”,我大隋与大唐没有排面吗?

隋朝科举制的因素?

出现因素

历史学家对隋朝评价-历史学家对隋朝评价的句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隋朝建立初期我国因为历经长时间的分裂和战乱,所以汉晋时期的豪门与贵族没有那么强势,甚至有的直接废了,他们没有办法再承担起国家的重任。隋朝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需要大量的人才,所以就产生了科举,以解决人才缺少的问题。隋朝统一以后,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已经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因为出现了科举制。

科举制度是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周边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科举制的首创时间史学界存在争议,有汉朝、隋朝、唐朝多种说法。

历史学家对隋朝评价-历史学家对隋朝评价的句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部分历史学家以隋朝有分科举人与进士科为由认为科举制开始于隋朝。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

听说“得国正者,唯汉与明”,我大隋与***没有排面吗?

听说“得国正者,唯汉与明”,我大隋与***没有排面吗?

历史学家对隋朝评价-历史学家对隋朝评价的句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简单说几句看法,抛砖引玉吧。

  孟森是清代著名历史学家,字莼孙,号心史,也称孟心史先生。这位先生是个猛人,文武双全,治史带兵样样行,有“清狂”之名,他开创了明清断代史研究之先河,对史实多有精辟见解。他在《明史讲义》里说:“匹夫起事,无凭借威炳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自始皇以来,得国最正者,唯汉与明。”关乎“得国正者,唯汉与明。”就是这么来的。

  为什么他说“得国正者,唯汉与明”?

  在孟先生的想法中,匹夫(草根)揭竿而起,靠着的不是政治身世,门阀之威,他们起事造反,目的仅仅只是为民除害,不是什么谋权篡位,按这个来算,开创新王朝最“正”的,只有汉朝和明朝。

  汉朝开国,咱们都清楚,是秦朝出了暴君,百姓们实在活不下去了,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各个诸侯争相出场,***奋勇争先,推翻万恶的秦二世胡亥,这过程里先共同进退,后你争我夺,最终刘邦逆袭,终成汉朝开国之君。刘邦本人虽是亭长出身,但和六国后裔比,身份上的确也不太够看,算得上是草根一枚了,他起事也是被迫的,也是随大流的,最初也不是冲着汉高祖这名号去的,按孟先生的标准,是可以的。

  明朝朱元璋的情况比之刘邦,还要严重得多。元朝异族统治,残暴不堪,***倍受压迫,元末起义军星火燎原,朱元璋本人已是社会最底层,家破人亡到无活路可走,参加起义军。他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活下去,至于他得高人相助,最终成为明太祖,那也是实力加机缘巧合,从出身上来讲,他比刘邦还要差得多,是真正的草根,别说显赫的家世,他家人就连名字都没象样的,完全靠自己个人的能力呢。

  大隋与***没有排面吗?按孟先生的标准来看,似乎欠点。

  大隋得国如何?

  隋文帝杨坚,父祖即是***,杨坚掌了实权,在称帝以前,他就已经是北周的丞相,他以外戚的身份控制了朝政,他骗杀宇文诸王,任用亲信打败政敌,逼迫北周静帝禅让,虽然搞了个三让而受天命,但明白人都清楚的事情,也就不必掩饰他篡位的事实了。

  ***得国如何?

  唐朝的情况其实也差不多,虽然隋炀帝统治晚期,天下起义多如牛毛,但并没有伤筋动骨,如果唐国公李渊这样出身关陇贵族军事集团的人帮忙出手的话,未必就不可收拾。可是李渊不但没有出手帮,反而是顺着风自己招降纳叛,招兵买马,扶所谓的幼主隋恭帝上位做他的傀儡,等待时机成熟逼人家禅位,完事后又直接把人干掉,对外宣称病逝。杨广是李渊的姨表兄弟,两人母亲是嫡亲兄妹,可是在皇权面前,李渊做的事情也一点不好看。

  当然了,咱们讨论一个王朝的正与不正,是基于得国是否符合道义的角度,如果说上位后,能开疆拓土,善待天下苍生,让百姓们过上富足而安定的生活,也算是功德了。

我认为原因如下:

秦朝末年、叛乱四起,这时担任亭长的刘邦也起兵。从刘邦的职位上来说,刘邦只是亭长、一届小吏,刘邦并未受恩于秦朝;从起兵的正当性来说,天下苦秦久已,刘邦属于逐鹿群雄之一,靠武力打败了其他竞争对手,也算是能者居之。综上,汉朝得国具有一定的正当性。

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对于原占据中原的汉族来说,属于侵略者。元末,受到严重压迫的汉族起义,属于抵御外族侵略,而且获得帝位的方式是通过推翻前朝的统治的方式得来的,直白点就是我确实反了,所以得天下民心。

隋朝是杨坚从自己的外孙处禅让得国,自从汉末禅让开始,禅让都让野心家玩坏了,禅让的皇帝都不是自愿的、是在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所以,所谓的禅让不过是一张遮羞布而已。其次,杨坚在北周历任***并且是外戚,与北周皇室建立了牢固的君臣关系,所以杨坚获得帝位的方式在儒家看来就是乱臣贼子。

唐朝也属于同样的情况。李渊是杨广的表弟、在隋朝中担任要职,世受皇恩。得到帝位的方式也是通过所谓的禅让得来的,臣子逼皇帝将皇位禅让给自己,明显以臣凌君、是为不正。

隋朝欺凌孤儿寡妇而得到了江山,这很明显是得国不正。隋朝的皇位源于北周,北周武帝宇文邕暴毙之后,其子宇文赟继位,立杨氏为皇后。杨氏就是杨坚的女儿,杨坚因此成为了外戚。宇文赟在位期间沉湎酒色,暴虐***,大修宫殿,滥施刑罚,监视大臣。在其病逝后,内臣郑绎,刘昉伙同杨坚篡改遗诏,由杨坚出任大丞相,总揽朝政,一瞬间,杨坚就掌握了国家的核心权力。一年之后,杨坚篡位,逼迫当时的幼主静帝宇文阐禅位,宇文阐禅位后随即被杨坚诛杀。所以有人说,杨坚是历史上得国最不正的人。因为杨坚一没有战功,而没有足够的资历。它能够获得权力完全就是因为外戚的缘故,可以在一些关键节点上掌握局面。因而也被后人诟病。

唐朝也有这样的问题。李渊起兵后,拥立隋朝代王杨侑为皇帝,史称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遥尊炀帝为太上皇。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死后,李渊便逼小皇帝禅位。一年之后,杨侑去世,年仅十五岁。所以说,唐朝的建立也是有污点的。

而后的宋王朝也有类似的过程,只是手段相对和缓,对于前朝的末代皇帝比较宽容才没有被计较。所以说,汉朝和明朝是完全自下而上,争议相对较少的王朝。但是,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曾经在小明王韩林儿的手下,韩林儿后来自立为帝,年号龙凤,国号为宋。元至正十二年,韩林儿离奇死去,据资料记载:“明年,太祖为吴王。又二年,林儿卒。或曰太祖命廖永忠迎林儿归应天,至瓜步,覆舟沉于江云。”韩林儿死后,朱元璋才正式称皇帝,所以说,朱元璋的皇位来的也不算干净。

汉与明确实是实打实的底层农民阶级不满统治阶级压迫,通过造反建国的。创业后建立大一统国家和篡夺权位后一统天下的艰难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前者需要几代人不断耕耘才能实现,而后者却可以在别人基础上迅速实现。我认为隋唐都是在原先的势力基础上成立的国家。

隋朝始于杨坚代周,北周时武帝宇文邕英明神武,已经有大一统中国的势头,可惜寿命不长,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一统江山的宏愿,给了杨坚可趁之机。

唐朝是在隋炀帝兵败高句丽,中原大乱的情况下,太原留守李渊联合关陇集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下长安,进而建立唐朝,为之后的一统天下奠定了一个稳定了大后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学家对隋朝评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学家对隋朝评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