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历史布衣皇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汉朝历史布衣皇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国历史布衣统江山都有谁?
  2. 乞衣皇帝是什么意思?
  3. 诸葛亮的“布衣”是用什么材料缝制的?

中国历史布衣统江山都有谁?

中国历史上有2个布衣皇帝,一个是刘邦,一个是朱元璋。

汉朝历史布衣皇帝-汉代布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丰邑中阳里 人,汉朝开国皇帝,汉民族和汉文化伟大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豁达大度,不事生产。历任沛县泗水亭长、沛公、汉王。秦时因释放刑徒而亡匿芒砀山中。陈胜起事后不久,***县中约3千子弟响应起义,攻占沛县等地,称沛公,不久投奔项梁。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军进驻霸上,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刘邦废秦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鸿门宴后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楚汉战争前期,屡屡败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纳谏,能充分发挥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终于反败为胜。击败西楚霸王项羽后,统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刘邦于定陶氾水之阳 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汉朝历史布衣皇帝-汉代布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汉族,濠州钟离人,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结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统治,平定四川、广西、甘肃、云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

汉朝历史布衣皇帝-汉代布衣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乞衣皇帝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布衣皇帝”吧 这样你应该就理解了吧。汉高祖刘邦,生于前256年,出身布衣,早年任亭长。后响应陈胜,吴广起义,自称“沛公”,后先项羽入关,攻克咸阳,项羽怒,欲杀刘邦,刘邦巧赴鸿门宴,被封于巴蜀。养精蓄锐,拜韩信为帅,暗渡陈仓,反攻项羽,后经4年大战,最后打败项羽,项羽乌江自刎而亡。刘邦统一全国,建立汉朝。 刘邦称帝后,恢复和发展生产,并先后杀死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大封同姓王,巩固***。刘邦死于前195年,时年62岁。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

诸葛亮的“布衣”是用什么材料缝制的?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寥寥数语,诸葛亮谦逊、淡泊的品质显露无疑。

布衣,本是指平民百姓穿的最普通的衣服,后来就泛指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苦人民大众,那么布衣用什么缝制的呢?

在远古,布衣并非是用棉布制做的衣服,而是指麻制品的衣服。是以亚麻纤维为原料制成的,布面平整,带有自然的小疙瘩,染色性差,花色品种少,素本色多,耐磨抗拉,耐腐蚀,清凉,久洗不缩水,无静电反应。这也是古代平常百姓穿的普通衣服。

但我们现在的麻布服装价格相对较高,一般用来制作休闲装,尤其是夏装,因为它强度较高,吸湿导热,透气性好,适合夏天穿,缺点是穿着不是很舒适,外观比较粗糙。

而棉布衣服在古代是非常贵重的,只有大富大贵的人家才能穿得起,因为那时候中国缺少种植棉花的技术,更没有纺织棉布的能力。直到元朝时期,黄道婆从琼州带回黎族人的纺织技术,棉布纺织渐渐兴起,棉花种植才有所增加。

到朱元璋建立大明时,为了发展经济,提升国力,更是强制规定,只要拥有四亩田地的农户,必须最少种植桑、麻、棉各半亩,有十亩土地以上的,种棉数量加倍,政令推广到全国后,棉花产量巨增,棉布衣服也渐渐普及。

服装材料经数千年发展,到现在已经多种多样,还有如丝绸、呢绒、皮革、化纤、混纺等,现在我们的选择品质繁多,不像我们的古人,只有布衣与锦衣之分。

谢邀,我是以史为鉴。

“布衣”的原意指的不过是粗布做的衣服而已,但是自从夏商周以来的阶层分化,为了和穿丝绸的贵族区分,就统统把社会地位不高,一般都只能穿麻布衣服的普通老百姓代称为“布衣”。

图注:94版《三国演义》里社会地位高的陶谦和地位较低的仆人穿着衣物完全不同。

但是布衣只能说明社会地位不高,不能判定一个人是否有真才实学,荀子说过,古代的贤人们,在没有发迹之前,贫贱的时候也不过是穿着布衣,是一个匹夫而已。

《荀子·大略》:“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

然后我们来看诸葛亮的“布衣”是怎么回事。

汉代的时候因为纺织产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丝制的绫罗绸缎等漂亮的衣服。而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

诸葛亮虽然自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但实际上以诸葛家当时在荆州的势力范围而言,是不可能真的穿着最低级的“布衣”去下地干农活的。

诸葛亮虽然年幼丧父,一大家人就跟着叔叔来荆州避乱。在荆州的这么些年里,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先后嫁给了荆州四大豪门中的庞家和蒯家,自己娶了四大豪门中黄家的女儿……

而且诸葛亮还有花费大量的财力和时间去学习知识,关注天下大势,结交荆州人才……这样的人物怎么可能穿着布衣去干这些事情呢?

图注:94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第1次出场时的人物形象。

另外,在穿着体验上,布衣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三国时期中国大陆压根没有棉花的存在,古人普通人制造衣服的材料首选是麻。

《说苑》里写夏禹的时候”衣裳细布“。因此夏朝的时候就有布了,老百姓一般以麻衣为主,也有用秋后干黄的植物草茎编以为服。(选自《中国风俗通识·夏商卷》)

图注:94版三国演义中,织席贩履时期的刘备穿着布衣。

麻有下面几个好处:

1、麻比较常见。

麻在中国比较常见,人们可以比较方便的***集。

2、麻比较结实

麻因为其植物纤维的原因,制成布后非常结实,不宜损坏。

3、麻比较便宜


图注:94版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时期刘备的穿着。

因为麻布的制作工艺比较成熟,而且原料也比较好***集的原因,麻布价格较低,易于百姓接受。

至于穿着舒不舒服,那就是次要问题了。在汉代,当一个普通人年老之后就有一定的特权了,其中就包括可以穿丝质的衣物。

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耋老而后衣丝,其馀则麻枲而已,故命曰布衣。”

所以说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穿的衣服大部分还是丝制品,布衣只是自谦而已,大家不要当真。

最后再闲聊一句配图的问题,在中国古装剧中,无论是老版的三国演义还是老版的红楼梦,在人物服装这一块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的,所以以史为鉴,在选择配图的时候尽量会参考老板的三国演义。

不是不想选择如今的***剧***照片,而是如今的古装***剧,往往都是华丽有余而细节考证不足,可以说遗憾了。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靠谱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历史布衣皇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历史布衣皇帝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