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隋朝真的像历史那样富有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隋朝真的像历史那样富有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历史上的隋文帝有多有钱?
  2. 我看到有些人说隋朝其实比唐朝富裕很多,这是真的吗?
  3. 有人说隋朝比唐朝富裕,有数据可以证明吗?
  4. 为什么同样历经几百年战乱,隋朝一统一就国库充盈能吃几十年,而汉朝却一穷二白,连同色马都找不齐?

历史上的隋文帝有多有钱?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华的朝代,但实际上唐朝时期的财富,不只是李世民时期所积累下来的,更多的是隋朝时期积累下的财富。之所以这么说,我们下面来看看隋文帝期间或者整个隋朝多有钱。

隋朝真的像历史那样富有吗-隋朝真的像历史那样富有吗知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口400万户,隋炀帝登基时已达890万户,以一户6口计,全国人口不下5000万,这个数字大约直到唐玄宗时才达到。隋开皇九年已垦田地1944万顷,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585万顷。但唐天宝十四年才垦田地1430万顷。隋炀帝登基时就有890万户,而唐太宗直到驾崩才有380万户,国力差距可以想见。

当时隋朝的国库是十分充盈的,东西多到甚至连库房内都放不下,只能放在库房外边的厢房里边。在当时经济十分的发达,国家还主动减免了赋税,而国家为了能够使得得到的财富有地方放置,甚至需要新盖一些房间来放置这些东西。

隋朝真的像历史那样富有吗-隋朝真的像历史那样富有吗知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贞观十一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隋朝已灭亡了20年,隋文帝已经死了33年,可那时的粮食布帛还未用完。由此可见隋朝的富裕与强盛。

总而言之,史家通过记载可以看出,唐朝是我国历史上最繁华的朝代,但实际上唐朝时期的财富,不只是李世民时期所积累的下来的,更多的是隋朝时期积累的财富,唐朝直接继承了过来,所谓的"贞观之治"也只是李世民因为隋朝积累的社会财富而"坐享其成"的结果。

隋朝真的像历史那样富有吗-隋朝真的像历史那样富有吗知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看到有些人说隋朝其实比唐朝富裕很多,这是真的吗?

想想就不可能,隋朝才多久,从建朝到被灭就三十多年,朝廷也富不起来;

隋朝建朝之前经过南北朝时期,这本就动荡的十二小朝廷最终被收成就了隋朝,所以可以说隋朝的兵马强胜,所以延续到现在都说隋唐强大,就是兵强

  • “隋朝比唐朝富裕“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有赞美隋朝经济的话叫“古今称国计之富莫如隋 ”,当然可能会有点夸张,但也从侧面证明了隋朝经济之发达。
△隋朝地图
  • 与唐朝相比,隋朝富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人口户数增长速度来看,隋朝增长率整体上高于唐朝。

倘若均以社会安稳、户数增长较快时间段计算,隋朝:公元589年(开皇九年)到公元606年(大业二年),人口户数由700万户(含灭陈户数)增长到890.75万户,十七年均增长速度为1.49%左右,人口数量在公元606年达到顶峰,为4602万户;唐朝:公元652年(永徽三年)到公元705年(神龙元年)户数从380万户增长到615.61万户,五十三年间年均增长速度为0.92%,人口数量在公元754年达到峰值,为5288万人,然而这距离唐朝开国已经过去了一百二三十年,整个隋朝国祚仅有38年。

△隋朝大运河

二是隋朝农业经济发达可惠及到唐朝,足见富裕。

农业经济发达体现在对粮仓的兴建上,近年考古发现的洛阳含嘉仓,储量窖数在预计在400窖左右,这居然不是当时储粮最大的仓,《资治通鉴·隋记》记载最大的仓为洛口仓,仓周长达20余里,储粮3000窖。倘若每窖按8000石换算,储粮在2400万石,而据《通典》记载,整个唐朝在安史之乱前,安定富庶时代年均地税为1240万石,一个仓储粮就达将近唐王朝两年的地税收入。隋末时,唐高祖在晋阳起义,当时所拥有的粮食,号称“食支十年”;长安的粮食库存用到唐太宗贞观年间还没有用完。

△隋朝含嘉仓遗址

三是唐朝“贞观之治”其实并不太平,自然灾害不断。

可能有人会以唐朝最好时期的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来反驳,实际上贞观年间并不太平。历史学者统计发现,唐太宗在位的23年中,有10个年份发生国旱灾,13个年份发生过水灾,贞观元年时,长安城“斗米直匹绢”,百姓甚至出现卖儿鬻女现象;在贞观元年到贞观四年间,出现大面积蝗灾;贞观十年起,伴随着水旱灾害,各地又相继爆发疫情,因此有历史学者甚至对“贞观之治”是否名副其实提出质疑。

△隋文帝杨坚

△唐太宗李世民
  • 综上,从人口增长、农业经济、盛世实际情况来看,唐朝是逊于隋朝的,隋朝在隋文帝“开皇之治”下,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隋文帝杨坚不愧为一代明君。

文\燕山史话
参考文献:《中国历代人口统计》 朱贤枚 《隋朝国家经济 一体化进 程与财政体系述略 》 王明前 《关于税收经济杠杆作用历史考察提纲》 王瑞昌 《“贞观之治 "所谓“治世”质疑 》 戚文闯 《隋唐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田京生

弱势群体闲着无聊,找机会学习点经济学,人在地上,魂在天上【历史上的今天】今天是经济学鼻祖、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亚当·斯密逝世229周年。

 

我们都知道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是现代经济学的开山之作,从本书开始,经济学诞生了。可以说,后世许多看似高深的华丽理论,究其精髓不过是斯密经济学原理的变相表述、简单应用或精致提炼:

 

对于“不患寡而患不均”和贫富分化,斯密早就说过:在一个文明社会里,即便最低等、最卑贱的社会成员,所能享受到的丰裕和富足,也远非最尊崇、最勤勉的野蛮人所能企及。

 

对于“比***有所为,更重要的是有所不为”,斯密早就说过:一切特惠或限制的制度,一旦废除,市场人自由秩序就会自发涌现;相反,人世间永远不会拥有足够的知识与智慧,可供行政当局使用,胜任这份工作。

 

对于“贸易保护”,斯密早就说过:越是自由广阔的市场交换和贸易体系,越有利于劳动分工,劳动分工越专业细致,越促进财富增加,造福于民。因此,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本质上并无区别,而重商主义(贸易保护)的实质是,特殊利益通过寻租,侵蚀本国消费者利益,以榨取超额利润。

……

 

毋庸置疑,就其重要性而言,斯密的理论至今依然毋庸置疑的首屈一指。

《国富论》虽然堪称鸿篇巨制,但写法却并不故作高深,常从一些家长里短的寻常话题入手,人性世情洞幽烛微之论,在书中比比皆是。

 

张五常评价:我是从《国富论》学得什么才是大学问,不容易想象有人可以写出那样博大精深的书。

 

因此,《国富论》被誉为西方经济界的圣经。

 

今天,重读斯密,除了《国富论》,有一本书也不能不读,那就是斯密本人视为自己最重视的作品《道德情操论》。在斯密看来,市场经济应该是一个讲道德的经济。没有诚信、同理心这些最基本的道德观念,市场经济就会引发灾难。

 

亚当·斯密逝世229周年,先知书店特别策划“斯密纪念专题”,甄选斯密两大经典《国富论》《道德情操论》最佳版本,及当代最权威的《亚当·斯密传》(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首次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首度引进国内)。 斯密的思想,不仅为市场经济的合理性奠定了***基础,更是市场经济良性运行不可或缺的“圣经”。读懂亚当斯密,才能理解国家持续繁荣的关键所在。

有人说隋朝比唐朝富裕,有数据可以证明吗?

这里,便从以下几个方面数据来回答这个问题吧。

第一,人口数。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口400万户,隋炀帝登基时已达890万户,以一户六口计,全国人口基本上5000万。而唐朝经过贞观之治,直到唐太宗死后,唐高宗继位,计户口也才380万户。而到了***盛世的唐玄宗时,全国760万户,4100万人。从此之后,唐朝便逐渐衰败,一日不如一日。因此纵观唐朝一整朝代,都没有达到过隋朝的盛况。

第二,农耕面积。隋开皇九年全国已垦田地1900万顷,大业中期已垦田地更是达到了5500万顷。但是直到唐朝最巅峰的唐朝天宝年间,已垦田地也不过1400万顷。这个差距可以一眼看出隋唐的国力对比。

第三,对外战争人数。隋炀帝杨广对于东北高句丽的三次征讨人数分别是130万,60万,100万,而随行的农夫基本是参战人数的两倍。而唐朝整个年代,都没有发动如此规模的战争。

第四,大运河的修建。在隋炀帝在位期间,修建了隋朝大运河。这条运河动用的农夫劳役达到了100万人,而这种规模的工程在整个古代史上都寥寥无几。哪怕是秦始皇的大兴土木,也不过是在临泽竭渔中度过的,而实际上隋朝大运河的修建并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在当时的国库损耗上并不严重。

第五,粮仓的修建。隋朝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各式各样的粮仓,例如兴洛仓,含嘉仓,常平仓等等。而每个粮仓的规格都很高,平均储粮百万石以上。例如曾经出土的含嘉仓,其面积多达四十五万平方米,内含259个大小窖。仅其中一个库窖,就出土了已碳化的谷子50万斤。

而隋朝灭亡了20年之后,而当时的存留的谷物衣服都没有用完,甚至有很多谷物衣物都没有用完。

综上所诉,隋朝国力远超过唐朝。

根据史料。

一是粮仓。隋朝***在各地都修建了许多粮仓,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贞观十一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隋朝灭亡了20年,可人家储存在仓库里的粮食还没吃完!1969年在洛阳发现了隋朝的含嘉仓遗址,内探出259个粮窖。其中还有一个粮窖还留有已经炭化的谷子50万斤。

二是户口、田亩数。隋文帝初登基时全国人口400万户,隋炀帝登基时已达890万户(含被征服的陈朝50多万户),以一户六口计,全国人口不下5000万,这个数字大约直到唐玄宗时才达到。直到唐太宗死后,唐高宗继位,计户口380万户。唐玄宗时,全国760万户,4100万人。隋开皇九年已垦田地1944万顷,大业中期已垦田地5585万顷。

这么一对比,就感觉唐朝是继承隋朝的遗产成长起来的。

隋朝“有钱”的真相:

一。隋朝是军事化的国家,它的家底是北周宇文家族为首的关陇贵族打下来的,强军体制要想确立,需要国家手里有钱、有粮、有人口,

于是,隋朝在强军背景下,搞高度垄断的商业经营,粮食、盐、铁、布帛等等战略物资的存储贩运,都由国家控制。

二,还需要调动民间资本、引进国际资本,所以隋朝要建粮仓、开运河,让老百姓看着国家有钱有粮,富户们就有了经营信心;隋朝还营建东都洛阳、江都(今扬州)等若干区域中心城市,拿运河把它们串联起来,请来很多西域、突厥客商,拿大场面唬住他们,在他们投资经营后,收取营业税。

三。 那么长安、洛阳两京的粮仓的作用呢?因为两个地区周边是产粮区,通过运河,可以很好地筹集、调运物资,马周给太宗上书里说的,实际是唐朝从隋朝继承了这两大仓库的经营模式,这令唐朝一直受惠

四 。隋朝人口更多?隋文帝时候,为了彰显国家实力,把很多黑户甚至僧尼也以估算形式列入国家账册,这也是国家做局圈钱的一部分,所以那时的国家是内外两本账。 古代中国大多数人是农民,人口只有与土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财富,但是很可惜,这里边很多田产都在山东、江南地区士族和关陇贵族手里。

五,唐朝时,恢复了新旧贵族的特权,放水养鱼,内外只留一本账,所以国家治下的人口、田亩数急剧下降。 不归朝廷管了而已。到唐高宗、武则天时代,国家重用酷吏,大力打击豪强,抄家灭门好不热闹,人口、田产***才开始向朝廷强力回流。 说了这么一大堆,一个意思,唐朝并不比隋朝穷,只是比后者的国策更低调、稳健而已。

隋朝多数时候比盛唐更强,这点毋庸置疑。

隋朝开国时敢和五股势力大战,其中突厥、吐谷浑、陈都是很强大的国家。在短短的8年里消灭了众多势力,包括吐谷浑(大国)、陈(大国)、梁(小国)、周朝遗留胡人势力、营州高宝宁势力等,并削弱了北方最强的势力突厥,使之一分为二,奠定了大隋的江山。

隋朝对历史的功绩可谓繁多,有妇孺皆知的京杭大运河、赵州桥等,其首创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沿用千年,开皇律也是奠定后世历朝历代律法基础。

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篡夺北周帝位,建立了隋朝。589年,隋朝出兵平陈,统一了中国。617年,隋朝被李渊建立的唐朝取代。前后三十七年,如果从统一全国算起,则不过二十九年。

怎么看,隋朝都会是个长久的朝代,可为什么会导致各地都揭竿而起?王朝迅速灭亡呢?而唐朝几乎是隋朝的翻版,却如此的长久呢?这都是为什么呢?难道说仅仅是因为隋炀帝杨广的残暴和***无度?真的有那么的残暴和***?以至于必须推翻才行?

隋朝的灭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隋朝是宫廷***建立,***被财阀士族垄断的格局还是不变。隋文帝***取的抑制士族势力的措施还是没什么效果。同样的,隋文帝晚年喜怒无常的变化也加速了这个矛盾。

隋炀帝登基之后,社会矛盾越发的明显。杨广一系列好大喜功的实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是一种对老百姓的一种伤害,劳民伤财。最后高丽战败更是引发了百姓的不满,揭竿起义层出不穷。隋炀帝不是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只是一个诱发的导火索。

隋炀帝大业年间围绕封爵勋官制度而推行的政治改革,势在打破北周宇文泰以来实施的“关中本位政策”,通过限制、削弱关陇集团的强大势力和影响,以整饬吏政,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但其政治改革的方案未尽成熟及过急的推进,未能与建立民生顺遂、团结安定的政治局面相结合起来,最终爆发严重的统治危机。

为什么同样历经几百年战乱,隋朝一统一就国库充盈能吃几十年,而汉朝却一穷二白,连同色马都找不齐?

汉朝安定天下之前经历的是数百年的纷乱,而隋朝之前整体上已经维持了很久的相对安定。因为两者得天下的方式不同,用个不恰当的比喻,像吃螃蟹,会吃的人虽然过程复杂但是尝尽了螃蟹的美味;不会吃的人一顿乱啃结果可想而知。汉朝之前经历过漫长的秦朝暴政与楚汉争霸,当时天下的生产力本身就不高还被严重破坏,所以汉初国力非常脆弱

隋朝之前是漫长的魏晋南北朝时代,虽然南北对峙,但区域性生产力并没有被大规模破坏,所以隋朝初期相对富有强大

秦灭六国统一以后,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然而秦朝施行秦法苛政,当时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其实也并不高,加上连年征战与大规模工程建设,最终激起了秦末农民起义秦朝灭亡

可是这还没完,之后又历经多年的天下大乱楚汉争霸,原本六国遗民与各路起义军之间互相攻伐,把原本就千疮百孔的天下给折腾得一穷二白。虽然刘邦最终胜出,但是得到了也就是个烂摊子。

迫不得已,汉初几代皇帝都施行“与民休息,清静无为”的策略,连匈奴犯边也都是能忍就忍,直到景帝朝,国力才真正恢复

而隋朝就不同了,晋朝灭亡以后虽然进入了十六国时代,可是南北方都迅速被强大***平定,实现了区域统一,整体上还是比较安定的。更何况,南北朝以后,新型农业技术不断出现不断推广,而江南地区在“永嘉之乱”以后得以大规模开发,当时整个社会的生产力还是不断进步的

更何况,当年的汉朝是凭借武力得天下,而隋朝是以兵变取代了北周,直接继承了宇文家的北方天下。而当时南方的陈朝相当富有,隋朝南下灭陈也并没废太多力气,所以南北方历经多年的发展留下的丰硕成果,也直接由隋朝得到了

所以说,汉朝初期的几代皇帝都没有后来的隋朝***,然而很可惜,隋朝国力充盈,隋炀帝却急于求成,最终步了秦朝二世而亡的后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隋朝真的像历史那样富有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隋朝真的像历史那样富有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