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国历史周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三国历史周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张良活到了三国吗?
  2. 三国杀领史诗宝珠活动到多久?
  3. 12年一个循环叫什么?
  4. 西晋是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为何仅存在了37年?

张良活到了三国吗?

没有。张良(约前250—前186)与萧何、韩信并称“汉初三杰”。凭借智谋,协助汉王刘邦赢得楚汉战争,建立大汉王朝,帮助吕后之子刘盈成为皇太子,册封为留侯。晚年随赤松子云游四海。公元前189年,逝世,谥号文成。

三国历史周期-三国周期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而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与西汉初年相距四百余年。

三国杀领史诗宝珠活动到多久?

一般官方出大活动的时候,都是开放兑换的,一般每个月至少一次,没有固定的时间。使用十个史诗宝珠碎片可以换取一个史诗宝珠。在排位赛中当段位达到传说之后会获得宝箱,打开宝箱就能够获取史诗珠宝碎片。不过这个方法对于普通玩家会比较困难,不仅需要实力,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排位赛,而且没有强度较高的武将和高超的技术也很难达到传说这个段位。 

三国历史周期-三国周期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2年一个循环叫什么?

轮回!现代人把生肖的12年通常叫着一个轮回,但是在古代种又称为12年,为一轮回三国里的诸葛亮五丈原续命,如果成功,可多活一世界就是12年,还有西游记里面的李世民,梦游地狱膀胱私奔嗯,自费也加了一记的寿命,那就是加了12年,所以说12年没作为一个轮回

西晋是三国时期之后的统一王朝,为何仅存在了37年?

首先东晋和西晋实际上是一个王朝,西晋的确存在仅三十七年,不过两晋共传十五帝,共一百五十五年,以这个时间尺度来看其实晋朝的时间也挺正常。但初高中教科书将东西汉、东西晋、南北宋区分得太过割裂,实际上以法统来算都应该视为连续王朝的两个阶段而已,否则唐朝在武则天前后也应视为两个王朝。这种区分只是史学界进行的区分,在当时人们是视为延续的王朝。

三国历史周期-三国周期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说回主题,西晋为何短短37年就灭亡了?

首先第一点,皇权衰落。

这里我指的不是皇帝权力减弱,而是皇室的权威性衰落。汉朝四百年,一直都是刘氏为皇帝,在天下无论士人还是百姓心中早已形成习惯。而经历了汉末三国几十年的剧烈动荡,特别是曹魏篡汉,司马篡魏在短短的四十多年中连续上演,这为后世开了极坏的先例,两汉的外戚只有王莽篡汉而身死国灭,刘秀仍以汉为国号,尊汉代正朔又延续了近200年。但魏晋连续的篡魏给了全天下有野心的人以鼓励,无论是魏还是西晋,都是尚未建立足够的权威性就灭亡了,所以西晋之后北方陷入混战,大家都想当皇帝,而且又没人有足够能力终结乱局,这是从西晋司马家篡魏就开始的恶劣影响。

第二点,昏君连出

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司马昭长子。

后世知道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但似乎对这位晋朝开国皇帝没什么印象,这本身就很说明问题。按理说作为大一统王朝的开国君主,必定是历史要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人物,仅仅是结束三国,统一天下这等功勋就够彪炳史册了,可偏偏他就没留下存在感。实际上,晋朝从第一任皇帝起就是个昏君。下面举一个例子。

皇宫有很多妃子,他嫌不够,要到民间选美,挑选之前,禁止天下婚嫁。有一次选了3000人进宫。。灭吴之后,武帝又收了吴国末代皇帝孙皓的数千宫女,总数达到上万人。后来他想了一招,坐着羊车在宫中游荡,羊停在哪里他就住哪里。有的妃子有心,就在门上插上竹叶,盐汁洒在门前,吸引羊来吃,这就是“竹叶羊车”的由来。这司马炎每天就过着这样***的生活,身体一天天垮下去,哪有精力再去管什么朝政。

从汉末到西晋,不到百的时间里连年战火,司马炎不研究怎么恢复生产发展国力,却沉溺于酒色,置百废待兴的天下不顾,此等昏君开国,国祚能长久吗。

第二任皇帝

晋惠帝司马衷(259~307年),字正度,司马炎次子。

这位皇帝名气比他老爸要大多了,但不是好名声,而是以“***皇帝”闻名于后世。官司蛤蟆,何不食肉糜,这些著名典故都出自这位皇帝。实际上他这种智商都低于平均水平的人能当上皇帝,有赖于后宫势力及谋臣帮助,才通过晋武帝的测试。后世有人说他只是纨绔子弟,算不上***。这是过度解读了,实际上司马衷可以盖棺定论就是个***而已,史料确凿,他的行为确实不是正常人。

那为何会有人帮助、支持他上位?很简单,为了便于控制,果然,这位***皇帝登基后完全没能力掌管朝政,导致大权旁落,自己成为别人的傀儡,著名的“八王之乱”即在晋惠帝在位期间爆发。

之后的皇帝都是傀儡,不再掌握实权。

第三条,内忧外患

帮助晋惠帝上位的皇后贾南风杀掉太子,经过一系列的宫廷斗争,永康元年(300年)八月,淮南王司马允举兵讨伐司马伦,兵败被杀。 同年十二月,益州刺史赵廞率领从中原逃到四川的流民在成都造反,自此西晋局势一发不可收拾。从280年一统三国至300年八王之乱爆发,西晋不过维持了二十年的和平而已。

内有司马家宗室争权夺利,拥兵自重互相攻杀,外有四方边境少数民族不断涌入中原。实际上自东汉末年因连年战乱,魏蜀吴三国都不同程度引入少数民族进入内地繁衍生息,人口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本无可厚非。但在尚未有足够时间同化这些少数民族时西晋王朝内部掀起前所未有的血雨腥风,给少数民族以趁虚而入的机会,纷纷起兵,早成东晋偏安东南,整个北方甚至四川地区都被少数民族占据,酿成汉民族在中原地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生存危机。

结语

实际上无论是当世的奢靡之风,九品中正制造成的阶级固化,还是分封制给王族以兵权造成尾大不掉,都不是主要原因。在封建时代,固然也存在经济周期等因素,但中国封建王朝向来是皇权至上,只要晋朝能休养生息,不瞎折腾,经过两三代皇帝发展生产,繁衍人口,晋朝完全可以展现大一统王朝应有的风***。汉朝建立初年也同样被匈奴打得找不到北,也同样有过七王之乱,也同样有过吕后专政,但就是因为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都懂得休养生息的道理,所以汉朝立国四百年。而晋朝头两任皇帝一个骄奢淫逸,一个智商低下,加上司马家宗亲全都精于算计权力,这样的王朝不要找其他客观理由,就是败在他们自己手里而已。这就是历史的偶然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国历史周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国历史周期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