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历史上哪个宋朝最厉害知乎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历史上哪个宋朝最厉害知乎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李渊建立唐朝是不是很容易?
李渊建立唐朝是不是很容易倒不好说,但李渊的运气绝对出奇的好,建立唐朝的过程也很顺利。
李渊显赫的出生
他的父亲李昞为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唐国公,母亲是隋文帝独孤皇后的姐姐。在李渊七岁那年,父亲李昞就去世了,七岁的李渊就承袭父亲的唐国公的爵位。
公元581年,李渊15岁的那一年,姨夫杨坚篡夺了北周的皇位称帝,建立了隋朝。更重要的是,隋文帝杨坚非常喜欢聪明伶俐的李渊。李渊的人生就此开启开挂的模式。刚开始的时候,杨坚任命他为自己身边的禁卫武官,精心照管培养。等李渊年纪稍大,又将他外放锻炼,先后任谯州和陇州刺史。
隋炀帝杨广杀父篡位后,李渊的人生虽然遭遇了一定的挫折,但凭借李渊的谋略和智慧,一步一步化解了杨广对自己的猜忌,先后任岐州刺史、山西河东慰抚大使。
李渊良好的机遇
隋大业十一年(615年)八月,发生了一件事大事,看似与李渊无关,实在改变了李渊的命运。这一年,隋炀帝杨广以突厥始毕可汗不来朝贡为由,亲率大军前往北部边境巡视,意在震慑突厥,结果反被突厥十万大军围困在雁门,差点死在了雁门。从此,北方的突厥成为了杨广的心头之恨。
617年,杨广任命颇有谋略的李渊,任太原留守,成为这一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主要任务就是对付突厥。正是突厥的神助,才让李渊有晋阳这块风水宝地。山西四面环山,四周屏蔽,晋阳地处山西的中心,也三面环山,有险可守。同时山西正处在塞外漠北和中原腹地的中间位置,向南可以攻取洛阳,而后直下江南,一马平川;向西,渡过黄河直捣长安,便可占据关中大地,谋取天府之国的蜀地;即使无力南下,也可以占据山西,据险而守,休养生息、积畜力量,可以虎视中原。
李渊好友的相助
拥有的晋阳这块风水宝地,为起兵创造了条件。但是起兵造反还必须有钱有粮不可。运气好得出奇的李渊,想什么就有什么。晋阳有个晋阳宫,宫里有大量现存的粮食、布匹和铠甲。而且晋阳宫监裴寂,与李渊还是好朋友,好哥们,常常在一起喝酒。李渊在晋阳起兵时,裴寂将晋阳宫的全部家当:九万斛白米、五万匹布帛和四十万副铠甲,全部给了李渊,成为李渊创业的第一笔启动资金。
关键时刻的多方神助
要起兵造反,首要的任务是兵源。作为晋阳留守的李渊,手中的兵力估计只有万余人,何况李渊的两个副手王威、高君雅,都是杨广的亲信,本来就是监视李渊的,这万余人还不一定听指挥。唯一办法就是招募。招募士兵需要理由也需要朝廷的同意。关键时刻,又有人神助。距离晋阳不远的马邑,校尉刘武周在关键的时间节点杀了太守王仁恭,举兵造反,占据了晋阳附近的汾阳宫。为了抵御刘武周,李渊募兵师出有名了。李渊很快就征集了三万余人。
手中有兵之后,下一个任务就是除掉身边杨广的亲信王威和高君雅。***是需要充分的理由,否则不能服众。恰好突厥又来神助,其骑兵进攻晋阳。于是,李渊暗中派人指控王威和高君雅勾结突厥,李渊当机立断,将二人杀掉。从此,起兵水到渠成。
三万人马,在群雄并立的隋末,力量实在是太小了。但只要运气好,就会有办法。李渊对北方的突厥一通忽悠许愿,突厥大张旗鼓地支持李渊以壮气威,同时还派兵和马匹协助李渊打战。同时,李渊又通过示弱,尊东部的李密,为盟主大哥,这位本家大哥李密,在东面的洛阳周边,与隋军的主力王世充及宇文化及的大军厮杀,充分保障了李渊的东部安全,让李渊的军队有机会从容地向西挺时,直取京都长安。
据守长安的是代王杨侑,本身就实力不是很强,还要分兵防范西凉李轨和西秦薛举。五个月后的十月四日,李渊大军进入长安。十五日拥立代王杨侑为皇帝,尊杨广为太上皇,自称唐王。
第二年的五月二十日,李渊在长安太极殿登基称帝,国号为“唐”,改元“武德”。从此,中原大地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总体而言,李渊的“晋阳兵变”之路,以及攻占长安建立***和统一全国之路,是一条顺畅之路,但也是一条英勇顽强和全力拼搏之路!
李渊是隋朝统治集团核心——关陇勋贵集团的一员,因而起兵之前就是掌管一方的大将。所以进入关中之后迅速获得关陇勋贵集团中的许多人支持,很快稳定关中局势,之后凭借次子李世民东征西讨迅速奠定统一大局,看起来建国非常顺利。但是任何人建国都并非轻而易举,李渊也不是轻而易举就完成统一大业的。
第一难:太原起兵到闪击关中
李渊出生贵族家庭,可以说无论谁最终取得天下都会优待他们家族。毕竟他们一家坐镇山西,朝廷获胜他有镇守之功,其他义军获胜,只要他能归顺新朝一样会受到重视。而冒着杀头的风险加入争夺天下的竞争,本就需要一定的勇气和魄力。
既然选择起兵,李渊在太原一带的经营以及李氏家族的势力自然要相对容易一些,但是起兵之后进军关中的决定就体现出李渊本人的智谋和胆略。太原起兵后不久,李渊就倾巢而出攻击他心目中最佳的战略基地,隋朝首都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
关中地区的重要性并非只有李渊知晓,天下有识之士中许多人都看清了这一点。但是在群雄逐鹿的复杂局势下,如何夺取关中就成为一个复杂难解的谜题。而李渊在夺取关中的过程中却非常坚定而有策略。
稳住突厥:李渊所在的太原一带时刻面对突厥的威胁,此前李渊一家也经常需要防范和抵抗突厥的入侵。而李渊在太原起兵前后,均对突厥示好,尽可能的放低姿态与之结盟,就是为了稳定自己的后方,避免自己的进攻关中时腹背受敌。
稳住李密:此时中原大地声势最大的就是瓦岗军,而瓦岗军首领李密也对关中的重要性非常清楚,但是碍于手下将士多为河东人,同时自己也贪恋洛阳一代的土地和财富,因此始终在洛阳一带与王世充纠缠。而李渊起兵之后同样***取低姿态讨好李密的方式,将李密稳住避免他挥师入关。
孤注一掷:在稳住突厥和李密两个强劲对手的情况下,李渊几乎是倾巢出动进攻关中,在大本营晋阳留守的三子李元吉实际上根本没有多少兵马。李渊带着长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非常坚决的进攻关中。进攻关中的军事行动如果失败,李渊集团面临必然是土崩瓦解的结局,事实证明即使他攻入了关中,他的老巢晋阳依然被人端了,如果无法攻入关中,后果可想而知。
第二难:立足未稳,四面围殴
进入关中之后的李渊,就像是摘了大家的桃子,于是立足未稳之际就面临四面围殴之局。此时的李唐集团面临西北有薛举父子和李轨集团,北方强悍的突厥已经不再和李唐集团和睦相处,而是与刘武周和宋金刚联合把李渊的老巢晋阳给端了。函谷关以东虽然王世充和李密还没分出胜负,但是也时刻让李唐集团不敢掉以轻心。
尤其在公元619年,晋阳被刘武周、宋金刚联军攻陷,李渊甚至被吓得想要放弃河东之地,依托黄河固守关中了。此时王世充已经击败李密的瓦岗军控制洛阳,随时可以发兵进攻关中。
这时李唐集团又依靠李世民的卓越指挥能力和潼关天险,***取分化瓦解和逐个打击的方式,击破刘武周和宋金刚收复晋阳稳住局势。
第三难:虎牢关之战的艰难
在关中站稳脚跟的李唐集团已经成为最具实力的割据势力。李渊也把目光投向了中原,他令次子李世民东出潼关攻打王世充。
此时的王世充已经很难凭借一家之力对抗强大的唐军,为此他向称雄河北的窦建德求援。窦建德也在谋士的建议下,放下此前与王世充争斗的过节,领兵前来救援。由此形成李唐集团以一敌二的战局。
由于王世充在洛阳的坚守,李唐集团当时面临的局面也并不乐观,一方面王世充还没有彻底打败,另一方面窦建德人马不少,随时可能从后方给予唐军致命一击。
此时李唐集团内部特别是李世民的洛阳前线产生了分歧,很大一部分人认为攻击王世充的机会已经丧失,应该撤围防止被围攻。但是李世民的勇气和战略再一次挽救了唐军,他以少数人马到外线***取围点打援的方式击败窦建德,随后迫降王世充,奠定了李唐王朝统一天下的大局。
综上,李渊统一天下也并非一帆风顺,总体而言也是从弱到强,隋末与李渊背景相似,实力相当的豪杰并非没有,但是李渊在太原起兵之后果断的抢占关中战略要地是其最终胜利的基础。而孤注一掷夺取关中的军事行动又体现了李渊良好的战略大局观和非凡的胆识和魄力。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以尊隋为名起兵,一路势如破竹,十一月占领长安,拥立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即隋恭帝。李渊自任大丞相,进封唐王。义宁二年(618年)三月,隋炀帝死,五月,杨侑禅位于李渊,李渊称帝,定国号为唐,改元武德,仍定都长安,建立唐朝,隋朝灭亡。杨侑降为希国公,置居长安,次年五月去世。而后,李渊册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
李渊在入主关中前,先派使吹捧占据河南的瓦冈军李密,使其成为东方的屏障。入主关中后派李世民平定西北金城的薛举、薛仁杲,派唐使安兴贵、安修仁生擒武威的李轨。620年派李世民击败入侵河东(山西省)的刘武周、宋金刚,而后洛阳郑帝王世充与河北夏王窦建德联合抗唐。622年李世民击溃联军,俘窦建德,王世充投降。窦建德的余部刘黑闼也被李建成击溃,河北至此平定。623年辅公祏率杜伏威余部在丹阳反唐,隔年被唐军俘杀,割据江陵的萧铣则于621年被李靖、李孝恭率军平定。翌年,岭南冯盎降服,又虔州林士弘死,因此唐朝基本统一汉地。
没有哪个朝代的建立是容易的,包括李渊建立唐朝也是一样,看起来好像一切顺风顺水,但实际上其内心之煎熬,行事之如履薄冰确实非常人所能体会。
一、李渊出身钟鸣鼎食之家,而造反是要冒着杀头的危险的。
我们现在常说官二代富二代,说他们都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但是你可知道,我们今天的主人公李渊,那才是真正的官二代富二代啊。不信,下面我来捋一捋你瞧一瞧。
1、出身关陇贵族;
2、祖父李虎,为西魏八大柱国之一;
3、因祖上富贵,李渊一出手就袭封唐国公;
4、文献皇后是其亲姨母;
5、隋炀帝杨坚是其亲姨夫。
非但如此,史书记载,文献皇后和隋炀帝杨坚对李渊崇信异常。
大家看看,李渊有如此富贵,也难怪他之前不想造反,最后在儿子李世民的逼迫下才起兵造反。
二、虽然李渊儿女都很出众,为其分担了不少,但其建国的过程中并非一番风顺。
说句很实在的话,李渊怕是中国历史上最没有存在感的皇帝了吧,我相信这个说法,很多人都会同意。
然而,实际情况是,李渊之雄才大略,后世皇帝并没有几个能比的上他,之所以大家都觉得他存在感低,一是因为玄武门之变,二是因为儿子李世民太过耀眼。但不得不承认,李世民的诸多治国政策都是李渊时代的直接继承或延续。
现在,很多人被一些历史剧误导,窃以为李渊是一个靠儿女打天下,坐享其成的皇帝。其实不然,其一,李渊武艺超强,尤其是箭法,堪称一绝,其能娶到窦氏,就是因为其参加了窦氏的比武招亲,并且获胜成了冠军;其二,李渊有帝王胸怀,能忍常人之不能忍,李渊建立***前曾向异族称臣纳贡;其三,李渊颇有谋略,瞅准时机,直取关中,继而定鼎中原。
在打江山的过程中,我们今天所说的每一件事情看起来都好像很小,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哪一件都是非大智大勇所不能完成的。
所以,这天下哪有好打的江山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历史上哪个宋朝最厉害知乎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历史上哪个宋朝最厉害知乎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