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汉朝西域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汉朝与西域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西域是啥时候被征服的?
  2. 西域历史的变迁?
  3. 汉朝统一西域时间?
  4. 西汉时期的西域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5. 为什么说丝绸之路开通过西域归入西汉?
  6. 汉代的西域36国都到哪儿去了,现在还有存在的吗?

西域是啥时候被征服的?

西域最早是汉武帝时期纳入中国版图。

汉朝与西域历史-汉朝与西域历史的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骠骑将军霍去病两次进军河西,击败匈奴,汉得河西走廊,置河西四郡。

元封三年(前108年),汉发兵击姑师(今新疆吐鲁番、鄯善、奇台一带)、降楼兰(今新疆若羌一带)。

汉朝与西域历史-汉朝与西域历史的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太初三年(前102年)汉远征大宛取胜,自此“西域震恐,都遣使来贡献”。

汉遂在敦煌到盐泽(今罗布泊)之间设立了交通亭站,还在轮台(今新疆轮台东南)和渠犁(今新疆库尔勒)等处屯田,置使者校尉,以保护汉与西域诸国间的交通孔道,天山以南地区便在汉的控制下。匈奴虽然仍盘据在天山以北,但已不能“自安”。

汉朝与西域历史-汉朝与西域历史的关系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西边日逐王率众到汉西域地方长官郑吉处投降,天山以此也归属于汉。汉“并护北道”,始设“都护”

西域历史的变迁?

从汉武帝时期开始,西域各国逐渐成为了汉朝的附属国,纳入到了汉朝的势力范围之内。到黄巾之乱后,汉朝名存实亡,中原王朝也退出了西域地区。直到唐太宗时期,中央王朝的势力才卷土重来,重新控制了西域。从189年汉朝崩溃到639年唐太宗灭高昌国,这中间一共有450年的时间。

汉朝统一西域时间?

汉朝统统一西域时间为:公元前60年一公元前75年之间。

具体说,应该在张謇打通西域之前,支配西域的势力是匈奴。张謇出使西域,名义上是做生意,开拓丝绸之路,实际上是为了联合西域诸国,夹击匈奴。对当时的汉朝(汉武帝时期)来说,匈奴是头号敌人。实际上也证明,汉武帝的大将卫青和霍去病,把匈奴打的满地找牙。在西汉,包括后来的东汉,只要把匈奴打败,西域自然会归顺西汉,刀剑之下有***,这个道理相当简单。


前60年,在汉武帝多次打败匈奴,将匈奴赶出西域的基础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汉宣帝在西域的轮台国设立了西域都护府,而轮台国则由西汉直接统治。

西汉时期的西域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西汉时期,今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即今新疆以及更远的地方,统称为西域,这是广义的西域。 狭义的西域,仅指今新疆天山南北,即玉门关、阳关以西,巴尔喀什湖和葱岭以东,准噶尔沙漠以南,***高原以北的地区。西汉初,这里有三十六个小国,后又分为五十余国。

为什么说丝绸之路开通过西域归入西汉?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之后,便打通了西域与西汉内地的商贸往来的通道,开启了流传千年的丝绸之路。

为了保护丝绸之路上往来商旅的财产安全,公元前60年,汉宣帝在今新疆轮台县策大雅乡一带设立了第一个西域都护府,首任都护为郑吉,从此,西域地区正式归入汉朝版图.。

汉代的西域36国都到哪儿去了,现在还有存在的吗?

随着历史的变迁,沧海都变成了桑田,汉代管辖之下的西域三十六国,自然也就不复存在。正所谓大浪淘沙,不知淘尽了多少沙子,但却可以数得清剩下的金子。

西域,一片充满神秘的土地,大国星罗棋布、小国林林总总,一城一地,一花一草,仿佛置身于世外的桃源。

我们习惯上把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帕米尔高原)以东,天山南北的广大地区称为西域。而实际上,西域远比我们想像中要广袤、悠长的多。西汉时期,西域是指从玉门关、阳关以西,直至中亚、或更远的地方。远到难遇故人,远到绝望,远到只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孤独。

中原与西域联系密切,物资来往频繁,西域的玉石、马、骆驼,中原的铜器、丝绸等都是两地人民喜爱的珍品,因此贸易量很大。

秦汉以前,居住在甘肃河西走廊带的古老民族主要有塞种人、月氏人、乌孙人等,开始西迁于伊犁河一带。匈奴人崛起后,其势力不断向该地区扩张,塞种人被赶到了达罽宾(今克什米尔一带)、林循、捐毒(今帕米尔以北)一带;乌孙人则赶走月氏人,月氏人占领大夏人的地盘,最终乌孙人在匈奴人的帮助下占据伊犁河流域。从此这些民族开始定居于西域地区,并成为当地实力强大的民族。

通往西域有两条道路。一是西出阳关,过戈壁、沙漠、大盐泽(今罗布泊),途经鄯善地区(今新疆若羌一带),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北麓西行到莎车,这是通往西域的南道;另一条道出玉门关,通过白龙堆(今新疆罗布泊以东至甘肃玉门关之间的戈壁滩),经过车师前王庭(今新疆吐鲁番西交河古城)及尉黎(今新疆巴音郭楞),沿天山南麓顺着河西行到疏勒(今新疆喀什)为北道。

西域三十六国特指的是葱岭以内的一些小国家。分布于南道的国家,有娡羌、鄯善、且末、小宛、精绝、戎卢、扜弥、渠勒、于阗、莎车等。在北道附近安居的国家,有疏勒、尉头、温宿、姑墨、龟兹、乌垒、渠黎、尉犁、焉耆、危须、山国、狐胡。南北道以西的地方,有皮山、乌秅、西夜、子合、薄犂、依耐、无雷及南兜。天山山后有姑师、劫国。

从疏勒河往西走,翻越葱岭,可到休循、捐毒、乌孙、大宛(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康居(今锡尔河流域)、奄蔡(今顿河上游)。从莎车翻越葱岭后,可到大月氏(今阿姆河上游地区)、安息(今伊朗)、大夏(今兴都库什山西北地区)、罽宾、身毒等国。

西域诸国多数为定居生活方式,居民从事农业、畜牧业为主,有城郭庐舍。一般而言,这些国家人口都比较少,多数有几千人到两三万,少则有几百人,因此一城一国和现象很普遍。龟兹做为其中最大的一个国家,也不过八万人上下。这些小国设置了简单的军事机构,服从国王领导,军队也是半耕半兵。

汉武帝时期,为统领西域三十六国而设置了使者、校尉,汉宣帝改置都护,到元帝时又添设了戍己校尉二人,屯田于车师前王庭(今吐鲁番东)。哀帝、平帝时,西域分裂为五十五个小国。王莽称帝后,与匈奴关系恶化,西域诸国断决与王莽的新朝来往,并投靠匈奴。然而匈奴对诸国横征暴敛、肆意欺榨,西域诸国不堪重负,东汉建立后,纷纷遣使来投,请求汉王朝再次统领各国。刘秀忙于稳定国内局势无暇顾及,西域各国自乱阵角,进入混战。首先鄯善兼并了小宛、精绝、戎卢、且末等国,于阗则占据了渠勒、皮山,车师国出借机吞并了一些小国。


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匈奴因气候原因发生内斗,随后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归汉,北匈奴盘踞漠北,并且还对西域发挥着影响力。汉章帝即位后,派班超镇抚西域,随着匈奴的衰落,以鄯善、于阗、车师等为主的西域各国再次依附汉朝。东汉末年到晋初,西域各国之间不断兼并,形成鄯善、车师等大国并成的局面。南北朝时,西域的局势再度变化,新崛起的高昌国相继击败、吞并西域诸个国家,建立起一个地跨新疆大部的强国,同时也标志着西域诸多小国并存的时代结束。如今的西域三十六国,只能在考古发掘中寻找它的历史遗迹了。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汉朝与西域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汉朝与西域历史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