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宋朝姓高的状元有哪些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宋朝姓高的状元有哪些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历代罗姓状元?
  2. 彭姓历代状元名录?
  3. 宋朝有个人八十多岁了才中状元是谁?
  4. 南北宋状元?
  5. 古代科举制度状元最大年龄的是谁?他的生平事迹呢?

历代罗姓状元?

罗诱 (1100?-1160?) 海州人,刘豫伪齐阜昌四年(1133)癸丑科状元及第。《大金国志》卷三十一《齐国刘豫录》:阜昌四年二月,“是月,赐状元罗诱以下八十四人及第”。据此知罗诱为本科状元,但其人传记无名,事迹失考

宋朝姓高的状元有哪些历史-宋朝姓高的状元有哪些历史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罗伦(1431—1478),明代理学家、状元。字应魁,一字彝正,号一峰。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家贫好学。成化二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

彭姓历代状元名录?

彭启丰:字翰文,号芝庭,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清代书画家。雍正五年(1727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充南书房行走。从雍正七年起,历任河南、云南、江西及顺天等乡试考官。累迁至右中允,官至兵部尚书。

宋朝姓高的状元有哪些历史-宋朝姓高的状元有哪些历史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彭汝砺(1042~1095年),字器资,北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状元,著名的政治人物,以正直、敢谏著称于时,官至权吏部尚书。《宋史》有传。著有《易义》

彭定求(1645―1719)在清康熙年间,连中会元和状元,曾任《全唐诗》总裁,著有《南s诗集》等多种,所以彭家府第又称南s草堂。

宋朝姓高的状元有哪些历史-宋朝姓高的状元有哪些历史人物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彭启丰(1701―1784),彭定求之孙,也连中会元和状元。彭启丰诗书画俱佳,现在苏州博物馆还藏有其状元书画扇。

宋朝有个人八十多岁了才中状元是谁?

宋朝的梁灏勤奋好学,从小就立下长大考取状元的志向。此后,他便博览群书,不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一直到四十岁, 他很有信心地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不料却名落孙山。

梁灏没有气馁,他很自信, 相信自己一定能考中状元。从此他更加勤奋地学习,每次的科举考试他从不放弃,但遗憾的是都没考中。

历经几个朝代,满头银丝的梁灏仍坚持不懈,一如既往的参加考试。终于,82岁高中状元,皇天不负有心人。

南北宋状元?

我们都知道宋朝时期的文学十分发达,诗、词、散文都有着伟大的成就。唐宋八大家中,就有六位是宋朝人士。苏轼的散文曾被当成是科举的范文,说到科举,宋朝的科举要比唐朝更加严格,几乎是杜绝了任何形式的***。在宋朝考出来的状元,肯定属于全国学者中的佼佼者,那南宋加上北宋一共出了多少位状元呢?这次就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说明,介绍下两宋时期的状元,看看到底哪个省份出的状元最多。

  科举制度自南北朝时期出现萌芽,历经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的先后完善发展,唐朝时期科举已经成为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而到了宋朝,因一贯的“重文轻武”,宋朝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和规范,并成为朝廷官员的主要来源。

  要说到宋朝文官哪个省份最多,这个恐怕难以统计,不过我们倒是可以通过宋朝状元的籍贯,一定程度探知当时哪个地区文风更胜,如此便可大致判断出文官最多的省份。两宋一共诞生了118位状元,其中北宋69位,南宋49位。

  北宋:共计69位状元,大多集中于河南、山东两地

古代科举制度状元最大年龄的是谁?他的生平事迹呢?

谢邀。

近几天,高考成绩在各地放榜。有高兴地笑哭了的、有半夜放烟花庆祝的,当然还会有闷在被子里哭的。

不管是被名校上赶子抢人的学霸,还是一分之差没赶上分数线祖坟没冒烟的遗憾同学,哪怕彻底考砸了的同学。

都不要骄傲和气馁,擦干幸福或遗憾的眼泪,

你们最大的优势是年轻,任何的选择都是辉煌人生的起航。

如果不信,请看看科举制度下的古代人是怎样面对考试的。

有位名叫陆云的考生参加了道光6年(1826年)的会试,会试就是礼部(相当于教育部、文化部)主持的中央级全国考试。

和现在的高考有很多相似,没啥稀奇的。但主考官却被这名考生雷倒了。

雷倒科班出身的考官,不是多么另类的解答,而是陆云的年龄。

经查,考生陆云,现年103岁,系金牌科考***。

从乾隆初年就参加考试,不仅把在位60年的乾隆熬死了,还把乾隆的儿子、在位25年的嘉庆帝熬死了,

如今乾隆的孙子登基当皇帝都6个年头了,这位倔强顽固的考生,依然在考场上奋笔疾书。

看这劲头,不把贡院的板凳坐穿,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熬死了2位皇帝,参加考试的次数已经记不住了,却一直久考不中。

本着屡考屡败、屡败屡考的顽强不屈精神,

陆云从孙子考成了爷爷,又从爷爷考成了爷爷的爷爷。

如今,他孙子的孙子都有儿子了,103岁的超级仙龄仍旧奋战在科考第一线。

即便放到今天,也绝对是奇闻。

这种能把愚公移山精神坚持到百岁的人物,

谁不感动?谁不佩服?

谁要不服,先活个一百岁,再比高低。

能活到这个年龄都是万里挑一的不容易了,

活到这岁数还耳不聋眼不瞎,腿脚还能正常。那真是十万里挑一的倔强了;

关键还要能蘸着毛笔想着《四书五经》,写出之乎者也,这不是神仙下凡是什么?

世上还有谁能达到这境界?

估计这位陆神仙的长寿秘诀就是考试。

考试就是毕生追求的目标,只要目标不达到,连年纪的事都忘了。

平常读书练脑、写字健身,所以到了百岁的年纪还能参加高考,全凭一口倔强之气。

主考官赶紧把这事上报道光帝,时年已44岁不算年轻的道光帝,

听到爷爷辈的老人家都来参加考试了。感动得都忘记朴素节俭了,

特别大方地赐了陆云带着国子监司业衔(最高学府副校长),协助祭酒工作。

一下子,陆云从超级百年落榜生,摇身变成了国立中央大学的副校长。

有人批评说,这把年纪站在重要岗位也干不了什么事,还挡住了有才华年轻人的位置。

但他的模范作用,远比一个副校长的实际工作更重要。

在这里,恭喜那些高考的高分的同学。也劝没考好的同学,不要气馁,

人生的路不是都要像陆云这样铁了心考进士,考不上就活他一百多岁,让考官都不好意思了。

毕竟,人生还有好多通往成功的路。

随便举几个著名古代落榜生的成功逆袭。

罗贯中、蒲松龄、李时珍、徐霞客、唐伯虎……。

这些如雷贯耳的大才子,其实都没有在科举中考取过什么功名,

你说这些人没才华,鬼都笑哭了。

但他们都落榜了。

如果不是他们落榜了,我们又怎能看到《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本草纲目》这些传世经典。

而和他们一个考场考中的进士、状元,我们又知道谁呢?

所以说,条条大路通康庄,一次失利算什么。百岁老翁还奋战考场呢!

只要奋进的心还在,一切皆有可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宋朝姓高的状元有哪些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宋朝姓高的状元有哪些历史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