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国历史缺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三国历史缺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三国演义有什么优点与缺点?
  2. 三国的孙权有什么缺点和优点?
  3. 三国时期的军队架构有哪些优缺点?
  4. 曹操努力一生为何最后仍然无法统一三国?他的最大缺点是什么?

三国演义有什么优点与缺点?

三国演义优点与缺点:

优点:三国演义成书时间距离三国时期很近,可信度高。

缺点:惜字如金,没有裴松之注,很难看懂,不信你去找个文科班大学生,让他翻译三国志,他一定会说“求放过”。

三国的孙权有什么缺点和优点?

三国的孙权知人善用,雄才大略,知错就攻这是优点,缺点是孙权没有争霸天下的能力,虽有野心缺少远见的卓识。

孙权是三国中吴国的霸主,为防止曹操南下侵占江东,任用周瑜,黄盖一批能征善战的武将联合刘备部共同抗曹,最终击败曹操三分天下,但孙权终其一生也没一统天下,只暂时保住江东,可见孙权帝王之术欠缺。

孙权的优点是,知人善用,用人不疑,雄才大略并且知错能改的人。

曹操赤壁之战失败以后曾叹言生子当如孙仲谋,说的就是生儿子就要像孙权一样。侧面表现了孙权的厉害之处。他的缺点是,遇事情犹豫不决、懦弱等。但是整体来说优点大于缺点,并且建立了吴国,也是三国里存活时间最长的国家

三国时期的军队架构有哪些优缺点?

东汉未年开始,战争频繁,黄巾起义,割据战争不断,当时社会经济面临崩溃,军队损失严重。到三国时期,东汉的军制开始不适用,为了维持长期不断的战争,适应当时状况,魏蜀吴三国都加强了中央军力量,调整了军队架构。

那么,三国时期的军队架构有哪些优缺点呢?

在三国初期,由于兵力少,因此各起兵将领,诸侯都以将军自居亲自统领自己的军队,实际上各自互不相属,各自都是独立的一支军队,军队私有化。

赤壁之战后,三国鼎立,北方已经统一,三国***初步形成,军队开始国家化,中央军开始崛起。

由于曹操不但要对付北方外族入侵,而且还要在南方同时对付刘备和孙权,所以曹魏率先改革军队架构,曹操将中央军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集中于中央所在地,可机动担任宿卫兼出征,称中军;另一部分由中央派遣,分别镇守京外,分区镇守,尤其是靠近蜀吴两国的军事要点,称外军。

魏国的中外军体制形成后,蜀、吴国统治者同魏一样,国家军队主要是中央军,而中央军又分为中军、外军。

在魏国,中军主要由曹操相府亲***变而来的武卫、中领、中护、中坚、中垒等五营组成。后来,司马氏为准备代魏,扩充中军,兵力远强于外军。

蜀国中军的宿卫军主要有左、右羽林郎和虎步营、***营组成。而吴国中军以宿卫军为主,称羽林、武卫、***等。

魏国外军主要置于沿边诸州的军事要点,通常由朝廷委派宗室贵戚出任,统掌军事,有的还兼领太守或刺史。而蜀、吴外军将领,一般将驻地名冠于都督或督为称号,如永安都督、江陵督等。

中央军崛起后,军队架构优点明显,一方面中央军里的外军守边,直接废除了之前的边防军,避免像董卓率边防军进京把持朝廷的历史重演。

另一方面,中央军里的中军包揽进攻任务,既可以保持中央军的战斗力,又可以威摄州郡兵等地方势力。

但是,三国军队架构缺点也突出,长期保持数量庞大的中央军对国家是个经济负担;而一旦减少中央军,则国家边防不安全,地方势力作乱。

从东汉开始,地方豪族们就纷纷拥有自己的田庄和家丁。渐渐的也开始招募自己的私兵,也就是只忠于自己的部曲私兵,部曲私兵是三国时期的一大特色。

我们在《三国演义》里面,也经常能看到主公派某某将军带领“本部人马”,去进攻/防守某处。

史书更多这种记载,如《三国志》中:“太祖徇淮、汝,褚以众归太祖”,“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许褚投奔曹操,周瑜投靠孙策,这些都是带着人马一起来的。

很多将军投奔某个主公,都是带领着自己的部曲加入这支队伍,可以理解为“带资入伍”。所以主公下令,也必须让这个将军带着自己的部曲前去执行任务。

这些部曲都是只属于某个将军的私兵,这是三国时期很重要的军队成分。

刘备在袁绍手下时,也秘密派遣赵云为他招募私人部曲。

《三国志·赵云传》:“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

将军带领自己部曲作战,战斗力自然非常强大。因为他们平日就生活、训练在一起,非常熟悉彼此,作战时的战斗力也更强。

说了有点,也会有缺点。就是守卫在地方的武将容易拥兵自重。比如刘璋派遣赵韪去进攻刘表,结果赵韪反而跟刘表眉来眼去,最终反戈一击带领手下回来进攻刘璋。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地方豪族们还修筑坞堡用于家族防卫。坞堡就是一种堡垒,里面可以屯兵屯粮,董卓所筑的郿坞堪称个中翘楚。

“又筑坞于郿 ,高厚七丈,号曰“万岁坞”,世称“郿坞”。坞中广聚珍宝,积谷为三十年储。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后汉书·董卓传》”。

三国时期基层的编制不论魏、蜀汉或吴都差不多,即五人为列,列有长;二列为一火,火有头;五火为队,队有头;二队为官,官有长;二官为曲,曲有侯;二侯有部,部有司马;二部为校,校有尉;二校为裨,裨有将军;二裨为军,军有将军、副将军。

也就是说,刨去卫士、幕僚、杂役等,三国时军队的编制应该是“准方块制”的二二进制,最基层的分队单位是“火”(列长不算军官),每个火头管10人,每个队头管50人,每个官长管100人,每个曲侯管200人,每个部司马管400人,每个校尉管800人,每个裨将军管1600人,一个军则管3200人,由有称号的将军统帅。

但实际情况下情况却有很大出入,具体表现是校尉一级开始编制就变得很宽泛,如果将军、裨将军或校尉迅速扩军,兵力超过额度,就会在每个校尉领下超编,原本每个校尉只辖两个部,超编后就会出现“别部”,如曹操募兵讨伐董卓,自称“行奋武将军”,编制照理只应有两个裨、四个校尉,8个部,但实际上却有几十个部,超过编制的部,如夏侯渊任司马的部,就叫“别部”,像夏侯渊当时的职务就是“行奋武将军别部司马”。同样,孙策离开袁术渡江南下时,职务是“折冲校尉”,兵力应该只有两个部800,但实际上出兵时已有千余,到历阳后扩军至五六千,不久后他被表为“讨逆将军”,兵力额度应该是3200,但此时他已占据庐江、吴郡、丹阳、曲阿等郡,兵力已达五万六千以上,这时他同样***取增加“别部”的办法加以平衡。

魏、蜀汉校尉及以上,实际统帅兵力都有很大弹性,如蜀汉,车骑将军刘琰一军仅1000多人(应为1600人),骠骑将军李严一军则多达2万余,奥秘就在于“部”和以上的单位都有弹性,刘琰的一军没有校、裨两级编制,直辖两个部,而李严的一军下辖的裨将远不止两人,其下属裨将所管的校尉也不止两人,校尉管辖下同样不止有两个建制内的“部”,还有“别部”,自然人数膨胀。

东吴的情况稍有不同,每个将领所统辖的兵力分为基本兵力和配属兵力,前者最多的例子是5000(陆逊,周瑜去世时遗兵4000多,其基本兵力应该也是5000),一般都是2000(周瑜任偏将军时、吕范)甚至500(徐盛)、300(张惇),大体上和这些将领的官职(数千的一般有杂号将军或偏将军以上封号,数百的一般都是校尉)相当,而配属兵力则可能数倍于此,如陆逊临终前以大都督将兵,直属的兵力多达一万三千多人。

曹操努力一生为何最后仍然无法统一三国?他的最大缺点是什么?

曹操最大的缺点就是多疑,但影响他统一的不是多疑,而是不断顺风顺水之后所引发的骄傲自满情绪。

当他统一北方时,这种情绪就渐渐产生了。当他接受荆州刘琮投降时,这种情绪就达到了顶点。主要表现为很难再听进谋士的意见。

在史实中,就有人建议拿下荆州后,先放缓脚步,稳定了荆州的局势再考虑东吴的事情。

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诩谏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太祖不从,军遂无利。

这是曹操的重要谋士贾诩给曹操的建议,先安抚和发展荆州,荆州搞好了,东吴自然就臣服了。虽然实际上东吴未必会自动臣服,但至少不会由赤壁之战的失败,到手的荆州也不会吐出2/3。

史书中赤壁之战只有结果没有过程,演义这个过程和细节就非常清楚。主要表现在两件事情上。

一是对蔡瑁、张允两个水军都督的处理上。蒋干盗书,曹操中了周瑜的计策,斩杀了自己两个水军大都督,但事后马上明白自己是中计了。

曹操之所以中计就是这种骄傲自满的情绪在作怪。也就是说曹操有些飘了,在他看来没有蔡瑁、张允的这两个臭鸡蛋也能做出槽子糕来。这要是换做以前,对抗袁绍他处于劣势时,曹操是万万不敢这么随心所欲的。甚至明知道那些人暗中写信勾结袁绍,他都选择了放过。为什么?那个时候他还没有骄傲自满的资本啊。

另外一件事就是对东南风的判断上。庞统献连环战船的计策,其实当时程昱和荀攸两人就提出了如果遭遇火攻该如何的质疑,甚至东南风起的时候,程昱再次提出了自己的担心,但这些都被曹操以自然常识给否决了,他现有的这种状态很难让他并产生威危机意识。横槊赋诗醉酒杀死扬州刺史刘馥,更是堵住了谋士们的建言之口。也就是程昱这样的元老敢说说建议。

赤壁之战失败之后,曹操曾痛哭郭嘉郭奉孝。在曹操看来如果郭嘉在,会及时劝谏他,不会让他有如此的惨败。这个只是曹操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已,即使郭嘉活到了赤壁之战,也给他提出了意见。以曹操当时骄傲自满的状态,估计也很难听进去。程昱的分量难道远不如郭嘉?程昱的话都听不进去,郭嘉的就能了?

那样如果再败了,曹操又该哭谁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国历史缺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国历史缺点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