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国历史后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三国历史后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三国后期从什么时候开始?
  2. 三国鼎立后期是什么样的?
  3. 三国后期吴国在干嘛?
  4. 三国后期小说?
  5. 想了解三国后期的历史,有什么推荐的读物?
  6. 三国后期,吴国是如何走向灭亡的?

三国后期从什么时候开始?

220-280年。220年曹***后,曹丕于同年迫不及待的篡汉自立,把汉献帝刘协赶下台去,自己当上了皇帝,史称魏文帝,建立魏国,到这儿,东汉才算彻底灭亡,而刘备紧接着于221年建立汉,史称蜀汉,东吴于222年正式建国,到了此时,三国才算正儿八经的开始,而孙权却于229年称帝。

三国历史后期-三国历史后期人物排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蜀亡于263年,魏亡于265年,而东吴却亡于280年!也就是说魏蜀亡国后,东吴独自存活了15年!也于西晋相持了15年,很多人都说三国结束于280年。

从265年西晋代魏,就已经标志着三国终结,从265年-280年这15年除了一个灭吴。

三国历史后期-三国历史后期人物排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国鼎立后期是什么样的?

赤壁大战,曹操败北,退回到了北方,刘备占有了荆州大部分,孙权占领了一部分荆州,曹操则由曹仁守住了樊城。

刘备在张松,***的带领下占据了益州,又与曹操争夺汉中,最后刘备打败了曹操,占领了汉中。至此,三国鼎立形成。但关羽独自北征,围樊城,破于禁七军,俘获了于禁,于禁投降,杀了庞德,威震天下。

三国历史后期-三国历史后期人物排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被曹操孙权联合绞杀,刘备为报关羽之仇,愤而伐吴,结果被吴国陆逊火烧连营,败回白帝城。

蜀汉岌岌可危,幸好诸葛亮及时跟吴国修好,共抗曹丕建立的魏国。当时,天下***,魏国占领六州,吴国两州,蜀汉占了益州。

三国鼎立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氏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晋朝。

三国后期吴国在干嘛?

三国演义中三国后期的吴国一直在出于内斗之中,三国后期晚年的孙权逐渐变得残暴而且不听劝告,朝政日渐***,孙权死后他的儿子们抢夺皇位,最后由更加残暴的孙皓做了皇上,孙皓上位后,***无道残害忠良,搞得***人怨,司马昭趁机派兵灭了吴国

三国后期***?

三国后期相关的***主要有:

第一本《诡三国》作者:马月猴年。

第二本《三国之巅峰召唤》作者:留香千古。

第三本《策行三国,》作者:庄不周。

第四本《神话版三国》作者:坟土荒草。

第五本《捡到一本三国志》作者:历史系之狼。

第六本《三国之召唤猛将》作者:青铜剑客。

第七本《三国之弃子》作者:双木道人。

想了解三国后期的历史,有什么推荐的读物?

三国的历史最好还是看陈寿写的《三国志》,三国志非常真实的记录的三国到晋朝晋武帝太康元年的历史,而太康元年正是晋灭吴一统天下的时候!也就是说三国的整个历史发展脉络,***情况都有完整的记录!而最关键的一点是三国志的历史记录相对真实,非常值得一看!

三国后期,吴国是如何走向灭亡的?

东汉末年分三国,虽说最后西晋统一了三国,但在魏蜀吴三家中,坚持到最后的却是东吴。正如题目中所说,蜀汉被曹魏所灭,西晋司马炎篡魏又终结了曹魏,东吴是咋被灭的呢?用一句话回答,是被西晋灭掉的,具体细节听笔者娓娓道来。

说东吴是被西晋灭掉的,已经很准确了,因为在这期间甚至没有什么著名的大型战役。双方的主要将领呢,大家听起来也都会很陌生,笔者在这里会用较为通俗的方式向大家简单介绍东吴覆灭的过程。

三国之中蜀汉实力最弱,被最强的曹魏灭掉了。曹魏后期内部分裂成了以曹爽和司马懿为核心的两个政治集团,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彻底把曹魏的***攥到了司马氏手中。灭亡蜀汉后,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直接逼魏元帝曹奂禅位,自己建立了晋朝。司马炎就是西晋的开国皇帝,同时也是他灭亡了东吴。

再来看这时候的东吴,孙权死后东吴的皇位数次易主,随后落到了孙皓手上。孙皓刚继位的时候还是非常勤勉的,做出了很多体恤百姓的举动。但后来皇位稳定后就开始原形毕露了,昏庸暴虐,沉迷酒色。这样一来东吴积攒了多年的矛盾就一下子爆发了出来,主昏臣贪,赋役繁重,刑罚滥酷,民不聊生。但这样的东吴却还能继续苟延残喘下去,依仗的就是他们的长江天险和优秀的水军。之前的曹魏时期东吴数次北伐都取得了胜利,这也让司马炎不敢小瞧了这个在长江以南的***。

与东吴的不思进取不同,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从登基的那一天就开始准备统一中原的大业。东吴的地盘几十年没有经历过战乱,物产***还是非常富足的,北方经历数次改朝换代,党政争端直到司马炎称帝才渐渐稳定下来。司马炎首先做的不是急于讨伐东吴,而是休养生息为统一做准备,这一准备就是十多年。

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西晋从军事、政治到经济、情报等方面,都做了十分充足的准备。军事上司马炎并没有满足于现状,着力发展水军,选拔优秀的将领。政治上司马炎废除苛法,***取优于东吴的政策,争取到了民心,在稳定内部的同时还分化了敌人。经济上西晋减免赋税,兴修水利,使得经济快速复苏,这样一来军粮也有了保障。情报方面吴晋双方都向对方派遣了大量的间谍,但显然西晋的效率更高。

以上的这些差距所带来的影响都在西晋大臣羊祜给司马炎的《平吴疏》中有所体现,《平吴疏》是羊祜劝司马炎伐吴的奏疏,羊祜在里面列举了自己多年来为伐吴所做的准备,包括对东吴的一套完整的情报以及极具针对性的应对措施。这些情报的***集和分析耗费了羊祜多年的精力,《平吴疏》中对东吴和西晋的实力进行了全面的对比,最后得出结论东吴必败。

到《平吴疏》诞生,东吴被覆灭的命运已经被确定了,羊祜并没有实际参与伐吴,但他在《平吴疏》中的主张大多数都被实现了。有西晋如此充足的准备加上统一的决心,战斗的过程已经不重要了,这完全是一场还未开始,结局就已经注定的战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国历史后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国历史后期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