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历史同人书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汉朝历史同人书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没有历史文献关于鳄鱼的记载?
我国很早就有关于鳄鱼的记载,我国独有的扬子鳄古代称“鼍”,《竹书纪年》和《考工典拾遗记》载周穆王三十七年伐楚时,在九江以鼋鼍为桥梁。
《博物志》中称扬子鳄为“土龙”。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鼍穴极深,渔人以篾缆系饵探之,候其吞钩,徐徐引出。性能横飞,不能上腾。其声如鼓,夜鸣应更……”
古人把扬子鳄的皮用来做战鼓,称为“鼍鼓”。《诗经》中,有“鼍鼓逢逢”之句。
除了长江流域的扬子鳄,在广州等地古代还有马来鳄,在珠江出海口还有湾鳄。
汉代的《广州异物志》记载:“鳄鱼长者一丈余,有四足,喙长七尺,齿甚利,虎及鹿渡水,鳄击之皆断。喙去齿,旬日更生”。
晋代《志林》:“南方有鳄鱼,喙长八尺,秋时最长作患舟边,或出头食人,故人持戈于船侧而御之。”
这些记载里的鳄鱼凶猛巨大,它们不是扬子鳄,而是马来鳄。
韩愈做潮州刺史时,因为当地鳄鱼伤人,写下了名篇《祭鳄鱼文》劝诫鳄鱼。
唐代刘恂在《岭表录异》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故李太尉德裕贬官潮州,经鳄鱼滩,损坏舟船,平生宝玩、古书、图画,一时沉失。遂召船上昆仑取之。但见鳄鱼极多,不敢辄近,乃是鳄鱼窟宅也”。就是说李德裕的船坏了,许多古玩书画掉进水中,但因为水里有许多鳄鱼,连昆仑奴也不敢下水去捞。
宋代称鳄鱼为“忽律”,水浒传中有好汉“旱地忽律”朱贵。
《太平广记》中的《女仙传》里记载了一次捕杀鳄鱼的经过:“忽有一白鼍,长丈余,游于沙上,数十人拦之,分食其肉。”
明代张岱的《夜航船》中,记载了一个有鳄鱼的溪,鹿走在岸边,听到鳄鱼发出的声波攻击,鹿就会吓得掉下岸,被鳄鱼吃掉。
在我国古代很早就已经有有关鳄鱼的记载,《礼记》中就曾记载了有关鳄鱼的事迹,到唐代,大文豪韩愈就以鳄鱼为题,写出《祭鳄鱼文》的讨贼文,义正辞严,吓退鳄患。而演义***里比如《水浒传》中的朱贵被称为“旱地忽律”,忽律就是鳄鱼的意思,,证明中原地区的古人对于鳄鱼还是有一定认知的。因此扬子鳄是古代文献中的明星动物,出场率极高,而扬子鳄也被附会了神话背景,被称为鼉龙,与先前的狮子一样,也是龙族成员了,而在中国,短吻鳄科的别称也就是鼍科。扬子鳄是世界上最小的鳄种之一,体重只有35kg左右,因此并没有什么伤人的事迹,反倒是它自己因为皮与肉的价值而遭到人类的捕杀。《本草纲目》中记载土龙,“南人珍其肉,以为嫁娶之敬”,而土龙就是扬子鳄的另外一个别称。而鳄鱼皮也是古人捕杀鳄鱼的一大原因,虽然古代没有鳄鱼皮包和皮鞋,但是鼍皮向来是制作战鼓的优质原料,“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元和十四年(819年),刑部侍郎韩愈因为劝阻唐宪宗迎佛骨,被贬到潮阳,担任潮州太守。
起初,潮州西边有大水池,池中有一条百尺长的鳄鱼,时常吞噬岸边人畜。鳄鱼为祸已久,州人对它深恶痛绝。
韩愈来到潮阳就任后,询问民众有何不便之事,众人都说:“城西池中有一条鳄鱼,为祸已久。”韩愈说:“我听说至诚之心能感动神灵:当初鲁恭治理中牟,禽鸟驯服而蝗虫回避;黄霸治理九江,老虎都逃往他处。由此可以得知,施行德政,可以感化禽兽。”
韩愈立即命人带着祭品陈列在池边,他向鳄鱼祝祷说:“你是水族,不要祸害岸边的人民,限你七日之内迁家,否则我必会派人射杀你。”随后韩愈将酒水浇在地上。(韩愈的祷文内容见附录《鳄鱼文》)
当天晚上,水池风雷大作,震动山野,到了半夜才停止。第二天早上,民众去查看水池,发现池水已经枯竭。韩愈命人追寻踪迹,发现在水池西边六十里外,突然出现一个新的水池,而巨鳄已经迁移到这里。从此民众不再受巨鳄的祸害。
前工部侍郎皇甫湜为韩愈撰写神道碑,碑上写道:“刑部侍郎韩愈为潮州太守,生活在洞里和海上的蛮夷,欣然接受他的教化;鳄鱼田蟹,不敢再破坏财物。”大概说的就是这件事。韩愈在潮州为官八个月,深受潮州人民爱戴,为了纪念韩愈,把鳄溪改名为韩江,潮州有韩山,韩文公祠,韩愈留下了不虚此谪八千里,赢得江山都姓韩的美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历史同人书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历史同人书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