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北大历史系 隋朝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北大历史系 隋朝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国史专业性强书籍推荐?
  2. 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府是什么科举制何时废除?
  3. 中国真正开始引进现代科学的三件事?
  4. 从西晋到南北朝的史料书籍有哪些?

中国史专业性强书籍推荐?

1.东晋门阀政治,由北大历史大牛田余庆先生书写,这是一本专业性极强的书籍,里面有东晋的各种政治制度,作者通过门阀政治总结归纳到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共性,让人拍手叫绝。

北大历史系 隋朝史-北大历史系 隋朝史教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隋文帝传,由复旦历史教授韩昇书写,虽然名字叫隋文帝传,但是是通过隋文帝这个帝王,把整个隋朝前期的历史梳理了一遍,逻辑清晰,细节到位,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专业性很强。

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府是什么科举制何时废除?

1、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府是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于1898年创办,是戊戌变法新政内容之一,它的建立,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标志,其最大特色是在继承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上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和近代科学文化。

北大历史系 隋朝史-北大历史系 隋朝史教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科举制于1905年废除。

中国近代第一所高等学府是京师大学堂。

北大历史系 隋朝史-北大历史系 隋朝史教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科举制废除于公元1905年,也就是光绪三十二年。科举考试产生于隋朝,直到清朝被废除为止,它在历史上存续了一千三百年之久,成为历朝历代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

中国真正开始引进现代科学的三件事?

A.1898年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的成立;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7月3日,光绪皇帝正式下令批准设立京师大学堂,并在孙家鼐的主持下于北京创立,许景澄任中学总教习,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任西学总教习。其办学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912年5月4日,京师大学堂更名为“北京大学” ,不久就被冠以“国立”,即“国立北京大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冠名“国立”的大学。

B.1905年科举制度的废除;

我国古代科举制度始于始于隋朝,隋文帝杨坚创立。从隋朝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式废除,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周年。

政治方面: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任职。

教育、社会风气方面: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

文学艺术方面: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消极影响:后期的科举制度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C.1896年到1898年间开始派遣学生东渡日本留学。到1907年,大约已有1万名中国学生在日本留学。

从西晋到南北朝的史料书籍有哪些?

感谢邀请。

通俗的史书: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陈寅恪)

《魏晋南北朝史》(吕思勉)

《两晋通俗演义》(蔡东藩)

《西晋风云》、《东晋风云》、《晋朝那些事》。

史书:《南史》、《北史》、《晋书》、《资治通鉴》。

谢邀,这样的题目太过庞杂,涉及魏晋南北朝的史料四个字可形容:汗牛充栋。不是问答中三言两语可以囊括的。一般读者不得要领,专业研究,又显皮毛。如果真对这段历史有兴趣,建议按目录学的方法,建一个史料索引,在大型图书馆的馆藏目录中下一番功夫,有个大概以后,对某一专业领域求教于方家,真学者都是不吝赐教的。

首先,可以看二十四史中的《三国志》,这本史学著作是西晋陈寿所作,写尽三国纷争,三虎相争归一统,可信度较高。其次也可以看当时官方修的《晋书》、《宋书》、《齐书》、《梁书》,《陈书》等。只可惜当时的史书是用文言文写的,读起来费劲,且大都写得较为简略。本人建议读《资治通鉴》较好。现代版的可以读《中国通史》、《中国大百科全书》也行。也可以读《剑桥中国史》。

从西晋到南北朝是一个大分裂的时代,西晋统一三国,三十几年即陷入大混,分裂成十六个小国,战火不断,而后的东晋仅在南方偏安一方,稍后的宋齐梁陈,北魏东魏北齐北周陈等南北分离,你方唱罢我登场,闹剧一个接一个上演了,分裂一百多年后被隋文帝统一了,怎奈大乱之后的一统江山都不太长久,人心难收啊!名誉上的一统和收复人心不能同日而语,秦削平六国而建秦朝,未满二十年就灭掉了;西晋荡平三国海内归一,三十多年又大乱不止;隋将南北大混乱收入囊中也是三十年多就在瓦岗造反大军和李世民父子的双重打击下,改朝换代了,建立了近三百年的***盛世。为什么大乱之后的朝代会维持不长,说法多多,欢迎讨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大历史系 隋朝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大历史系 隋朝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