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不属于隋朝的历史贡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不属于隋朝的历史贡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隋朝和宋朝是不是中国历史上最烂的朝代?
谢谢邀请。隋朝和宋朝当然不是最烂的朝代。不只不烂,而且伟大。
第一,隋朝之伟大。
隋朝之第一伟大就是重新恢复了中国的统一。
隋朝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王朝。大定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帝位于杨坚,北周覆亡。杨坚定国号为“隋”,初都长安,开皇三年迁大兴城。随后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在位年间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开创了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
结束一个***时代,恢复统一,开启一个伟大时代,难道很烂?当然不烂了!
隋朝第二伟大之处在于确定了很多此后的基本制度。
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制度上非常有创建性。政治上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并正式推行科举制,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现象;另外建立政事堂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这些都强化了***机制,根据南北朝的经验而改革政治。
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完善府兵制度,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查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
这些制度建设为中国的稳定创造了基本条件,当然不烂。
至于其他我们就不谈了,比如开通大运河,打通南北,在外交上四夷宾服,总而言之,隋朝是个伟大的朝代。
第二,宋代同样伟大。
宋代之伟大在于经济文化。宋朝,建于960年,亡于1279年,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
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后世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这根本就不是事实,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其实远超过盛唐。
宋朝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
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学者不在少数。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
一个朝代,文化繁荣,藏富于民,何烂之有?
所以说,隋与宋不仅不烂,实则灿烂。
正好相反,隋朝和宋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隋炀帝大业七年统计,全国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余,口四千六百余万。这是什么概念,唐代贞观之治就不用提了,最繁盛的***盛世也就勉强追平这个数据,历史上康乾盛世是徒有虚名,是否算作盛世争论越来越厉害,文景之治是真正的治世,但受到生产水平和时代局限的影响,总体的经济体量有限,盛唐的***盛世是名气最大的,勉强和隋朝的开皇盛世持平,但贞观之治和***盛世的基础却是隋朝杨广给奠定的,杨广开疆扩土,征服四夷,通畅丝绸之路,给繁荣打下基础,开创科举,使庶族有了希望,与士族的矛盾大为缓解,为***兴盛指明政治道路,另外隋朝三大仓粮食充盈,为***人口迅速恢复起到了关键作用。即便如此,***盛世只是追平了开皇盛世,基本没有太大的超越。
下面再说说宋朝,北宋仁宗时期人口净增长数已经于贞观之治时总人口数持平,总户数达到了空前的1236万户,远超唐朝最繁盛时期***盛世的800多万户,税收更是大到7000万缗之巨,如果按3%汇率计算,生产总值换算成人民币约为28万亿,相当于我们1998年时的生产总值,即便是到了现在人均生产总值(GDP)还要低于宋代几倍。(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是82万亿,是宋代三倍多,但人口是宋代的十倍多),这就是历史上的仁宗盛世。
这仁宗盛世还算不上宋朝最富有的时代,哲宗朝和徽宗时期,国家税收超过10000万缗,特别指出的是,建炎南渡以后,经过几代皇帝的努力,只拥有半壁江山的南宋也达到过北宋这样的经济水平,经济总量占世界的70%以上,而地域和人口都比南宋大数倍的康乾盛世,经济总量只占到全世界的32%。中国古代属于农耕文明,土地的产出有限,所以所谓的盛世经济总量也非常有限,而宋代则是以工业为基础,大量的陶瓷、丝绸以及手工业产品出口贸易是主要经济来源,农业生产与手工业生产和进出口贸易相比已经不再是占主导位置,宋朝已经具备了工业国家的性质。
隋朝灭亡的太快了,后世为了证明自己取代隋朝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严重贬低了隋朝的历史贡献,大宋虽然强盛,但为了预防武将造反,实行了禁军制度,武将没有自己训练培养嫡系部队的权利,打仗时临时派给一支部队,这支队伍的训练情况、战斗力、忠诚度,领军的将军一概不知,战术意图无法贯彻,打仗时只能按照这支部队曾经训练过的阵法去打。有时这个阵法主将都不是很清楚,只能靠随军带来的阵图去指挥军队,这样的军队怎么能打胜仗?这样的安排使得大宋能够完全杜绝武将拥兵造反,但也使得军队对外作战时屡遭败北,给人以软弱的印象。南宋赵构开始时局面混乱,盗贼四起,兵变不断,外部又有金国威胁,高宗赵构只能摒弃以前的军队制度,给武将充分的自由裁量权,并允许武将培养自己的嫡系部队,于是立刻涌现出岳飞、韩世忠。吴玠、刘錡这样的军事奇才。但其副作用也很明显,苗刘兵变直接把高宗赶下皇位,淮西兵变,四万正规军裹胁十万百姓投靠了敌国,彻底改变了宋金之间的战略格局。彻底粉碎了灭掉刘豫收回故土的希望。两次兵变使高宗不得不考虑快点结束战争,于是把主要精力从北上抗金变为委屈求和。
即便是到了后期,南宋以弹丸之地,抵抗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铁蹄十几年,这个还算弱吗?
史书记载虽然也稍有偏颇,但并没有磨灭这些事情,基本的历史脉络还是比较清晰的,只是历代统治者在宣传历史时做了取舍,根据自己的需要,夸大或者掩饰了很多东西,所以研究史料的人与那些从***、演义、历史故事、等宣传渠道获得历史认识的人,会对历史有不同看法和感受。
隋与宋得到***的方式相似,都.是***得之于孤儿寡妇,因此***的合法性和正统始终困扰其前期,文帝刻薄而宋太祖比较宽厚,政治风气因而成习,炀帝才具而德不具,因此好大喜功伤国家根夲,二世而亡。宋自太祖承安史之乱后的教训,祟文抑武,优待前朝宗室,息争慎杀,使中国的政治文明达到了古代的顶峰,宋太宗弑兄而立,父子正统性受世人鄙視因而只能任奸用佞,国此北宋一朝除仁宗外皆为奸小之君,武大郎开店式的治国,使的士风鄙下,贪鄙盛行。其实太祖的抑武与太宗以后的抑武是完全不同的,现代人把宋的祟文抑武而使国家嬴弱归于杯酒释兵权是完全错误的
最没存在感的是晋朝,最烂的当属清朝了,隋朝太短,不过功绩不可磨灭,宋朝除了被大家诟病的军事战争(没产马地没多少骑兵,步兵只能做到击溃而做不到歼灭)外,其他各方面如经济,文化,政治制度,社会***,百姓生活水平等等等等可以完爆各个朝代,排名第一当然确实不大合适,因为它不符合中国人统一和开疆拓土的期望,但是前三绝逼没问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不属于隋朝的历史贡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不属于隋朝的历史贡献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