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夏朝的陶瓷历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夏朝的陶瓷历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国陶瓷发展史?
  2. 为什么说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

中国陶瓷发展史?

秦汉时期陶瓷文化 :秦汉-古代的建筑多***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夏朝的陶瓷历史-夏朝陶瓷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 :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是一例。 宋朝时期的陶瓷文化—集瓷器之大成。

扩展资料:

夏朝的陶瓷历史-夏朝陶瓷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陶瓷(china),即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粘土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成的器物都可以叫陶瓷。

陶土烧制的器皿叫陶器,用瓷土烧制的器皿叫瓷器。陶瓷的发展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中国瓷器也因其极高的实用性和艺术性而备受世人的推崇。

夏朝的陶瓷历史-夏朝陶瓷特点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从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及至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是以彩陶来标志其发展的。其中有较为典型的仰韶文化、以及在甘肃发现的稍晚的马家窑与齐家文化等等,解放后在西安半坡史前遗址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彩陶器。

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之间的汉朝,艺术家和工匠们的创作材料不再以玉器和金属为主,陶器受到了更为确切的重视。

六朝时期(公元220年——581年),迅速兴起的佛教艺术对陶瓷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在此季作品造型上留有明显痕迹。

唐代(公元618年至公元***0年)被分认为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时期。陶瓷的工艺技术改进巨大,许多精细瓷器品种大量出现,即使用当今的技术鉴测标准来衡量,它们也算得上是真正的优质瓷器。

陶瓷业至宋代(公元960——1279年)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开始对欧洲及南洋诸国大量输出。以钧、汝、官、哥、定为代表的众多有各自特色的名窑在全国各地兴起,产品在色品种日趋丰富。

明朝统治从1368年开始,直到1644年。这一时期,景德镇的陶瓷制造业在世界上是绝对最好的,在工艺技术和艺术水平上独占突出地位,尤其是青花瓷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民国成立以后,各地相继成立了一些陶瓷研究机构,但产品除沿袭前代以外,就是简单照搬一些外国的设计,毫无发展可言。

为什么说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

"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这句话主要强调的是浙江在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青瓷是瓷器的‘母亲瓷’,源于浙江、产于浙江、盛于浙江",这表明浙江是瓷器的故乡,青瓷的生产中心。此外,浙江还是海上丝绸之路输出的最大宗商品,青瓷依托海洋的交通便利,迎来了对外输出的高峰。

浙江的陶瓷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夏商之际的原始青瓷,绵延至明清时期的龙泉窑青瓷。在这长达三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浙江地区的瓷业生产始终以同一瓷系产品——青瓷为主流,名窑辈出,官民两系,蔚为奇观。

特别是浙江省北部德清的龙山地区,发现了140多处夏商周时期原始窑址,是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规模最为庞大的原始窑址群。考古证实,这里不仅是原始窑址分布的重点地区,也是原始瓷最早的烧造地,被考古界认同是中国瓷器的发源地。

因此,可以说浙江在陶瓷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部陶瓷史,半部在浙江"这句话是对这一事实的高度概括和赞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夏朝的陶瓷历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夏朝的陶瓷历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