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的历史专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汉朝的历史专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两汉时期最著名的训诂学家是谁?
  2. 上过百家讲坛的都有谁?
  3.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历史学家?

两汉时期最著名的训诂学家是谁?

两汉时期最著名的训诂学家是许慎。许慎,字叔重(约公元58年——147年),东汉汝南召陵万岁里人(今姬石乡许庄),东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和词汇学家,著有《说文解字》等。
  许慎(公元58-147年)《与说文解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是历史最长的象形文字。今天,人们发现,汉字输入计算机的方便程度,是世界任何一种文字所无法比拟的,当人们开始热衷于研究汉字时,首先会想到许慎。
  许慎是东汉时期的经学家、文学学家,他编撰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宽字典,它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以及汉代和以前的不少文字训诂,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比较系统地提出分析文字的理论,是我国语文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辩识声读的字典,也是1800年来唯一研究汉字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今天研究古文学和古汉语的必不可少的材料。如果没有这部书的流传,我们将不能认识秦、汉以来的篆书,更不要说到商代甲骨文和商、周的金文与战国时的古文了。因此,它不但过去对汉字研究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现在和将来的汉字研究仍有巨大的意义。

汉朝的历史专家-汉朝的历史专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两汉时期是中华民族文明昌盛的重要时期,其间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儒家大思想家董仲舒、训诂学家许慎。许慎不仅仅是两汉时期的最著名训诂学家,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文字学家。

在他所编撰的《说文解字》里,他第一次系统地按偏旁部首分析字形、辨识字义、解读字音、考究字源,他按照文字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个字归入其中,反映了两汉时期训诂学研究的最高成就,保存了汉代以前的汉字形音义材料,也透射出汉代的百科知识。

汉朝的历史专家-汉朝的历史专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说文解字》可以说是中国汉族第一部专业字典。

上过百家讲坛的都有谁?

从《百家讲坛》这一文化平台上走出了一泼光彩照人的文化学者,如易中天、于丹、刘心武、纪连海、马未都、阎崇年、王立群、钱文忠等,这些万众瞩目的主讲人都是出自文史这一领域。文化名星出名后大多都离不开“出书、演讲、上节目”这几种模式。这些文化名人在经历了大红大紫之后,个别被封杀,大多归于理性和平淡。

汉朝的历史专家-汉朝的历史专家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过百家讲坛的专家,教授与学者很多。有:

1.曾仕强;

2.易中天;

3.钱⽂忠;

4.王⽴群;

5.于丹;

6.袁腾飞,7.纪连海;

8.阎崇年;

9.马未都;

10.蒙曼11.鲍鹏⼭;

12.周汝昌;

13.刘⼼武;

14.康震;

15.傅佩荣;

16.隋丽娟;

17.⽑佩琦;18.莫砺锋;19. 孟宪实,等栏目选材广泛,涉及文化、生物、医学、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现多以文化题材为主,并较多涉及中国历史、中国文化。具有科普历史知识及深入点评讲解的作用。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历史学家?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朝历代都有专职的文史官员,但能称名史学家者了了数人。司马迁为严格意义上的第一位史学家,后有班固相随,北宋司马光,近代有范文澜……(孤陋寡闻)

回答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历史学家,借此也将我国几种体裁的史学著名的发展脉络做个梳理,便于理解记忆。

过去讲“六经皆史”,只能说“六经”中保留或记载了一些历史事实。中国真正的系统完备的历史著作,还是从《史记》开始,可以说司马迁是中国划时代的历史学家。

司马迁,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

他在朝中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辩解受宫刑,后改任中书令。他的父亲司马谈曾任太史令,立志写一部通史,虽未着手写通史,但积累很多第一手资料,确立了部分论点。

司马迁继承父业,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写了《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这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中国史书的典范,为“二十五史”之首。

全书130篇,52万余字,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

班固(32—92年),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史学家、散文家。

他的父亲班彪是当时著名学者有《史记后传》未完成稿。班固继承父志,撰写《汉书》100篇,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专记西汉历史。书中的观点反映了朝廷立场,被称为正宗史学,但对历史学发展有贡献。班超、班昭也参与了《汉书》的写作。

陈寿(233—2***年),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著名史学家。

陈寿在蜀汉时曾任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等职。西晋时,曾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等职。他经过10年时间,完成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记叙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的历史。该书无“表”、“志”,但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的大事都有记载。

范晔(398—445年),南阳顺阳(今河南省淅川县)人,南朝宋史学家、文学家。

南朝宋武帝刘裕时,范晔曾任冠军长史,秘书丞等职, 432年贬为宣城太守,始写《后汉书》,编撰90卷,后人将别人编的志30卷并入,总为120卷。他创立了“独行”、“党锢”、“逸民”等类卷,创立了“列女传”,选载多是有才能的妇女,而不同于后来史书中的夫死守节的烈女。

《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

刘知几,唐朝前期史学家,著《史通》20卷,为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专著。

杜佑,唐代后期史学家,撰《通典》200卷,为典志体专史。

司马光,北宋历史学家,编撰《资治通鉴》294卷,记述从公元前403年到959年史事,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

郑樵,南宋史学家,撰《通志》200卷,是一部从上古道隋唐的通史。

袁枢,南宋史学家,撰《通鉴纪事本末》42卷,为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学著作。

马端临,元朝史学家,撰《文献通考》348卷,与《通典》、《通志》合称“三通”。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钱大昕、王鸣盛、赵翼、章学诚等都是我国古代著名史学家。近现代的著名历史学家就更多了,范文澜、翦伯赞、陈寅恪、陈垣、郭沫若等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的历史专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的历史专家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