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皇帝杨坚一生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隋朝皇帝杨坚一生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杨坚和朱元璋同是40岁即位,为什么隋朝在杨坚晚年时有所衰退,而明朝没有?
  2. 隋朝杨坚是汉人吗?不是,他是哪族人,原名叫什么?
  3. 隋朝是谁建立的一共经历了多少年有几位皇帝?
  4. 隋文帝时,采用通过什么方法选拔人才,隋文帝是创设了什么,什么正式形成?
  5. 杨坚建立隋朝为何仅仅十余载就能积累惊人财富?

杨坚和朱元璋同是40岁即位,为什么隋朝在杨坚晚年时有所衰退,而明朝没有?

这样的说法大概是因为杨坚虽然是隋朝的开国帝王,但是杨坚在打下江山以后,特别是他晚年的时候,杨坚的性情变得多疑和残暴,开始诛杀一些隋朝的肱骨大臣,让隋朝的可用之人越来越少,朝廷更是一度陷入政治混乱的状态,最后隋朝的开国元勋中好像就只剩下了杨素,其他的人都被杨坚杀的杀,辞官的辞官。 其实历史上有很多的帝王都是晚年的时候一改之前明君的作风,开始变得多疑,开始无端猜忌一些身边的亲近之人,总是觉得别人要夺自己的江山,害怕自己朝不保夕,会被人***,这种患得患失不仅让他们失去了作为一个帝王的理智,还会让那些曾经为朝廷立过功的老臣们心寒,失去民心。最后落得一个身边没有可用之人只有趋炎附势的小人的结局。 杨坚晚年诛杀了很多对自己很忠心的大臣,唯一的几个保住了自己性命的大臣也都辞官回家了,很多大臣都开始对杨坚有意见了,杨坚这样的行为可以说是自己砍断了自己的左膀右臂,让自己陷入了一个孤立无援的境地,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杨坚造成的后果没有在当代就表现出来,而是到他儿子杨广即位以后才开始逐渐显现。 其实历史上很多朝代的灭亡都不是一个君王造成的,很多都是历朝历代的君王犯下的错误积累下来的后果,没有在之前就显现,是因为当时可能国力还比较的强盛,朝廷还可以用一些法子堵住那些漏洞,但是这些错误并没有随着时间消失,它们终究会爆发,隋朝灭亡也是这样,都是长期积累的后果。 杨广只是刚好处在这样一个时间点而已,当然杨广也犯了很多错,可是要把隋朝的灭亡都算在他一个人的头上还是有点不公平。

隋朝皇帝杨坚一生历史-隋朝的杨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隋朝杨坚是***吗?不是,他是哪族人,原名叫什么?

汉族隋文帝杨坚生于公元541年7月27日(公历),(581年3月4日-604年8月13日)在位,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鲜卑赐姓是普六茹,小字那罗延。隋朝开国皇帝,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随国公,杨坚承袭父爵。

隋朝是谁建立的一共经历了多少年有几位皇帝?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隋文帝)夺取了***,建立隋朝,定都长安,设洛阳为陪都。589年,隋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618年,隋炀帝杨广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覆灭了

隋朝皇帝杨坚一生历史-隋朝的杨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总共建立了38年,两个皇帝

隋文帝时,***用通过什么方法选拔人才,隋文帝是创设了什么,什么正式形成?

创立不太好说,确切的形成是在隋朝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期科举正式形成.唐太宗时期设置明经,进士两科,一般明经比较好考,以背诵为主,进士要考时务.武则天首创了武举,殿试唐太宗派***主考,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宋朝开始了糊名法,大大增加了录取人数.王安石变法时期进行了改革,但基本都被废除了.然后科举为各朝所延续,直到明朝八股取士,清朝大兴文字狱近代科举被废除.

隋朝皇帝杨坚一生历史-隋朝的杨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隋文帝时实行设科考试,分科取士选拔官吏。创设科举制,也就是科举制正式形成。科举制打破了门阀制度的限制,有才学的人可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参与朝政管理。选拔官吏的全力集中到了中央

杨坚建立隋朝为何仅仅十余载就能积累惊人财富?

隋朝灭亡20年后的一天,***官员马周向唐太宗李世民汇报:隋朝储存在洛口和西京的粮食,至今还在食用。

换句话说,唐朝建国20年之后,吃的还是隋朝的粮食!

隋文帝杨坚到底积攒了多少家底呢?

隋文帝建国不过十来年,户部向皇帝报告:府库皆满!所有的仓库都装满了!

隋炀帝杨坚自己都奇怪,我们家实行的是轻徭薄赋,还有大批财产都分发给打江山的兄弟们了,为毛这么快仓库又堆满了呢?到底收了多少财货?不会是哄老子看行的吧。

还真不是哄皇帝开心。

隋朝建国之初就积累了海量财富,到处建造粮仓堆积粮食。等到隋炀帝登基的时候,隋朝国库中的粮食足够吃50年的!

这可不是夸张。1969年考古队从洛阳发掘出隋朝的粮仓,一共有259个粮窖,一个粮窖里面,就有碳化的粮食50万斤!这就是粮仓!

隋文帝统一中国,接受的是一个四面漏风的烂摊子,为什么这么快就积攒下这么多家业呢?主要靠两招!

第一招:大索貌阅。

大索貌阅是个什么鬼?简单说,就是古达的***照相技术。南北朝时期,老百姓为了逃税,就虚报年龄,诈老诈小。大索貌阅,就是虽然没有照相技术,但是用文字形式把纳税人相貌记载下来。用这个办法核查纳税人口。

第二招:输籍定样。

隋朝按照户数纳税,村民为了偷税漏税,有时候一个户口本上有四五十人,用这种方式减少纳税。隋朝的新规矩是,每年正月初五,地方官员带头下去查户口。

就靠着这两招,隋朝户数从建国初的400万户,十年的时间就扩张到接近900万户,人口超过4600万。

户数增加,上缴国家的皇粮国税自然猛增,除此之外,隋朝规定每户人家每年要向国家缴纳0.7石的义仓粮食。说起来是为了赈灾公益,实际上还是压榨老百姓的财富。

所以说,隋文帝短短十几年积累的巨额财富,主要还是从民间开源产生的财富,被吸收进了国库。国家有钱了,老百姓还是非常的穷困。

这样的局面,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尤其是这么大的家产交给隋炀帝之后,隋炀帝有了这些国库皇粮为底气,开挖运河,兴建洛阳,远征高句丽,没几年就把这些财富祸害差不多了。更为危险的是,因为穷兵黩武,老百姓深受其苦。

最后忍无可忍,当权军人利用民间情绪,轻松***得手。

可以说,隋文帝积累的家业,害了自己的儿子。

从这角度观察历史,我们发现,今天像股神巴菲特和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都表示要把大量财富捐赠出去,不会给自己孩子留下太多财富,这个做法是很有智慧的。

如果你有亿万家财,愿意全部留给后代,让他们躺着吃一辈子也不愁吗?

欢迎你探讨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我是铁锤,2019一起加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皇帝杨坚一生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皇帝杨坚一生历史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