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三国历史概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三国历史概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三国历史详解?
  2. 三国真实历史讲解?

三国历史详解?

三国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时期。

三国历史概览-三国历史概览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东汉末年,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并实际上以丞相的职位掌握东汉政权,取得“魏王”称号,加九锡。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继承其位,同年强迫东汉的末代皇帝献帝刘协将皇位禅让给他,建立了曹氏***,国号“魏”,史称“曹魏”,至此东汉***正式灭亡,三国时代正式开始。

221年,以益州为根据地的刘备自立为皇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同年,割据扬州、荆州、交州等地的孙权接受曹魏***的册封,开始称“吴王”。229年,他正式称帝建国,国号“吴”,史称“东吴”。

三国历史概览-三国历史概览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已经事实上控制曹魏***的司马家族于263年吞并蜀汉后,司马炎于265年废魏元帝自立,国号“晋”,史称“西晋”。

西晋于280年攻克江南的孙吴***,正式统一中国,三国时代就此结束。

三国历史概览-三国历史概览大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国历史非常详细。
因为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也是***《三国演义》的主要背景。
这一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例如,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各方势力的斗争、战争的策略和战术、文化艺术的发展等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领域。
此外,对于想要深入了解三国历史的人们来说,可以读一些经典著作,如《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也可以看一些相关电视剧和电影,了解更多丰富的历史细节。

三国真实历史讲解?

三国,上承东汉,下启晋朝。从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也有说从公元184年到公元280年),持续60年。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孙吴三个主要***。

黄巾之乱动摇东汉统治,引发群雄割据

东汉末年,十常侍祸乱朝政,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弱,造成土地兼并严重,天灾加人祸压的百姓喘不过气。

张角凭借自身医术救治百姓,并创立太平道教,用宗教笼络人心。受苦受难的百姓们有很多喝了张角的药水治好疾病的,纷纷加入太平道教。太平道教快速发展起来,散落在全国的教众有几十万人。张角将教众统一起来,为起义做准备,意图推翻汉朝,建立自己的***。

184年,逢大旱,许多地方粮食绝收,而朝廷税赋不减。加上朝廷卖官爵,致使官吏***,大肆搜刮百姓。***,张角与信众相约造反,起义军头绑黄巾,因此称“黄巾起义”。起义军烧毁官府,四处劫掠,一个月内,起义军就席卷全国七州二十八郡(汉朝共设十三个郡)。一时之间,州郡失守,官吏逃亡,东汉中央***震惊。

汉灵帝闻讯急忙调兵遣将与张角军周旋,有大将军何进、名将皇甫嵩、朱儁、孙坚等人,但初战汉军并未成功,黄巾军势如破竹。后来皇甫嵩被围,用火攻击黄巾军,使黄巾军大乱,恰逢曹操赶来援助,皇甫嵩、朱儁和曹操三面夹击,斩杀黄巾军数万人,汉军大胜。经过10个月的激战,黄巾起义才被平息。

黄巾起义虽然被镇压了,但是天下大大小小的起义浪潮已经掀起,接连的起义使汉室朝廷疲于应对,汉室江山处于风雨飘摇中。

188年,黄巾余部再次发动起义。为了快速平定叛乱,汉灵帝接受太常刘焉的建议,将部分刺史改为州牧,让其拥有地方军政大权,以便加强实力进剿起义军。

汉灵帝下放权力的政策,导致地方军拥兵自重,形成割据势力,朝廷无力约束。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东汉朝廷名存实亡,为三国拉开了序幕。

宦官与外戚争权,引董卓进京

189年,汉灵帝去世,年仅14岁的皇子辩继位,史称东汉后少帝。刘辩年幼,其母何太后和舅舅何进掌权。

汉灵帝去世之初,宦官蹇硕等意图***何进,改立刘辩的弟弟刘协。刘辩继位后,何进与袁绍等人密谋除去十常侍,但遭到何太后的反对。何进听从袁绍的建议召凉州董卓带兵入京,迫使何太后同意。宦官们先发制人,杀死何进。何进的部下以为何进报仇为名率兵入宫杀宦官,张让等人挟持刘辩和何太后等人出宫避乱。董卓打听到少帝在北芒山,急忙率兵前往,立下救驾大功。何进的余部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三国历史概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三国历史概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