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流放的历史汉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流放的历史汉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汉朝屯兵制度是谁提出的?
  2. 五个怀才不遇的古人及故事?

汉朝屯兵制度是谁提出的?

汉武帝元狩四年,卫青、霍去病率领大军主动攻击匈奴,匈奴被击退后,留下大片真空区域。这片区域闲置在那里,不能产生价值。与此同时,大量的士兵驻守于此,这些士兵除了等匈奴人再次出现外,基本上无所事事。也就是说,当“地闲”遇到“人闲”时,给汉武帝提供了新的思路。

流放的历史汉朝-汉代流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汉武帝认为,与其让百姓到西北去种地,不如让这些军士们开荒生产。汉武帝最初的想法是,只要他们能够自给自足,或者说,只要能够减轻军需压力,都可以接受。《史记·平准书》记载:

太初元年,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设田官,斥塞卒六十万戍田之。

流放的历史汉朝-汉代流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让军队来屯田,相比于流民屯田来说,有两个优势:第一,士兵们常年接受军令,执行力比流民要高。第二,士兵们是一个整体,便于整体调度,而且,士兵大部分身强力壮,生产力极高。因此,军屯的效果,比民屯更加显著。几年尝试下来,除了遭遇天灾外,军队屯田的收成,基本上都能满足自给自足,甚至还有盈余。因此,接下来几年,汉武帝又派遣约十八万军士,分别到酒泉、张掖、轮台等地开展军屯。

到了汉昭帝时期,继续推行军屯制度,此时把一些罪犯、流放的罪奴也发送到边疆,参与屯田。一方面,可以让军队将士继续监管这些罪犯,另一方面还能让罪犯参与生产。汉宣帝时期,汉朝军队讨伐车师,俘获300名俘虏,汉宣帝尝试让俘虏来参与屯田。因此,《汉书·西域传》云:“使吏卒三百人,别田车师。”足见当时军屯制度已经发展成熟。特别是在汉宣帝时期,军屯的规模很大,这些在西北屯田的士兵,农忙时耕种,农闲时训练,成了抵抗外敌的重要力量。同时,他们减轻了中原内地的粮草压力,直接造福了汉朝百姓。

流放的历史汉朝-汉代流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五个怀才不遇的古人及故事?

1、孔子

孔子感叹过说“道不行乘俘浮于海”,如果大道不能推行就乘着竹筏到东海去遨游,实际上孔子这一生颠沛流离就没有过哪个诸侯国国君真正赏识过他并委以重任。反倒是孔子的学生是他最忠实的信徒和追随者。

一些诸侯国国君如齐景公等也曾问政于孔子,但只是问而不用。

孔子晚年回到鲁国,在他死后,鲁国三桓的叔孙武叔还挑拨说孔子的学生子贡远远强于孔子。孔子是异于当世的,能得其门而入者实在是少之又少。

2、韩愈

唐代文学家,有“文起八代之衰” 的美誉。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但却求仕不得志,生不逢时。

一心为民上书言京畿百姓穷困,请求缓征徭役,租税, 却被贬为阳山令;元和14年(公元819年), 卒于824年 韩愈上著名的《谏迎佛骨表》力谏, 几招杀身之祸,后经友人鼎力营救,被贬为潮州刺史。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竟然想到了死,“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心情抑郁,悲伤到了极点。这种抑郁的心情一般都注定他们不会长寿。“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

3、李白

李白在名作《将进酒》中感叹“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正是如此肯定的感叹让人看到他的无可奈何。

李白有举世无双的文章华彩之才华,但是这种才华注定了只能为盛世锦上添花,而不是经天纬地的治国之才。所以终其一生也只能感叹怀才不遇。

4、贾谊

汉代贾谊的《过秦论》被称为“西汉鸿文”,这篇政论文鞭辟入里地分析了秦之得失。但是贾谊之才不是治世的汉文帝当时面对时局所能施行的。最终不能伸展抱负的贾谊英年早逝,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

5、陶渊明

陶渊明生不逢时,心有大志,却怀才不遇,为了养家糊口当了一个小小的县令,因为看不惯邮督的飞扬跋扈交出官印,隐居乡下。

在公元406年,大诗人陶潜当时四十一岁,在彭泽县当知县,每个月领着大概五斗米的官俸。有一天的下午,陶潜上完班,办完公事后,刚换上平时穿的便衣,坐在那里翻看着曾经的诗作。突然,有一位小吏急匆匆闯进来说:“张大人现在要过来巡查了,老爷请赶紧换回官服去迎接他。”

陶潜是又无奈又气愤,他不禁叹了口气,说:“我不可能因为这五斗米的俸,就去像一个非常无能的人点头哈腰。”说完之后,他就临时决定不再继续当这个知县了,说罢便开始收拾好行李,归隐而去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流放的历史汉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流放的历史汉朝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