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国历史太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三国历史太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三国演义里的令,相,太守,牧,刺史这些官是怎么排序的?
  2. 三国永安太守?
  3. 曹操各郡太守?

三国演义里的令,相,太守,牧,刺史这些官是怎么排序的?

州牧,是封疆大吏,掌握一州(东汉末全国分13州,州下设郡,郡下设县)军政大权,相当于现在的某军区总司令兼几个省的政治财政第一长官。刺史,是由中央***直接任命派遣监督州牧、太守的官员,汉朝刚刚设置时相当于后世的参军一样的官员,官位不高,却可以直接上达天听,因此后来渐渐做大,不过名义上仍然只是个类似于监军一样的官员,俸禄只有六百石。太守,是郡的最高长官,相当于现在的某市***,俸禄二千石。

三国历史太守-三国历史太守排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国永安太守?

应是永安都督,李严担任第一任永安都督。永安(今重庆奉节县)是蜀汉***在吴国和蜀国边境,东吴陆逊,以辅国将军,领荆州牧的身份亲镇西陵。

刘备晚年,他还不能回成都,一边留守,一边思考在自己身后永安的防守问题。

三国历史太守-三国历史太守排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终刘禅继位后,由李严出任蜀汉第一任永安都督,从此,永安—蜀汉的东大门,由永安都督防守。

蜀汉***在吴国和蜀国边境设置的戍卫重镇,是蜀汉***在吴蜀边境设立的最高军、政机构,其最高统治长官就是永安都督。这一职位先后有五位都督担任过,直至蜀汉灭亡。分别是:李严、陈到、宗预、阎宇、罗宪。

三国历史太守-三国历史太守排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曹操各郡太守?

1、栗成[又名栗攀、贾攀](约191-193.3),袁绍为冀州牧时任命,被黑山军所杀。

2、董昭(193.3-195),袁绍任命,继贾攀为太守,后投靠河内太守张杨,任骑都尉。

3、高蕃(?-202),袁绍任命,屯兵河上阻碍曹军用水道运粮,为李典与程昱渡河击败。

4、董昭(200.2-204),曹操任命,第二次担任,攻下邺城后,改任谏议大夫。

5、袁春卿(203-204),袁尚任命,袁绍族人。被董昭劝降。

6、凉茂(约204-约206),曹操任命,后转为甘陵相。甘陵国于建安十一年(206年)撤销为甘陵郡,改称甘陵太守。

7、国渊(211-约212),曹操任命,迁太仆。

8、王修(约212-213.11),曹操任命,原为袁谭部将,后归降曹操。以廉洁著称。迁大司农。也有可能王修的任期为(约206-211),因《王修传》直接说曹操为魏公时迁大司农,因此任期为(约212-213.11)算比较合理的。

9、王朗(213.11-214),曹操任命,曹操称魏公后第一任太守,后迁少府。

10、陈矫(214-214.7),曹操任命,曹操第二次东征孙权,入为丞相长史。

11、陈矫(214.10-215),曹操任命,第二次担任,这是曹操第二次东征孙权回来后任命。数月后转西曹属。

12、薛悌(215-216),曹操任命,陈矫好友,其受推荐接任,后迁尚书令。

13、徐奕(216-217),曹操任命,受西曹掾丁仪排挤,出任太守,后迁尚书令。

14、徐宣(217-220.3),曹操任命,魏丕称帝后,迁御史中丞。

15、贾逵(220.3-220.6),曹丕任命,迁丞相主簿祭酒。

16、温恢(约221-223),曹丕任命,魏帝国建立后第一任,迁凉州刺史,病卒于道。

17、郑浑(223-约226),曹丕任命,明帝曹睿时入为将作大匠。

18、裴潜(文帝时),曹丕任命,曾任魏郡典农中郎将,职如太守,后迁荆州刺史。

19、钟毓(244-249),受大将军曹爽排挤外出为官,曹爽诛后,入为御史中丞。

20、吴瓘,任期不详,出自《魏书·仓慈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国历史太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国历史太守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