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朝历史空白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夏朝历史空白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甲骨文上为什么没有记载过夏朝?
因为甲骨文压根就不是用来记事的!
不仅没有记载夏朝,连商代君主的记载都语焉不详。
甲骨文是商代刻在龟甲骨上的卜辞文字的简称。也就是说甲骨文是用来记录卜卦的,不是记事的。
甲骨文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具有完整体系的汉字,也叫“契文”、“卜辞”、“贞卜文字”、“殷墟文字”等。
当然比甲骨文早的还有,大汶口陶文、高邮陶文等等,只不过不成体系价值不大而已。
商人信奉鬼神,凡祭祀、征伐、 田猎、出入、收成、风雨、疾病之事均举行*占卜。 占卜时,先在龟甲或羊、牛、猪肩胛骨上钻、凿,然后火灼,看裂纹占吉凶,之后刻写上占卜的原委、过程、结果,这就是甲骨文。
也就是说甲骨文就是来干这个,记录卜卦是主业。
一块藏于天津市历史博物馆的甲骨文残片被专家破译,上边刻录着:“旬壬申夕***食月”,这块残片上记录的是月食的情况。
甲骨文属于“断代文明”,学术界并没有完全搞清楚。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问。
甲骨文主要应用年代是商代后期,也就是盘庚迁殷至纣亡这一时期,共计二百三十多年。至今为止,出土的带字甲骨有十六万片,除少数属于西周前期的以外,其余都是这一时期的。
共计发现单字5000余,其中破译的只有1700多,一半都不到。
商代君主的记载也是语焉不详的,跟《史记》的说法也有相左的地方。最大的分歧是,汤死后王位继承问题。
《史记·殷本纪》: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於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帝外丙即位三年,崩,立外丙之弟中壬,是为帝中壬。帝中壬即位四年,崩,伊尹乃立太丁之子太甲。
甲骨文上的记载并没有这么复杂:太丁早逝,太甲继位。
▲刻着祖乙名字的骨片
这样简单的记录连商代的历史都搞不清,更别说更早期的夏朝了。
也就是说甲骨文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没有发现夏朝的记录,多半是还未解密,也可能是记录历史的甲骨还没有被发现。
说到这不得不给大家提供一个“高薪职业”——破译甲骨文,一字十万。也就是说破译出一个文字,奖励十万人民币!
2016年,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的一篇“悬赏公告”曾引发广泛关注。公告称,破译未释读的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10万元
良人都忍不住激动了。
10月18日,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国际研讨会在安阳开幕。研讨会期间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黄德宽表示“单字奖励10万元”的征集第一批评选工作已经结束,第二批的征集已经开始,激动有没有!
甲骨文是一种中国古老的文字,汉字就是由它演变而成,甲骨文的发展和流传最早始于殷商,而殷商之前是否有文字记载和朝代分布,这在史学界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我们知道,一个朝代如果是正常的延续和发展,那么他肯定需要完善的国家体制,相对健全的各项制度,以及相应的文字记载,但根据现有的证据以及史料文献,并没有发现有“夏朝”这一说法。
虽然我们一直在提夏商周这三朝,包括初中历史课本也是这一说法,但我个人觉得夏朝更像是存在想象中的朝代,或者说,在殷商以前,所谓的夏朝只是类似一个联盟性质的松散部落更为准确吧。而且文字记载等相应的制度也极为不健全,甚至说当时的人类很有可能都还处于半原始的生活状态,所以没有文字记载夏朝,也是能够理解的。
还有一点就是现有的证据虽然无法证明夏朝的存在,但并不代表夏朝就真的不存在,也可能只是我们没有找到新的证据而已。甲骨文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史学价值,而流落在外的甲骨文也非常多,遗失的部分到底有何记录,这个也很难说的清楚。
另外,从现有的发掘证据来看,甲骨文记录的内容主要还是为商代后期的一些事情,大致时间在200-300年之间,这样也可以认为,甲骨文作为一种当时正在发展进化的文字,他在当时也是非常不健全的,而且根据现有的甲骨文,对于商朝的历史***的记录都依然十分模糊,更不要说年代更远的夏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朝历史空白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朝历史空白期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