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国历史茅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三国历史茅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诸葛亮什么时候出的茅庐?
  2. 初出茅庐的茅庐是谁的住处?
  3. 三屋茅庐的来源?

诸葛亮什么时候出的茅庐?

诸葛亮初出茅庐,应该是公元208年春。

三国历史茅庐-三国历史茅庐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但直到第三次方得见,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耕种。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辅佐刘备建立蜀汉。

三国历史茅庐-三国历史茅庐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蜀汉建立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但因各种不同因素而失败,最后病逝于五丈原。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在27岁那年,正值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群雄割据的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现实状况下,被刘备刘玄德三顾茅庐,敬为贤士的感召下,感刘备知遇之恩才出山辅佐刘皇叔重震汉室江山,解民众于倒悬。未出茅庐即确定了三分天下的宏图理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历史茅庐-三国历史茅庐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初出茅庐的茅庐是谁的住处?

“初出茅庐”中的“茅庐”指的是诸葛亮的住处。建安六年刘备经历败战之后转而前往荆州投靠刘表并在此地广招豪杰,期间他从司马徽口中首次听闻诸葛亮。六年之后刘备再次听徐庶提起诸葛亮此人,故而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这之后便发生了非常著名的“三顾茅庐”***,待好不容易见到诸葛亮之后刘备与他就当下局势好好畅谈了一番,于是便有了《隆中对》。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

三屋茅庐的来源?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

  【释义】顾:拜访;茅庐:草屋。三次到茅草屋中去拜访。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历史典故】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朝政倾颓,各路英雄纷纷起兵。刘备是汉朝的宗室,起兵多年,很多人都来投奔他,他自己也四处访求人才。一次,谋士徐庶向他推荐诸葛亮,刘备听了十分高兴,决定亲自去拜会诸葛亮。

  诸葛亮从小父母双亡,成年之后,就在隆中的卧龙岗盖起了几间草屋,定居下来。他熟读史书,颇有学问,而且对天下大事很有研究。他常把自己比做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和乐毅,熟悉他的人,都认为他很了不起,于是尊称他“卧龙先生”。

  刘备同关羽和张飞带着礼物,连夜来到隆中。看门的小童听说他们是来找自己主人的,回答说:“先生不在家,早上就出门去了,也不知去了哪儿,更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失望地离开了卧龙岗。

  过了几天,刘备打听到诸葛亮已经回家,又和关羽、张飞一起,顶着漫天的大雪去隆中。可是到了才知道,诸葛亮已在头一天和朋友出门云游去了,三人又扑了空。

  过了些时候,刘备准备第三次去请诸葛亮,关羽和张飞都有些恼火了,但刘备并不灰心。三人再次来到卧龙岗,听小童说诸葛亮在睡觉,刘备便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着。过了好大一会儿,小童才出来把三人请进草屋,说是先生醒了。

  落座之后,刘备和诸葛亮各自做了介绍,接着谈论起天下大事来,刘备表明了想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决心和意愿,诸葛亮见刘备谦虚诚恳,便说:“荆州地势险要,是个用兵的好地方,刘表既然守不住它,将军应当取而代之。先占据荆州,站稳脚跟,再取益州,然后联合孙权,交好西南各族,待时机成熟,再向中原发展。那么,统一天下的大业就能够获得成功。”

刘备听后,佩服得五体投地,便表明自己想请他出山的意思,诸葛亮也不推辞,第二天便跟刘备一起去了新野。从此以后,诸葛亮用他全部的智慧和才能辅佐刘备打天下。

最终刘备请出诸葛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国历史茅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国历史茅庐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