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朝的伪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夏朝的伪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有人说夏篆是夏朝的文字,也是最原始的文字,这是真的吗?
- 为什么我国青少年玩“汉服”这么多年,商家也大力炒作,可感觉“汉服”这个概念完全得不到正规学界的认可?
- 夏朝与哈拉帕文明是什么关系?
- 历史上的五帝是由禅让制而来,为什么不会禅让出黄帝家族呢?
有人说夏篆是夏朝的文字,也是最原始的文字,这是真的吗?
历史上有夏篆一说,由于人们未发现夏朝文字,所以人们一直对夏篆有不同看法,如:‘夏篆,传说中夏代的文字。
一般以为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始为篆字,此‘夏篆’所言之‘篆’,泛称也。
从考古实物来看,尚未发现确切可靠的夏代文字;如有之,则必较甲骨文更原始一些。
古人多有以金文大篆附会夏篆之说,凡此种种,皆依托之伪说’在这里夏篆被认为是‘附会’‘伪说’其根据是夏朝文字不存在,哪里还谈得上夏篆?
为什么我国青少年玩“汉服”这么多年,商家也大力炒作,可感觉“汉服”这个概念完全得不到正规学界的认可?
一个过去时代的服装,虽然,它是中国人的民族文化,为什么传承不下去,一个是时过境迁,一个是按照汉服的搭配,现在的人就没法工作了,毕竟这是工业时代,所以,汉服是没办法流行下去的,只是一时的炒作而已。
裤裙有点象汉服的裤子,出门上厕所特麻烦,怕公共厕所埋汰,得先把底裤腿拽手里把着一块脱裤子,忘了就麻烦了,裤腿可以扫厕所了,我以前因为喜欢买过几条,现在不敢买了。
本来就是借着文化噱头推广炒作罢了,你看他们喜欢的汉服有几个是难看的?但实际上老百姓的粗布衣服才是当时的主要服装吧。就像宠物一样,除了特殊的,比如没毛的,绝大多数还是好看的,品种金贵的受欢迎。
汉服是一种文化,但不适合大力推广。
因为,首先呢它不适合现在人的生活。大大的袖子,长长的裙摆,走起路来摇曳生姿的同时也当了一块行走的抹布。若是坐办公室的成年人尚可一穿的话,那青少年就完全不行了,莫说是体育课,就是平时的文化课一扫袖子书本落地,一做卷子卷子破碎,想想画面就尴尬。
再次呢它不适合现代人的理念。作
为“汉”服,它是过去一个时代的产物,就像是繁体字,正是因为它属于过去,所以在这个以简约快节奏的当代,它不能作为主流来推广,但可以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
青少年们玩玩汉服,不忘初心,就这样,挺好。
夏朝与哈拉帕文明是什么关系?
对这个问题必须保持审慎。
其一,从符号和铭刻来看,这是西亚和东方两个方面的融合。此类印章在西亚有很多,上面也有符号,多数是印鉴用的,有神祗、族徽、姓氏等。哈拉帕的印章符号,有一部分确实跟甲骨文一样,如形同「亥」字的一个符号。从这两点来看,该文明受到东西两个方向的影响。
其二,年代学上看。哈拉帕是连续的,早起公元前3000年,晚至1700年。根据小麦、家畜、青铜器等考古,西亚影响应该是压倒性的。
其三,哈拉帕存续的中后期,即公元前2300年-前2200,乌拉尔山东麓平原出现了一个军事技术的爆发,它以马车、军事建筑为主要标志。考古学家称之为「辛塔什塔-彼得罗夫卡文化」。与普通见解相反,这个文化挤压了原始印欧人的几个中亚文化(雅利安是四五百年后的第二波印欧人),他们本身族群不详。
有迹象表明,该军事文化曾经很有扩张性。它在中亚侵入了原始印欧人的文化圈。在东方,可能也侵入到了黄河流域。个人认为,黄帝部族的强势崛起与此有关,石峁古城可能是证据之一。
因此,如果说夏朝或夏人(按史记即为黄帝族)跟哈拉帕有关系的话,那就只有这个因素了。也许辛塔什塔人的文化曾通过中亚进入印度。
另外一个可能是南亚大通道,即川西-云南-缅甸-孟加拉-印度。这条通道远比后人想象的繁忙,文明交流内容也非常深刻广泛,但目前考古不多。不排除东亚文化因素从该通道进入印度。
最后,夏朝有初步文字应该是肯定的,甲骨文是一种成熟文字了,必然有前身系统。
哈拉帕文明属于古印度文明,距今有五千年。印度河流域的达罗毗荼人创造了哈拉帕文明。他们会制陶、用象形文字、有玻璃制造、弄青铜器具。夏文明属古中国文明。夏朝距今四千年,,是青铜文明,可能使用象形文字。有人认为夏文明是独立的文明。还有人认为夏文明就是哈拉帕文明或者苏美尔人东迁。理由是哈拉帕与商代的一些陶器上的符号的类似及山海经等。证据不足,难以服众。考古学是要有切实的可以辩论的实物的,比如商代的甲骨文。
历史上的五帝是由禅让制而来,为什么不会禅让出黄帝家族呢?
题主这个提问,若追本溯原则並非一种说法。三皇五帝,异说纷纭。
一、关于五帝之说的演变
三皇之说有五种,五帝之说有三种。题主所谓五帝出自一脉,皆为一家族内禅让,也就是内禅形式。
一是《史记*五帝本纪》说,是司马迁依据《世本》和《大戴礼》而成。以黄帝、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为五帝,谯周、应劭、宋均同(见《五帝本纪正义》)。
二是郑玄说。郑注《申候敕省图》在黄帝和颛顼之间增加少昊,所谓德合五帝座星者为帝,实际变成六人为五帝,(见《曲礼正义》)。
三是伪孔、皇甫谧、孙氏说。这三家则以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为五帝(见《五帝本纪正义》)。
以上三种五帝说法,纷纭如此,根源在那里?《风俗通义》说:燧人氏以火纪,故托燧皇于天;伏羲以人事纪,故托戏皇于人;神农悉地力,种谷蔬,故托农皇于地。把天地人之道备,而三五运兴。这是《书传》本义,为今文家旧说。伏生是秦始皇时博士,所谓泰皇即大皇和太皇。秦代博士之说与《书传》是相同的。女娲本是造人之神,汉代人把她与祝融混而为一,所以《白虎通》之说与《运斗枢》《元命苞》相同。
那么三皇五帝都是谁?
三皇五帝之名旧有之,但托于天地人则是儒家们的事。《周礼*春官》注:周代祭祀中有九皇六十四民之祭,都是上古无名号的国君。在伏羲之前还要祭祀九皇六十四民。《史记*封禅书》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孔子言易姓而王,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余王,但俎豆之礼不章(清楚)。《韩诗外传》曰:"孔子升泰山,观异姓而王,可得数者七十余人,不得而数者万数也。"
上述纪载说明,黄帝前后异姓王数量庞大,绝非黄帝一脉相传的异姓王者可数者72家,不可数者成千上万家。足以说明五帝仅为代表,远非全部。把横排的数十家甚至上万家,纵排为黄帝一脉五帝,是儒家整理为一脉,事实上很复杂。连孔子也扯不清,孔子所损益整理的只不过三代而已。
二、关于题主所谓五帝一脉禅让问题
'一是前面谈过五帝由来,本无统一说法,抛开72家说,成千上万家说,即是五帝,也未必都是黄帝一脉。黄帝25子,得姓者14家。《史记*五帝本纪》中尧舜如果同为黄一家,则不能通婚。为何尧帝两女儿妻舜帝?黄帝时代即有同姓同宗不通婚规定,到尧舜时能通婚?
二是黄帝战胜炎帝和蚩尤两族,但蚩尤和炎帝族群庞大,并未消亡殆尽。如姜姓即炎帝族,为四岳首领,说明权力分配上炎帝一族仍有一定地位。没有很好安置,两大族群不造反?如果从黄帝到禹全为一脉,那么炎帝和蚩尤两大部族永远是奴隶?这在当时不可想象。
三是查看那些吞鸟卵而生,履大人迹而生的能与黄帝有血缘关系吗?《史记》说法矛盾之处甚多。五帝皆出黄帝一脉说法未必可信。各大族群需要一个平衡机制才能和平共处。这种机制要有必要的妥协。很可能禅让制即是这种平衡机制。孟子说舜生东夷诸冯,一介平民,因德能而继尧位,应该不是出身贵族,妻尧二女,则说明与尧无血缘关系。
总之,按《史记》说,五帝乃黄帝一脉相传,属于大家族内部之禅让,早已家天下了。但为什么古籍没有黄帝家天下的评论?极有可能是儒家们为了一脉正统而人为之。孔子所谓异姓而王者72家封泰山又是指哪些人呢?古代禅让,让德让贤是肯定的,是否打破血脉系统进行了禅让,应该再研究。五帝既然并非身接,其间或许也有他人。五帝之名号,多因德因地而尊称,并不是自身真姓名。《史记》记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周人姓姬,也让黄帝姓姬,这也许是政治需要。我认为在部族势力消张之时,跨血统禅让,可能是一种平衡机制,唯德能是让,是种安定族群的不二之选。一个部族能安然统治另外两个大部族达几千年,不可信。尧位由大家族内禅让而得,舜和禹则未必真出黄帝一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朝的伪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朝的伪历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